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P钢的本构建模和有限元方法。 (英语) Zbl 1122.74009号

小结:我们提出了一个本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在马氏体相变期间表现出“相变诱导塑性”(TRIP)的钢的力学行为。多相TRIP钢被视为含有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铁素体基体的复合材料,其逐渐转变为马氏体。采用非线性复合材料均匀化技术确定TRIP钢的有效性能和整体性能。开发了一种在有限元法背景下对所得弹塑性本构方程进行数值积分的方法,并在通用有限元程序中实现了本构模型。利用TRIP钢单轴拉伸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详细研究了单轴拉伸条件下杆的颈缩问题。本构模型还用于计算TRIP钢板材的“成形极限图”;发现TRIP现象增加了应变,在该应变下,局部颈缩是由板材初始厚度缺陷处的应变逐渐局部化引起的。

MSC公司:

74立方厘米 大应变率相关塑性理论(包括非线性塑性)
第74季度15 固体力学中的有效本构方程
74S05号 有限元方法在固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74E30型 复合材料和混合物性能
74号05 固体中的晶体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ravas,N.,关于一类压力相关塑性模型的数值积分,Int.J.Numer。方法工程,241395-1416(1987)·Zbl 0613.73029号
[2] Bridgeman,P.W.,《大塑性流动和断裂研究,特别强调静水压力的影响》(1952年),McGraw-Hill Book Co·Zbl 0049.25606号
[3] Cherkaoui先生。;Berveiller,M。;Sabar,H.,奥氏体单晶中马氏体相变诱导塑性(TRIP)的微观力学建模,国际J塑性,14,597-626(1998)·Zbl 0969.74048号
[4] Cherkaoui,M。;Berveiller,M。;Lemoine,X.,《塑性与马氏体相变之间的耦合:多晶TRIP钢的整体行为》,《国际塑性杂志》,16,1215-1241(2000)·Zbl 1064.74637号
[5] Diani,J.M。;萨巴尔,H。;Berveller,M.,钢中相变诱导塑性(TRIP)现象的微观力学建模,国际工程科学杂志。,33, 1921-1934 (1995) ·Zbl 0899.73462号
[6] Diani,J.M.(戴安,J.M.)。;索勒,M。;Berveller,M。;Sabar,H.,《固-固相相变的弹塑性微观模型:在相变诱导塑性中的应用》,J.Phys。,5、C2-507-C2-512(1995)
[7] Diani,J.M。;Berveller,M。;Sabar,H.,相变诱导塑性的增量微观力学建模,J.Phys。,6,C1-419-C1-427(1996)
[8] Fischer,F.D.,《钢的相变塑性微观力学模型》,《金属学报》。材料。,38, 1535-1546 (1990)
[9] Fischer,F.D.,接受马氏体相变的三轴加载钢试样中的相变诱导塑性,《欧洲力学杂志》。A/固体,11,233-244(1992)
[10] 费舍尔,F.D。;孙庆平。;Tanaka,K.,转化诱导塑性(TRIP),应用。机械。修订版,49,317-364(1996)
[11] 费舍尔,F.D。;奥伯赖格纳,E.R。;田中,K。;Nishimura,F.,《转化诱导塑性》修订了最新公式,《国际固体结构杂志》。,35, 2209-2227 (1998) ·Zbl 0949.74506号
[12] Garion,C。;Skoczen,B.,低温应用的塑性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建模,J.Appl。机械。,69, 755-762 (2002) ·兹比尔1110.74450
[13] Hadamard,J.,Leçons sur la propagation des ondes et leséquations de l’hydrodynamique(1903),图书馆科学A:图书馆科学A赫尔曼,巴黎
[14] Han,H.N。;Lee,C.G。;哦,C.-S。;Lee,T.-H。;Kim,S.-J.,亚稳奥氏体钢变形行为和机械诱发马氏体相变模型,材料学报。,52, 5203-5214 (2004)
[15] Hibbitt,H.D.,ABAQUS/EPGEN——一种强调非线性应用的通用有限元代码,Nucl。工程设计。,7, 271-297 (1977)
[16] Hill,R.,《固体力学中的不连续关系》,(Sneddon,I.N.;Hill,R,《固体机械进展》,第二卷(1961年),North-Holland出版社:North-Holland出版社阿姆斯特丹),247-276,(第6章)·Zbl 0097.39404号
[17] Hughes,T.J.R.,各向异性和非线性介质的选择性积分过程的一般化,Int.J.Numer。方法工程,15,1413-1418(1980)·Zbl 0437.73053号
[18] Hughes,T.J.R.,《有限元法》(1987),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州·Zbl 0634.73056号
[19] 哈钦森,J.W。;Neal,K.W.,Sheet necking-III。应变率效应,(Koistinen,D.P.;Wang,N.-M.,《金属板成形力学》(1978),阻燃出版社:阻燃出版社,纽约-朗顿),269-285
[20] 哈钦森,J.W。;Neal,K.W。;Needleman,A.,床单领口-I。长波近似平面应力假设的有效性,(Koistinen,D.P.;Wang,N.-M.,《金属板成形力学》(1978),阻燃出版社:阻燃出版社,纽约-朗顿),111-126
[21] R.H.Léal,亚稳奥氏体钢的相变增韧,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论文,1984年。;R.H.Léal,亚稳奥氏体钢的相变增韧,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论文,1984年。
[22] Leblond,J.B。;莫特特,G。;Devaux,J.C.,钢在相变过程中塑性行为的理论和数值方法-I。一般关系的推导,J.Mech。物理学。固体,34,395-409(1986)·兹伯利0585.73200
[23] Leblond,J.B。;莫特特,G。;Devaux,J.C.,钢在相变期间塑性行为的理论和数值方法-II。理想塑性相的经典塑性研究,J.Mech。物理学。固体,34,410-432(1986)·Zbl 0585.73200号
[24] 马西尼亚克,Z。;Kuczynski,K.,拉伸成形金属板过程中的极限应变,Int.J.Mech。科学。,9, 609-620 (1967)
[25] Naturani,T。;奥尔森,G.B。;Cohen,M.,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期间奥氏体钢的本构流动关系,J.Phys。,43, 247-257 (1982)
[26] Needleman,A。;Tvergaard,V.,《速率敏感金属板的成形极限》(Carlsson,J.;Ohlson,N.G.,《材料的力学行为》,第四卷(1984年),佩加蒙出版社:牛津和纽约佩加蒙出版公司,伦敦),51-65
[27] 奥尔森,G.B。;Cohen,M.,应变诱发马氏体形核动力学,金属。变速器。,6A,791-795(1975年)
[28] 奥尔森,G.B。;Cohen,M.,《应力辅助等温马氏体相变:TRIP钢的应用》,《金属》。变速器。,1907-1913年(1982)
[29] 含有残余奥氏体的多相钢的微观结构优化,最终报告,ECSC合同号7210-PR/161,欧盟委员会,2004年。;含残余奥氏体的多相钢微观结构优化,最终报告,ECSC合同编号7210-PR/161,欧洲委员会,2004年。
[30] I.Papatriantafillou,《TRIP钢:本构建模和计算问题》,塞萨利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I.Papatriantafillou,《TRIP钢:本构建模和计算问题》,塞萨利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31] Ponte Castañeda,P.,《非线性各向同性固体的有效力学性质》,J.Mech。物理学。固体,39,45-71(1991)·Zbl 0734.73052号
[32] Ponte Castañeda,P.,《塑性新变分原理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Mech。物理学。固体,401757-1788(1992)·Zbl 0764.73103号
[33] Rice,J.R.,《塑性变形的局部化》,(Koiter,W.T.,《第十四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论文集》(1977),北霍兰德出版公司),207-220·Zbl 0368.73036号
[34] 斯特林费罗,R.G。;Parks,D.M。;Olson,G.B.,亚稳奥氏体钢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伴随的相变塑性本构模型,《金属学报》。材料。,40, 1703-1716 (1992)
[35] Suquet,P.,《非线性复合材料的总体特性:修正正割模量理论及其与Ponte Castañeda非线性变分程序的联系》,C.R.Acad。科学。巴黎,II b,320563-571(1995年)·Zbl 0830.73046号
[36] Suquet,P.,《非线性复合材料的总体特性:正割模量理论和变分界限》,(Markov,K.Z.,《连续模型和离散系统》,第八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6月11-16日,保加利亚瓦尔纳(1995),世界科学出版公司),290-299
[37] Suquet,P.,《非线性复合材料的总体性能:正割和增量公式的评论》,(Pineau,A.;Zaoui,A.,《多相材料塑性和损伤的微观力学》(IUTAM研讨会)(1996年),Kluwer),149-156
[38] 技术钢研究:“高强度多相钢的机械性能和局部变形建模”,最终报告,欧洲委员会,合同编号7210-Pr/0442002。;技术钢研究:“高强度多相钢的机械性能和局部变形建模”,最终报告,欧洲委员会,合同编号7210-Pr/0442002。
[39] Tvergaard,V.,运动硬化对双向拉伸板材局部颈缩的影响,国际力学杂志。科学。,20, 651-658 (1978) ·兹伯利0383.73027
[40] Tvergaard,V.,颈缩不稳定性的分叉和缺陷敏感性,Zeits。Ang.数学。机械。,60,T26-T34(1980)·Zbl 0448.73048号
[41] Tvergaard,V.,《关于弹塑性变形下的分叉和稳定性》(Sawczuk,A.;Bianchi,G.,《今日塑性:建模、方法和应用》(1985),爱思唯尔:爱思唯尔伦敦),377-398·Zbl 0556.73052号
[42] Tvergaard,V.,《弹塑性面板屈曲的速率敏感性》(Dawe,D.J.;Horsington,R.W.;Kamtekar,A.G.;Little,G.H.,《板结构分析方面》,《W.H.Wittrick荣誉卷》(1985),克拉伦登出版社:克拉伦登牛津出版社),293-308·Zbl 0587.73065号
[43] Tvergaard,V.,《有限应变下的塑性和蠕变》,(Germain,P.;Piau,M.;Caillerie,D.,《第17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论文集》(1989),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349-368
[44] Tvergaard,V.,大应变下的拉伸不稳定性,(Nguyen,Q.S.,耗散系统的分叉和稳定性(1993),Springer-Verlag:Springer-Verlag-Wien-New York),251-291
[45] 维多,J.-Ch。;Cailletaud,G。;Pineau,A.,《结构计算的相变影响模型》,J.Phys。IV、 4,C3-227-C3-232(1994)
[46] Willis,J.R.,《复合材料的弹性理论》(Hopkins,H.G.;Sewell,M.J.,《固体力学》,Rodney Hill 60周年纪念卷(1980),佩加蒙出版社),653-686·Zbl 0508.7305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