×

针对具有直接反馈项的未知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输入约束下基于最优线性二次观测器的跟踪器。 (英语) Zbl 1333.93264号

摘要:针对输入到测量输出具有直接传输项的线性未知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输入约束的最优线性二次型观测器跟踪器。采用离线观测器/卡尔曼滤波辨识方法确定具有直接反馈项的线性采样数据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增益最优线性二次型模拟观测器跟踪器,从而可以有效地诱导高质量的状态估计和轨迹跟踪设计性能。此外,利用基于预测的数字再设计方法,从理论上设计良好的线性系统的高增益模拟观测器和跟踪器,获得从输入到输出具有直接传输项的相对低增益和可实现的观测器与数字跟踪器。为了减少高增益特性导致的控制输入量,以满足输入约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二次型模拟跟踪器。因此,可以有效地压缩控制输入,而不会大量损失原有的高跟踪性能。

MSC公司:

93E20型 最优随机控制
93E25型 随机控制中的计算方法(MSC2010)
第93页第11页 随机控制理论中的滤波
49甲10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Tsai,大型离散系统伪连续时间次优调节器的数字重新设计,控制理论和先进技术5(1),第37页–(1989)
[2] 蔡,《富兰克林研究所国际期刊》330(6)pp 1063–(1993)·Zbl 0825.93453号 ·doi:10.1016/0016-0032(93)90065-3
[3] Sheen,具有输入时延和/或异步采样的连续时间系统的最佳数字重新设计,《富兰克林研究所国际期刊》335B(4)第605页–(1998)·Zbl 0916.93045号 ·doi:10.1016/S0016-0032(96)00139-1
[4] Sheen,《最优控制应用与方法》,第18页,399页–(1997年)·Zbl 0924.93024号 ·doi:10.1002/(SICI)1099-1514(199711/12)18:6<399::AID-OCA608>3.0.CO;2-3
[5] Sheen,使用非理想取样器和零阶保持对连续时间系统进行最优数字重新设计,《控制系统与技术杂志》5(4),第243页–(1997)
[6] Kuo,数字控制系统(1980)
[7] Shieh,连续时间系统的局部最优数字重新设计,IEEE Transactions Automatic Control 36 pp 511–(1989)
[8] 蔡,大规模离散系统伪连续时间次优调节器的数字重新设计,控制理论先进技术第37页–(1989)
[9] Shieh,级联模拟控制器的最佳数字重新设计,最佳控制应用和方法12(4)pp 205–(1991)·Zbl 0779.93016号 ·doi:10.1002/oca.4660120402
[10] 黄,输入和状态时滞模拟系统基于观测器的线性二次次优数字跟踪器,最优控制应用与方法24(4),第197–(2003)页·Zbl 1073.93540号 ·doi:10.1002/oca.731
[11] Chen,带直接反馈项的线性采样数据正则系统的新型线性二次观测器和跟踪器:数字重新设计方法,IMA数学控制与信息杂志30(1),第129页–(2013)·Zbl 1273.93031号 ·doi:10.1093/imamci/dns015
[12] 胡,输入饱和线性控制系统的反翼综合:实现区域非线性性能,Automatica 44(2),第512页–(2008)·Zbl 1283.93120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06.003
[13] Solmaz,稳定电厂的改进型抗饱和补偿器,IEEE自动控制汇刊,54页,1934–(2009)·兹比尔1367.93211 ·doi:10.1109/TAC.2009.2023778
[14] Tiwari,使用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稳定抗饱和控制器的合成,IEEE自动控制汇刊52(12),第2341页–(2007)·Zbl 1366.93589号 ·doi:10.1109/TAC.2007.910698
[15] Tsai,输入约束下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最优抗饱和数字再设计,IET控制理论应用5(3),第447页–(2011)·doi:10.1049/iet-cta.2010.0020
[16] Wu,执行器饱和指数不稳定LTI系统的反翼控制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52(4),第305页–(2004)·Zbl 1157.93475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4.02.007
[17] Zaccarian,线性系统的非线性预定抗饱和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49(11)第2055页–(2009)·兹比尔1365.93166 ·doi:10.1109/TAC.2004.837539
[18] 斯托沃格尔,《H控制问题:状态空间方法》(1992年)·Zbl 0751.93021号
[19] Darouach,具有未知输入的线性系统的全阶观测器,自动控制,IEEE汇刊39(3)第606页–(2002)·Zbl 0813.93015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280770
[20] Lungu,具有未知输入的线性时不变多变量系统的降阶观测器,电路、系统和信号处理32(6),第2883页–(2013)·doi:10.1007/s00034-013-9618-z
[21] Juang,应用系统识别(1994)·Zbl 0838.93009
[22] Tsai,随机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状态空间自校正控制,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常规论文54 pp 632–(2007)·Zbl 1374.93324号 ·doi:10.1109/TCSI.2006.888668
[23] Wang,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与使用MATLAB实现(2009)·Zbl 1200.93003号
[24] 刘易斯,最优控制(1995)
[25] 郭,《有效混沌轨道跟踪器:基于预测的数字再设计方法》,IEEE电路与系统事务I,基础理论与应用47 pp 1557–(2000)·Zbl 0999.9302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81.895324
[26] Tsai,基于矩阵符号函数的奇异系统矩阵系统的连续到离散模型转换,应用数学建模35(8),第3893页–(2011)·Zbl 1221.93175号 ·doi:10.1016/j.apm.2011.02.009
[27] Lin PH A改进的NARMAX基于模型的自整定器,用于具有输入-输出直接馈通项和输入约束的未知非线性随机混合系统2013
[28] Fogel,《通过模拟进化实现人工智能》(1966年)
[29] Falkenauer,遗传算法和分组问题(1997)·Zbl 0803.68037号
[30] Graham,控制系统设计(2000)
[31] Shieh,在特定区域极点配置的连续时间二次调节器和伪连续时间二次调节器,控制理论和应用,IEE Proceedings D 137(5)第297页–(1990)·Zbl 0739.93031号 ·doi:10.1049/ip-d.1990.0036
[32] 刘易斯,应用最优控制和估计(1992)
[33] 安德森,最优控制:线性二次型方法(1990)
[34] Bardell,VLSI内置测试:伪随机技术(198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