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芯微结构效应的平板热管传输数值模型。 (英语) Zbl 1205.80043号

总结:建立了热管和蒸汽室中热传输的瞬态三维模型。对液体和蒸汽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以及能量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多孔介质配方用于芯区。利用动力学理论模拟了液-气界面的蒸发和冷凝。通过将微结构级蒸发模型(微模型)与器件级模型(宏模型)相结合,说明了毛细结构对液-汽界面处蒸发和冷凝质量通量的影响。作为这种耦合的结果,计算沿灯芯每个位置的半月板曲率。该模型考虑了液-气界面相变过程中芯孔界面面积的变化、薄膜蒸发和Marangoni对流效应。该耦合模型用于预测带有屏蔽层芯的热管的性能,并讨论了所用耦合的含义。

MSC公司:

80A20型 传热传质、热流(MSC2010)
76D05型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
76S05号 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滤;渗流
76T10型 液气两相流,气泡流
76兰特 自由对流
76A20型 流体薄膜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兰詹,R。;Murthy,J.Y。;Garimella,S.V.:《Wick微结构的芯吸和薄膜蒸发特性分析》,ASME J.传热131101001-1-101001-11(2009)
[2] R.Ranjan,J.Y.Murthy,S.V.Garimella,灯芯微观结构中液-汽界面蒸发传热的数值研究,载于:2009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国际机械工程大会和博览会,11月13-19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论文编号11326。
[3] Garimella,S.V。;Sobhan,C.B.:非常规热管建模和应用的最新进展,《高级传热》35,249-308(2001)
[4] 瓦达坎,美国。;Garimella,S.V。;Murthy,J.Y.:来自多个离散源的高通量平板热管中的传输,ASME J.传热126,347-354(2004)
[5] U.Vadakkan,J.Y.Murthy,S.V.Garimella,平板热管瞬态分析,收录于:ASME夏季传热会议论文集,7月21日至23日,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2003年·Zbl 1205.80043号
[6] Ooijen,V。;Hoogendoorn,C.J.:平板热管中的蒸汽流动计算,Aiaa J.17,1251-1259(1979)
[7] 托尼尔,J.M。;El-Genk,M.S.:热管瞬态分析模型,《国际传热杂志》37,753-762(1993)·Zbl 0900.76626号 ·doi:10.1016/0017-9310(94)90113-9
[8] 朱,N。;Vafai,K.:非对称平板和圆盘形热管启动特性的分析模型,《国际传热杂志》41,第17期,2619-2637(1998)·Zbl 0962.76630号 ·doi:10.1016/S0017-9310(97)00325-6
[9] Carbajal,G。;Sobhan,C.B。;彼得森,G.P。;Queheillalt,D.T。;Wadley,H.N.G.:平板热管热性能的准三维分析,《国际传热杂志》50,4286-4296(2007)·Zbl 1142.80301号 ·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07.01.057
[10] Koito,Y。;Imura,H。;Mochizuki,M。;齐藤,Y。;Torii,S.:蒸汽室中热流体现象的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应用。热量。工程师261669-1676(2006)
[11] Do,K.H。;Kim,S.J。;Garimella,Suresh V.:分析带沟槽Wick的平面微热管热特性的数学模型,国际期刊《热质传递》51,第19–20期,4637-4650(2008)·Zbl 1154.80317号 ·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08.02.039
[12] 肖,B。;Faghri,A.:平板热管的三维热流体分析,《国际传热杂志》51,3113-3126(2008)·Zbl 1143.80334号 ·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07年8月23日
[13] 辛格,R。;Akbarzadeh,A。;Mochizuki,M.:Wick特性对微型环路热管热性能的影响,ASME J.传热131082601(2009)
[14] 陈,Y。;张,C。;Shi,M。;吴杰。;Peterson,G.P.:《轴向欧米伽形微槽热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国际传热杂志》52,第3–4期,636-643(2008)·兹比尔1156.80311 ·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08.08.003
[15] Ghajar,M。;Darabi,J。;Jr,N.Crews:用于电子冷却应用的MEMS回路热管模拟的混合CFD数学模型,J.microtech。马略能。15, 313-321 (2005)
[16] 赖斯,J。;Faghri,A.:《筛网Wick热管分析,包括毛细管干燥限制》,J.thermophys传热21,第3期,475-486(2007)
[17] 萨维诺,R。;菲科·S:浮力和表面张力驱动气泡周围的对流,物理学。流体18,057104-057104-14(2006)
[18] 贝尼亚,M。;斯特拉,F。;Guj,G.:《三维浮力和热毛细对流组合的数值研究》,国际J.Multiph。流量21,No.3,529-542(1995)·Zbl 1134.76491号 ·doi:10.1016/0301-9322(94)00062-O
[19] 沃德,C.A。;Duan,F.:水蒸发引起的热毛细流动的湍流转变,物理学。修订版E 69,056308-1-056308-10(2004)
[20] Wang,H。;Garimella,S.V。;Murthy,J.Y.:微通道中蒸发薄膜的特性,《国际传热杂志》50,3933-3942(2007)·Zbl 1125.74358号 ·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07.01.052
[21] Ranjan,R。;Murthy,J.Y。;Garimella,S.V.:毛细管Wick结构中薄膜蒸发的微观模型,《国际传热杂志》54,169-179(2011)·Zbl 1205.80042号 ·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10.09.037
[22] 施拉格,R.W.:界面传质的理论研究,(1953)
[23] 邦德,M。;Struchtrup,H.:基于能量相关凝结概率的平均蒸发和凝结系数,Phys。版本E 70,编号6,061605-1-061605-21(2004)
[24] 马雷克,R。;Straub,J.:《水的蒸发系数和冷凝系数分析》,《国际传热杂志》44,39-53(2001)·Zbl 0961.76522号 ·doi:10.1016/S0017-9310(00)00086-7
[25] Hickman,K.:水的最大蒸发系数,Ind.eng.Chem。46,编号7,13-29(1954)
[26] V.P.Carey,液体-蒸汽相变现象,半球出版公司,华盛顿特区。
[27] Faghri,A.:热管科学与技术(1995)
[28] Barnes,G.:不溶单层和水的蒸发系数,胶体相互作用科学杂志。65,第2号,567-572(1978)
[29] Mendelson,H。;Yerazunis,S.:《高质量通量下的传质:第一部分:圆柱体滞流点的蒸发》,Aiche J.11,No.5,834-840(1965)
[30] 巴达姆,V.K。;库马尔,V。;杜斯特,F。;Danov,D.:蒸发过程中界面温度跳跃的实验和理论研究,Exp.therm。流体科学。32, 276-292 (2007)
[31] J.W.Rose,《相间物质传递、冷凝系数和滴状冷凝》,载《第11届国际传热会议论文集》,韩国京州,1998年第1卷,第89-104页。
[32] Patankar,S.V.:数值传热和流体流动,(1980)·Zbl 0521.76003号
[33] Fluent Inc.,Fluent 6.2用户指南,2004年。
[34] Brakke,K.A.:表面进化论,实验数学。第1期,第2期,第141-165页(1992年)·Zbl 0769.49033号
[35] Cengel,Y.A.:《传热:实用方法》(1998年)
[36] MATLAB 2007a,The Mathworks,美国马萨诸塞州纳蒂克。
[37] 蔡,Q。;Chen,C.L.:用于高热流密度相变传热的碳纳米管双芯结构的设计与测试,ASME J.heat transfer 132,No.5,052403(2010)
[38] Berber,S。;Kwon,Y-K。;托马内克·D:碳纳米管的异常高导热性,物理学。版次出租。84,第20号,4613(2000)
[39] Kim,P。;Shi,L。;Majumdar,A。;Mceuen,P.L.:单个多壁纳米管的热传输测量,物理学。版次出租。87,第21号,215502(200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