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维尔

计算机网络

第108卷,2016年10月24日,第233-259页
计算机网络

评论文章
域间多径传输方法综述

https://doi.org/10.1016/j.comnet.2016.08.028获取权限和内容

摘要

域间路由依赖BGP,不允许多路径传输。由于Internet上的任何一对节点之间通常有多条路径,因此可以同时使用它们。多年来,出现了许多解决方案。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展示了17种不同的方法如何为提供域间多径传输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根据其相关性对提出的机制进行了划分,从最重要的机制(根据出版物进行主观评估)和现有的机制(实施的)开始。首先,所有机制都一目了然。然后,对每个机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对每种方法进行连贯介绍后,对其进行比较、对比和主观评估。比较标准包括提案可见性、附加信令、机制复杂性、操作的时间尺度、提供的路由类型以及路径选择实体或路径设置程序调查的目的是表明,在当前基于IP的网络中,有许多方法可以提供域间多路径传输。

介绍

互联网是一个由互联自治系统(AS)组成的网格。AS之间的多重链接提高了弹性。这些链路用于执行基于策略的路由,从而提高性能并降低运输成本。互联网上的路由信息由边界网关协议(BGP)提供。每个运营商都需要与直接相连的邻居建立业务关系。这些关系以策略路由的形式应用,策略路由选择可以放置在其域中的路由表中的路由。路由策略还提供了向相邻AS公布选定路由的程序。在第一阶段选择之后,BGP算法选择一条到每个目的地的活动路由,并将其放入路由表中。

标准BGP无法使用多条路径到达目标。它的工作方式是为每个前缀公布一条路径。可以宣布特定前缀的多个路径公告,但只考虑最近的一个。在单个BGP会话的范围内,与相同前缀相关的先前BGP更新将被较新的更新覆盖。因此,可以有多条通往特定目的地的路径;然而,只有一个用于数据包传输。在Internet级别上,一对AS之间只有一条活动路径。

BGP于1989年首次提出(RFC 1163)。自那时以来,网络不断发展,现在,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可能性。挑战之一是克服BGP的限制,并在互联网上提供多径传输。问题之一是BGP是一个全球协议。因此,每个域间传输都由多个操作员控制,通常由其中许多操作员控制。这意味着运营商不能自行强制进行多路径传输。需要达成某种全球协议/谅解。这很难,尽管潜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当发生故障时,可以将流量快速重定向到其他路径,并且网络保持完全连通。其次,运营商有机会在网络中的给定端点之间同时使用两条或多条路径,从而提高这些点之间的吞吐量,避免网络拥塞。此外,由于互联网上的特定服务有不同的性能要求(例如,IP语音(VoIP)的低延迟通信,容错应用的高吞吐量),根据估计的质量参数,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将流量转发到相同的as,改善整体用户体验。

另一个与域间多路径路由相关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困扰源路由机制的问题。运营商不愿意通过确保基本连接所需的信息来披露其网络信息。换句话说,任何需要了解相邻AS结构的机制都可能被拒绝。

在[1]中,我们介绍、比较和对比了在域内提供多径传输的最受认可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以由单个操作员独立实施。这意味着其中许多可以在互联网上立即使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重点关注域间多径提供解决方案。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许多运营商需要实现相同的解决方案才能提供好处。

上述潜在优势吸引了人们对多路径解决方案的关注。在缺乏全局多路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开发了一种多路径TCP(MPTCP)[2]协议来提供类似的功能。MPTCP是一种传输层协议,因此几乎独立于限制其功能的网络路由。当网络流量控制与用户合作时,可以实现更多功能。我们在[1]中介绍并比较了MPTCP,因此,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没有包括它。

多径的概念并不新鲜。多年来,人们对无线网络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无线网络中,多径传输也具有与各种物理信号传输路径相关的另一种含义。关于这一问题,已有许多调查,例如[3]或[4]。对于固定网络,一个有趣的阅读是[5]。在那里,作者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从不同的层和在互联网的不同部分运行的各种多径协议进行了回顾。他们还描述了多路径操作的数学基础。其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大多是域内的;然而,域间也存在。

一项有趣的调查是[6],其中从拥塞控制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多路径解决方案。该调查显示了多径传输协议的拥塞控制解决方案,并讨论了多径拥塞控制设计,以满足对一些理想特性的需求,包括TCP友好性、负载平衡、稳定性和帕累托最优性。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重点关注域间多路径解决方案及其功能。

调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向读者介绍所有被调查的机制,旨在涵盖每个机制的最重要方面,包括其关键思想、开发时间表、重要性和市场可用性。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涵盖了每个机制的技术方面,从最重要的(现有设备中可用和实现的)开始(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机制,这些机制吸引了一些研究人员的注意,但尚未进入实施阶段(第三部分),最后是非常有趣的机制,但在一两篇研究论文之后,它们的开发停止了(第四部分)。在连贯地介绍了每种方法之后,在第五部分中对其进行了比较、对比和主观评估。比较标准包括:信令开销、机制复杂性、操作的时间尺度、提供的路由类型、路径选择实体或路径设置过程。第五部分还介绍了我们对域间多路径路由发展前景的看法,包括寻找最佳机制的动力。

调查的目的是,在第一部分中的初始机制描述之后,读者可以直接跳到他们感兴趣的方法,跳过那些不重要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比较和得出结论。这样,虽然调查很长,但读者可以很快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第一部分第一眼

节代码段

时间表

图1显示了一个时间刻度内的所有架构。这些图表标记了各自机制开发的年份,这是由出版物衡量的。读者可以通过对解决方案进行的大量研究来判断该机制的成熟度。该图还显示了市场可用性,这意味着该解决方案已在可用设备中实现,并可随时使用。

在所有提出的方法中,有四种是商业化的。他们是:

概述和主要功能

表1给出了所有调查架构的概念。用三四句话强调了该提案的思想。这样可以了解各自的方法如何实现多路径传输。

表2显示了所提出的每个机制的工作要求。它可以是BGP协议适配、数据包封装、数据包标记/标记或任何其他修改,最后是外部信令。有些解决方案需要列表中的多个解决方案。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

GMPLS[7]是一个复杂而通用的交换概念,基于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灵活使用标签。GMPLS是MPLS[22]对多种网络解决方案的自然扩展:TDM、分组、波长和光纤感知接口(环境)。

GMPLS为异构网络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控制平面,提供拓扑发现、资源供应、连接建立和释放,并辅以管理功能。GMPLS是独一无二的

BGP中多路径的播发(add-Path扩展)

基本BGP标准允许在单个BGP会话中为任何前缀选择和公布一个(最佳)路径。同一前缀的附加路由的播发将导致用新路由条目替换现有路由条目。这种机制称为隐性退出.

此约束使多路径域间路由难以实现。然而,BGP标准定义了一种扩展机制,可以扩展或修改基本协议。每个中使用的扩展

定位器/ID分离协议(LISP)

LISP[11]代表了一组解决方案,能够将IP地址的两个典型组合功能分离开来:定位(即主机位置的拓扑信息)和主机标识。LISP的主要动机包括解决Internet路由体系结构中的可伸缩性问题,减少Internet中公布的前缀数量,减小核心中BGP路由表的大小,以及最小化路由更新的数量。尽管

分段布线(SR)

段路由(SR)是由网络(SPRING)IETF工作组中的源包路由(Source Packet Routing)提出的一个相对较新的网络概念。SR的主要目的是为数据包选择和使用非最短路径。在具有SR的网络中,重复使用源路由范例,但假设术语“源”是指使用源路由的节点。因此,源路由可能由与数据包所在节点不同的节点使用

一种新的互联网路由体系结构(NIRA)

NIRA的主要目标是为最终用户提供选择数据包通过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序列(域级路由)的可能性。作者认为,他们的解决方案将促进ISP之间的竞争,用户将从端到端性能和可靠性的改进以及将引入的新的增强服务中获益。然而,他们也意识到这可能导致路线振荡或次优路线选择。要使

鸭嘴兽

鸭嘴兽[55],[56],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启用源路由的方法。该机制结合了认证源路由和网络能力的概念。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部署在广域网的边缘和核心。

路径拼接

路径拼接是[57]中引入的一种布线技术。它基于一种想法,即几个不同的路由树(称为拼接)在网络拓扑中,可以组合以增加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可能路径数。在到达目的节点的路上,流量可以在任何节点上切换树,并且这个过程可以由终端系统使用数据包头中的附加位来控制。作者已经表明,建议的路由原语提供了一个

选择性通告多进程路由协议(STAMP)

STAMP于[59]首次提出。本提案的主要假设是运行两个BGP进程,这两个进程能够计算两个互补路由。每个进程都是一个稍微修改过的BGP进程,其中的路径选择与标准BGP相同。BGP消息中只添加了两个新的路径属性。其中一个负责协调AS中的流程,第二个负责确定应该使用哪条路径。如果网络发生故障或其他不稳定,

不相交域间多路径路由(DIMR)

[60]中提出了多径域间路由的DIMR算法。本提案的目的是在两个AS之间找到两条不相交的路径。主要假设是同时选择两条路径。例如,如果我们查看图8,我们可以看到,如果首先选择主路径(图中为红色),则不可能找到节点AS1和AS6之间的第二条不相交路径。但是,如果同时选择两条路径,则可以选择不相交的路径

香焦

BANANAS是一个源路由框架,应用了一个松散路径,该路径被编码、散列并存储在所谓的路径ID[62]. PathID值计算为一系列全球已知标识符的短散列,这些标识符可用于定义端到端路径,例如路由器ID、链路接口ID、as编号。有关如何计算此类散列的更多信息,请参阅[62]。

BANANAS没有引入任何新的路径计算方案。正如作者在[62]中提出的新路径(不同于

广域中继寻址协议(WRAP)

WRAP是一种基于源路由的方法[63]。WRAP基于松散源和记录路由(Loose Source and Record Route,LSRR)[64],但它使用专有头,而不是可变长度IP选项字段的实现。

WRAP允许源节点指定端到端域级路径。它假设每个系统(边缘域)计算到网络中每个可到达域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域级路径,并允许边缘路由器在其中进行选择。WRAP还支持

布线偏差

源路由是一个既定的解决方案。然而,它并不受欢迎,因为它不适合ISP设置和管理所有路由策略的互联网模型。2006年,[65]的作者提出了一种通过路由偏差实现源诱导路径多样性的方法。路由偏转是一种机制,它允许路由器通过将数据包转发给非最短路径所指示的邻居,从而迫使数据包脱离其最短路径。

图13显示了偏转的工作原理。A类

多路径域间路由(MIRO)

MIRO[66]是一种增强基于BGP的域间路由的方法。作者意识到,出于实际目的,目前用于实现路由的方法有两种:BGP和源路由。在BGP中,尽管它允许AS应用过多的路由策略,但该协议要求每个路由器对每个目的地前缀使用一条路由。这使得许多AS对其流量离开域后所走的路径几乎没有控制权。特别是,多路径

Pathlet路由

Pathlet Routing[67]的目的是提供在自治系统之间和跨自治系统使用多路径数据传输的可能性。它允许网络运营商同时使用各种路由策略。在Pathlet Routing中,每个自治系统向其对等端公布称为Pathlet的路径片段。pathlet是一系列虚拟节点(vnodes)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vnode由AS操作员创建。vnode可以在AS内的每个路由器中创建,也可以在

另一种多径路由协议(YAMR)

YAMR将为域间流量启用多路径传输[68]。它在边节点之间构造一组路径。因此,传输对域间链路的任何单一故障都具有弹性。此外,通过减少路由更新,边缘节点产生的信令流量最小化。

YAMR基于两个组件:

  • 计算路径的机制,

  • 一种通过本地化路由更新来最小化用户流失的技术。

第一个组件称为YAMR路径构建机制

另一种多路径域间路由(AMIR)

AMIR是在[69]中首次引入的,它代表了一种替代的路由方式,利用互联网上相邻自治系统之间的扩展合作来收集有关AS级网络拓扑的更多信息,并在源和目标自治系统之间构建多条路径。它被提议作为一种机制,提供BGP中缺少的新功能。在最初的提案[69]中,AMIR从本地BGP路由获得到达目的地的主要路径

中转域的BGP扩展多径(BGP-XM)

BGP扩展的中转域多路径(BGP-XM)是一种路由机制,用于探索互联网上的许多冗余路径[70]。此机制支持域间多路径的部署,并支持连接Internet上的远程站点(途中有许多AS)的不同路径之间的(流)负载平衡。该机制的设计保留了所有现有BGP功能,因此具有向后兼容性。BGP-XM的主要概念是使用现有的

比较与对比

在本节中,我们比较了所介绍的多路径域间传输技术。我们分析了机制中的路由类型,以及如何选择和设置路径。最后,我们估计了机制、信令方法和时间尺度的复杂性。

AS间多径路由的未来

域间流量通过使用BGP选择的路径传输。在本文中,我们描述并分析了允许多路径域间传输的几种机制。所有这些都是有希望的解决方案,可以实施。然而,它们中只有少数真正有机会在全球网络中使用。在本节中,我们简要分析了所述机制的可能未来。

BPG Add-Path和BGP-XM似乎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互联网机制

结论

在我们之前的工作[1]中,我们已经表明,通过选择一种可用的解决方案,运营商可以很容易地在其域内提供多径传输。然而,由于解决方案的复杂性以及运营商很少注意到在其域内使用多条路径的必要性,这些解决方案并不受欢迎。

这项调查表明,有许多关于在域之间提供多径传输的建议。这对运营商和最终用户来说都更有吸引力。

确认

这项研究是在波兰国家科学中心创建的项目“基于流量感知网络概念的多层光网络中的高质量、可靠传输”的支持下进行的,项目编号为DEC-2011/01/D/ST7/03131。

罗伯特·Wójcik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在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获得电信硕士和博士学位(荣誉)。目前,他在AGH电信系担任助理教授。他与人合著了10篇国际期刊论文、3本书、3项专利申请和一些会议论文。他参与了多个国际科学项目,包括:SmoothIT、(NOE)BONE和

工具书类(75)

  • J。Domzal公司等人。

    有线分组网络中提供多径传输的方法综述

    计算。Netw公司。

    (2015)
  • OpenLISP网页,2015,URL。。。
  • D。等人。

    Dimr:不相交域间多路径路由

    高性能计算与通信2013 IEEE嵌入式和普适计算国际会议(HPCC_EUC),2013 IEEE第十届国际会议

    (2013)
  • 答:。福特等人。

    多路径TCP开发的体系结构指南

    IETF RFC 6182

    (2011年)
  • 答:。莫迪尔卡泽尼等人。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多径路由协议:安全调查分析

    网络应用协议和服务(NETAPPS),2010年第二届国际会议

    (2010)
  • 美国。阿迪比等人。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多径路由研究

    CCNC 2006。2006年第三届IEEE消费者通信和网络会议,2006年。

    (2006)
  • S.K.公司。辛格等人。

    互联网多路径路由和供应研究综述

    IEEE通信。Surv公司。教程

    (2015)
  • C、。等人。

    多径传输协议的拥塞控制设计:综述

    IEEE通信。Surv公司。教程

    (2016)
  • E.公司。曼尼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体系结构

    IETF RFC 3945

    (2004)
  • D.W.公司。费迪克等人。

    通用MPLS(GMPLS)数据信道交换能力(DCSC)和信道集标签扩展

    IETF RFC 6002

    (2015)
  • MARBEN GMPLS公司https://www.marben-products.com/gmpls/gmpls-overview.html,...
  • D。沃尔顿等人。

    BGP中多路径的播发

    IETF互联网草案

    (2002)
  • D。法里纳奇等人。

    定位器/ID分离协议(LISP)

    IETF RFC 6830

    (2013)
  • L。伊恩农等人。

    实施定位器/身份分离协议:设计和经验

    计算。Netw公司。

    (2011年)
  • LISP实验室项目,2015,URL。。。
  • 2016年,开放覆盖路由器。URL。。。
  • LISPmob,2015a,网址。。。
  • CISO LISP网页,2015b,URL。。。
  • 2015年,开放网络基金会。URL。。。
  • 十、。

    Nira:一种新的互联网路由体系结构

    SIGCOMM计算。Commun公司。版次。

    (2003)
  • 十、。等人。

    Nira:一种新的域间路由体系结构

    Netw公司。IEEE/ACM传输。

    (2007)
  • K。希奥莫托等人。

    基于GMPLS的多区域和多层网络(MRN/MLN)的要求

    IETF RFC 5212

    (2008年1月)
  • E.公司。罗森等人。

    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结构

    IETF RFC 3031

    (2001)
  • D。奥杜奇等人。

    RSVP-TE:LSP隧道RSVP的扩展

    IETF RFC 3209

    (2001)
  • L。安德森等人。

    LDP规范

    IETF RFC 3036

    (2001年1月)
  • B。贾穆西等人。

    使用LDP建立基于约束的LSP

    IETF RFC 3212

    (2002年1月)
  • J。冗长的

    链路管理协议

    IETF RFC 4204

    (2005年10月)
  • K。孔佩拉等人。

    支持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OSPF扩展

    IETF RFC 4203

    (2005)
  • K。孔佩拉等人。

    支持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IS-IS扩展

    IETF RFC 5307标准

    (2008)
  • J.Scudder、A.Retana、D.Walton、E.Chen,《BGP中的多路径广告》,互联网草稿。。。
  • A.Retana,BGP中的多路径广告:实施报告,Internet-Draft。。。
  • 五、。范登·施里克等人。

    BGP add-Path:扩展/性能权衡

    IEEE J.选择。公共区域。

    (2010)
  • P.Mohapatra、A.Simpson、P.Francois、K.Patel、R.Fragassi、J.Uttaro,《多元化广告最佳实践》。。。
  • R.Fernando,P.Mohapatra,R.Raszuk,C.Filsfils,使用BGP添加路径的快速连接恢复,互联网草案。。。
  • J.Scudder,A.Retana,D.Walton,E.Chen,BGP持久路由振荡解决方案,互联网制图。。。
  • 米。库德龙等人。

    增强的多路径tcp通信

    网络协议(ICNP),2013年IEEE第21届国际会议

    (2013)
  • 米。库德龙等人。

    跨层协作提高云网络中的多路径tcp性能

    云网络(CloudNet),2013 IEEE第二届国际会议

    (2013)
  • 引用人(18)

    • 支持多径传输的SDN交换机中基于MPLS的流表项缩减

      2020年,计算机通信
      引文摘录:

      这一事实使网络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所谓的多径传输来抵消上述拥塞问题。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层引入多径传输,例如,在物理层(WDM、SONET/SDH)、链路层(TRILL、MPLS、SPB)、网络层(ECMP、EIGRP)、传输层(MPTCP、CMT)或应用层(MPRTP、MRTP)[2–4]。除了允许使用其他路径外,这种传输类型还假定路由与当前链路权重半独立。

    • 信息中心网络中多源内容交付的分析模型

      2018年,计算机网络
      引文摘录:

      他们的模型考虑了路径上所有链路的完全延迟,包括传播延迟和排队延迟,从而使其更加准确。多径传输在TCP/IP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多径路由被广泛用于提高通信的健壮性[22–24]。在视频流等各种应用中,多径传输的好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5]。

    • 域间多路径路由基础设施的部署和可扩展性

      2021年,CoNEXT 2021年——第17届新兴网络体验和技术国际会议记录
    • 电信网络中带负载平衡的区域间路由分光方法

      2021年,数据工程和通信技术讲稿
    • SD-WAN云间通信的动态流量管理

      2020年,IEEE通信选定领域期刊
    查看Scopus上的所有引用文章

    罗伯特·Wójcik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在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获得电信硕士和博士学位(荣誉)。目前,他在AGH电信系担任助理教授。他与人合著了10篇国际期刊论文、3本书、3项专利申请和一些会议论文。他参与了多个国际科学项目,包括:SmoothIT、(NOE)BONE和Euro-NF。他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多径路由、流式软件网络、服务质量和网络中立性。

    Jerzy Domżał分别于2003年和2009年获得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电信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他是AGH科技大学电信系的助理教授。他对未来互联网的光网络和服务特别感兴趣。他是许多技术论文、六项专利申请和两本书的作者或合著者。国际培训: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2005年4月;西班牙,马德里,马德里大学,2009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2012年5月-6月。

    兹比格尼乌·杜林斯基获得贾吉尔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他在贾吉隆大学物理、天文学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学院工作。他曾在基本粒子物理的理论和实验领域工作。10年来,他一直在研究电信方面的问题。他目前正在研究覆盖网络和云间通信的管理机制。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分布式计算、网络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

    格列戈兹·拉兹姆(Grzegorz Rzym)2012年获得波兰AGH科技大学电子与电信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声学工程学士学位。目前,他是电信系的博士生。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流量工程和虚拟化。

    安德烈·卡米辛滑雪是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电信系的研究助理。他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同一所大学的学士和硕士(荣誉)学位。他目前的研究目标是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来提高电信网络的可靠性。他参与了几个由波兰和欧洲资源资助的科学项目,并在挪威奥斯陆和特隆赫姆的研究期间与国际团队合作。他是5本书的章节、10篇会议和期刊论文(包括ACM Computing Surveys)以及一项专利申请的作者或合著者。

    彼得·高·奥威茨(Piotr Gawłowicz)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在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获得电子和电信理学硕士和理学学士学位。目前,他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TKN集团担任研究员。他是几篇技术论文的作者或合著者。他参与了国家和欧洲的研究项目。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软件定义网络、无线网络和模拟工具。2013年,他在德国松下研发中心(Panasonic R&D Center Germany)进行了研究实习,在那里他致力于LTE的增强功能。2014年,在Google Summer of Code项目下,他为ns-3模拟器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彼得·尤尔基维奇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在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获得电信学士和硕士学位。目前,他是电信系的博士生。他参与了许多国家和欧洲科学项目,并与人合著了几篇技术论文。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软件定义网络、流感知网络、自适应路由和快速数据包处理。他是一位开源软件贡献者。

    Jacek Rząsa公司2001年获得电信硕士学位。此后,他一直在AGH科技大学电信系工作。他参与了电信运营商的研究,并参与了许多国际项目。Jacek Rzasa是几篇研究论文的作者和合著者。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能量感知光传输网络、光网络中的流量工程和载波以太网。

    拉法?斯坦基维奇分别于1999年和2007年在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获得电信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受雇于AGH电信部。他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网络技术、QoS供应方法、性能建模和评估、网络和覆盖/应用层(包括云流量管理)的流量管理和优化以及信息安全。他是几篇会议和期刊研究论文的作者,也是两本书的合著者。他积极参与欧洲FP4、FP5、FP6和FP7项目的研究。他是TOGAF 9认证的。

    克日什托夫·瓦伊达1982年获得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电信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1982年加入AGH,现任助理教授。他在京都大学呆了一年,在CNET(法国)呆了半年。他是一家科学期刊的审稿人,也是TPC会议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量管理、网络可靠性、控制平面、网络服务。他参与了欧盟项目:COST 242、Leonardo da Vinci、BBL、LION、NOBEL、e-Photon/ONe(+)、BONE、SmoothiT、SmartenIT。Wajda博士著有6本书和100多篇技术论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