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DDA的考虑毛细吸力和吸附吸力的非饱和土剪切特性微观分析。 (英语) Zbl 1521.76830号

综述:本研究将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扩展到非饱和土的剪切特性分析,分别考虑毛细吸力和吸附吸力。首先,通过将模拟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开发的基质吸力模型。然后,对非饱和无粘性土的剪切特性进行了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再现了抗剪强度的“峰值效应”,并通过提出的微观参数进行了定量解释CSN公司(毛细管桥的数量)。此外,在粘性土的高吸力范围内,吸附吸力是表观粘聚力的主导因素。由于粘土层的接触面积在高吸力范围内略有减小,吸附吸力控制着抗剪强度,因此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很少出现“峰值效应”。扩展的DDA为分析大吸力范围内基质吸力的微观机理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法。

MSC公司:

76S05号 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滤;渗流
76M10个 有限元方法在流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65M60毫米 涉及偏微分方程初值和初边值问题的有限元、Rayleigh-Ritz和Galerkin方法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Terzaghi,K。;佩克·R·B。;Mesri,G.,《工程实践中的土壤力学》(1996),John Wiley&Sons
[2] 黄M.,《土的基本力学行为、本构模型和破坏准则综述》,中国土木工程杂志,49,7,9-35(2016)
[3] Fredlund,D。;Morgenstern,N.R。;Widger,R.,《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15,3,313-321(1978)
[4] Fredlund,D.G。;Rahardjo,H.,《非饱和土的土壤力学》(1993),John Wiley&Sons
[5] Vanapalli,S.,《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在岩土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主旨演讲。《第四届非饱和土亚太会议程序》。主旨演讲:《第四次非饱和土亚洲太平洋会议程序》,澳大利亚纽卡斯尔(2009))
[6] Fredlund,D.G。;Morgenstern,N.R.,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岩土工程杂志》第103、5、447-466卷(1977年)
[7] Vanapalli,S.,土壤吸力抗剪强度预测模型,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33,3,379-392(1996)
[8] 卡亚德伦,C。;Tekinsoy,M。;Taškñran,T.,基质吸力对残余粘性土抗剪强度行为的影响,《环境地质》,53,4,891(2007)
[9] GENG,H.-H.,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强度的贡献[J],中国岩土工程杂志,9(2012)
[10] Donald,I.,《负孔隙压力下非饱和非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测量》,(第二届澳大利亚-新西兰土壤力学和基础工程会议论文集)。第二届澳大利亚-新西兰土壤力学和基础工程会议记录,新西兰基督城。新西兰惠灵顿技术出版有限公司(1956年)
[11] 洪洲,L.,张量法测量基质吸力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勘察,7(2007)
[12] Melinda,F.,渗透条件下压实土壤的抗剪强度,J Geotech Geoenvironment Eng,130,807-817(2004)
[13] 拉哈乔,H。;Heng,O.B。;Choon,L.E.,固结排水和恒定含水量三轴试验中压实残积土的剪切强度,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41,3,421-436(2004)
[14] 勒博,M。;Konrad,J.M.,预测非饱和多孔介质水力传导率的新型毛细管和薄膜流动模型,《水资源研究》,46,12(2010)
[15] Yan,L。;郑刚,Z。;郭青,C.,非饱和土力学研究进展,力学工程,37,4,457-465(2015)
[16] Likos,W.J.,《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挑战,应对新世界挑战的岩土工程基础》,209-236(2019),施普林格出版社
[17] Xiao,X。;郑刚,Z。;郭青,C.,考虑毛细和吸附机制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岩石和土壤力学,39,6,2059(2018)-+
[18] 翟庆,根据土-水特征曲线估算非饱和抗剪强度,《岩土学报》,1977-1990(2019)
[19] 埃斯卡里奥,V。;Saez,J.,《部分饱和土壤的抗剪强度》,《岩土工程》,36,3,453-456(1986)
[20] 惠勒,S。;Sivakumar,V.,压实程序对非饱和压实粘土力学行为的影响。第2部分:剪切和本构建模,Géotechnique,50,4,369-376(2000)
[21] Kido,R.,部分饱和土壤的微观特征及其与宏观响应的联系。2019
[22] Minabe,Y.,《非饱和砂土的X射线CT计算力学性质与吸力之间的相关性》,Procedia eng,143,292-299(2016)
[23] 华川,无毛细膜水在冻土中的迁移机理及其实验验证,中国地质工程杂志,42,10,1790-1799(2020)
[24] 贝克·R。;Frydman,S.,《非饱和土力学:物理基础的批判性评论》,《工程地质学》,106,1-2,26-39(2009)
[25] Thornton,C.,颗粒介质偏剪切变形的数值模拟,Géotechnique,50,1,43-53(2000)
[26] 麦克道尔,G。;Harireche,O.,土壤颗粒断裂的离散元建模,Géotechnique,52,2,131-135(2002)
[27] 坎达尔,P.A。;Strack,O.D.,颗粒组合的离散数值模型,岩土工程,29,1,47-65(1979)
[28] Ting,J.M.,土壤力学离散数值模型,岩土工程杂志,115,3,379-398(1989)
[29] 江,M。;Leroueil,S。;Konrad,J.,通过DEM分析洞察非饱和颗粒的抗剪强度函数,计算岩土工程,31,6,473-489(2004)
[30] 李·T。;江,M。;Thornton,C.,《非饱和压实粉土三轴试验和润湿试验的三维离散元分析》,《计算岩土工程》,97,90-102(2018)
[31] 李,S。;刘毅。;WU,K.-j.,用离散元法数值模拟探讨直剪试验中砂的细观变形机制,j长江科学研究院,4,22(2017)
[32] Maeda,K.,《具有颗粒形状效应的基于应力的砂微观力学》,《颗粒物质》,12,5,499-505(2010)·Zbl 1267.74085号
[33] Kozicki,J。;Tejchman,J.公司。;Mühlhaus,H.B.,DEM对砂土三轴压缩试验的离散模拟,Int J Numer Anal Methods Geotech,38,1823-1952(2014)
[34] Minh,N。;Cheng,Y.,颗粒尺寸分布对一维压缩影响的DEM调查,Géotechnique,63,1,44-53(2013)
[35] 孙,Q。;Jin,F.,颗粒物质的多尺度结构及其力学,物理学,38,4,225-232(2009)
[36] Shi,G.H。;Goodman,R.E.,二维不连续变形分析,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9,6,541-556(1985)·Zbl 0573.73106号
[37] Shi,G.-H.,不连续变形分析:可变形块体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新数值模型,Eng计算,9,2157-168(1992)
[38] Shi,G.,流形方法的单纯形积分,FEM和DDA。非连续变形分析(DDA)和非连续介质模拟,205-262(1996)
[39] 麦克劳林,M。;Doolin,D.,《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验证审查》,《国际地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30,4,271-305(2006)·Zbl 1140.74574号
[40] 郭,L.,利用扩展DDA结合矩阵吸力分析降雨诱发滑坡,计算岩土工程,135,第104145条,pp.(2021)
[41] 邱,K.-h。;LIN,S.-z。;黄斌,基于DDA的膨胀土边坡破坏模拟[J],长江科学研究院,11(2009)
[42] 张,G.-x。;李·G。;Guo,R.,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的土壤应力-应变关系,清华大学,40,8,102-105(2000)
[43] Guo,P.和S.Lin,通过不连续变形分析对粗粒料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2008
[44] 郭,L.,基于DDA的微观非饱和土-水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计算岩土工程,108,143-151(2019)
[45] Chen,G.,地震诱发滑坡的一种可能机制,聚焦于脉冲式地面运动,滑坡,1-17(2021)
[46] Xia,M.,用新的统一拉伸断裂模型改进DDA及其在动态地震滑坡中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54,3,1055-1075(2021)
[47] Zheng,L.,利用3D DDA进行崩塌分析的GIS支持下的边坡建模方法,Geomech Geoeng,9,2,142-152(2014)
[48] Shi,G.-h.,《非连续变形分析(DDA)在岩石工程中的应用》,计算力学,136-147(2007),施普林格
[49] 夏,M。;陈,G。;Guo,L.,二维DDA中顶点到顶点接触处理的改进,Compute Geotech,135,第104200页,(2021)
[50] Bishop,A.W.,《有效应力原理》,Teknisk ukeblad,39,859-863(1959)
[51] Fredlund,D.G。;Morgenstern,N.R.,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岩土工程杂志》,103,ASCE 12919(1977)
[52] Fredlund,D.G.,《工程实践中的非饱和土力学》,《岩土工程地质环境杂志》,132,3,286-321(2006)
[53] Gens,A.,《岩土工程中的土壤-环境相互作用》,Géotechnique,60,1,3-74(2010)
[54] Schnellmann,R。;拉哈乔,H。;Schneider,H.R.,粉砂的非饱和剪切强度,《工程地质》,162,88-96(2013)
[55] Lu,N.,《吸附和毛细作用的广义土壤水分保持方程》,《地质环境工程杂志》,142,10,第04016051页,(2016)
[56] Fredlund,D.G。;拉哈尔乔,H。;Gan,J.,非饱和土强度包络的非线性,(第六届膨胀土国际会议论文集。第六届膨胀土国际会议论文集,印度新德里(1987))
[57] Fredlund,D.G.,《非饱和土壤抗剪强度与土壤-水特征曲线的关系》,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33,3,440-448(1996)
[58] 卢,N。;Likos,W.J.,《非饱和土力学》(2004),威利
[59] 瓦纳帕利,S。;Fredlund,D.,预测非饱和土壤抗剪强度的不同程序比较,岩土工程专门出版物,195-209(2000)
[60] Skempton,A.,土壤、混凝土和岩石中的有效应力,土壤力学论文选集,1032,4-16(1984)
[61] Grahame,D.C.,《双电层和毛细管理论》,《化学评论》,41,3,441-501(1947)
[62] 辛格,美国。;Uehara,G.,《双层电化学:原理及其在土壤中的应用》,土壤物理化学,2,1-46(1998)
[63] Tuller,M。;Or,D.,低含水量下土壤特征曲线的水膜和标度,水资源研究,9,41(2005)
[64] 岩松,M。;Horii,K.,《两个较湿表面的毛细管冷凝和粘附》,《胶体界面科学杂志》,182,240-406(1996)
[65] Dafalla,M.,砂粘土衬砌的抗剪强度特征,科学代表,10,1,1-10(2020)
[66] Dalla Valle,J.M.,《微细粒子技术》(1943年),皮特曼出版公司:皮特曼出版集团纽约
[67] Sparks,A.,部分饱和土壤应力方程的理论考虑,Civil Eng Bull,Capetown Univ/S Af/(1965)
[68] Cho,G.C。;Santamarina,J.C.,《不饱和颗粒材料-文章级研究》,《岩土地质环境工程杂志》,127,1,84-96(2001)
[69] 瓦尔加夫提克,N。;沃尔科夫,B。;Voljak,L.,《国际水表面张力表》,《物理化学参考数据杂志》,第12、3、817-820页(1983年)
[70] Chiaro,G。;Koseki,J。;Sato,T.,在不排水循环扭转剪切试验中,初始静态剪切对松散饱和Toyoura砂液化和大变形特性的影响,《土壤和基础》,52,3,498-510(2012)
[71] Koseki,J。;吉田,T。;Sato,T.,低围压下循环扭转剪切试验中Toyoura砂的液化特性,《土壤和基础》,45,5,103-113(2005)
[72] Abe,H.,非饱和土力学性质估算的实验研究(1994),东京大学博士论文
[73] 袁,C。;Chareyre,B.,《可变形颗粒介质中流体力学耦合的孔隙尺度方法》,《应用力学工程计算中的计算机方法》,3181066-1079(2017)·Zbl 1439.74090号
[74] 杜琪。;费伯,V。;Gunzburger,M.,《形心Voronoi细分:应用和算法》,SIAM Rev,41,4,637-676(1999)·Zbl 0983.65021号
[75] Verdugo,R。;Ishihara,K.,砂土、土壤和地基的稳定状态,36,2,81-91(1996)
[76] Kohgo,Y。;Moriyama,H.,三轴应力条件下非饱和粉土和砂/粘土混合土的体积变化和剪切特性,Trans-Jpn灌溉、排水和复垦工程学会(日本)(1998)
[77] 苏瓦尔,L.P。;Kuwano,R.,配备弹性波和基质吸力测量技术的三轴仪器,土壤和基础,58,61553-1562(2018)
[78] Fredlund,D.G。;Xing,A.,土壤-水特征曲线方程,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31,4,521-532(1994)
[79] LEE,C.-W.,具有土壤吸力控制的新型简单剪切仪的开发,J Jpn侵蚀控制工程学会,52,3,3-10(1999)
[80] 李,Z。;Quan-mei,G.,Toyoura砂在降低围压的平面应变压缩下的剪切带特征,岩土力学,37,201-208(2016)
[81] 玉龙,C。;Huan,S.,亲水性和疏水性非饱和砂的剪切行为,清华大学学报(科技版),59,12,961-966(2019)
[82] Fredlund博士。;邢,A。;黄,S.,利用土-水特征曲线预测非饱和土的渗透函数,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31,4,533-546(1994)
[83] Feng,X.,基质吸力和粘土含量对粘土砂抗剪强度的影响,科技工程,17,34,97-103(2017)
[84] 刘,Y。;周,J。;吴世昌,循环双轴试验的微观数值模拟Ⅰ:松散砂土的试验结果[J],中国岩土工程杂志,7(2007)
[85] 郭,L.,基于DDA、计算机和岩土工程的宽吸力范围SWCC数值模拟的束缚水模型,139104378(202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