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维尔

网络与计算机应用杂志

第32卷第5期,2009年9月,第1049-1063页
网络与计算机应用杂志

大规模多用户虚拟环境中的自适应延迟缓解方案

https://doi.org/10.1016/j.jnca.2009.03.002获取权限和内容

摘要

作为大规模多用户虚拟环境(MMVE)在规模和用户数量方面都在扩展,它们倾向于使用P2P架构来提供可扩展性,而不需要大量集中资源。分布式哈希表基于(DHT)的网络已被引入,作为基于覆盖层的分布式大规模多用户虚拟环境应用的一种有前途的选择。然而,覆盖延迟延长严重影响MMVE性能,其中QoS对实时用户协作至关重要。这项工作包括一系列缓解这种不希望出现的延迟的努力。我们的延迟缓解方法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的ID分配方法,通过利用MMVE用户之间的流量交换集群模式来最小化消息跳数。其次,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蚂蚁的分布式邻居选择方案,MMVE用户可以使用该方案在感兴趣的区域内选择最佳邻居。为了评估这种启发式方法的性能,我们将邻居选择问题建模为网络流问题,并将其解用作最优性一定会比较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将在很大程度上补偿DHT延迟扩展,所得到的系统性能将接近最优界,而通信开销可以忽略不计。

介绍

多参与虚拟环境是一种网络应用程序,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声音和触觉,以模拟共享三维虚拟世界中多个用户之间的实时交互体验。在这些应用程序中,每个用户在连接到广域网的客户端计算机上运行一个交互式界面程序,模拟虚拟环境的真实感。为了共享单个世界的常识,在共享虚拟环境中交互的多个实体经常相互发送消息,以宣布其几何体或行为的更新、对共享环境的修改或对其他对象的影响。随着用户和实体数量的增加,用户和实体之间交换的更新消息数量也会大幅增加。大规模多用户虚拟环境(MMVE)是此类应用程序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用户数量非常大。此类应用程序的实际示例是拥有数百万在线用户的大规模多用户在线游戏(MMOG),如Counter-strike、Quake、Second Life和World of Warcraft。由于此类应用程序中的大量用户,更新消息分发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重要。

大多数现有MMVE使用客户机/服务器(C/S)或混合架构。这种架构存在可伸缩性问题,在游戏中添加新用户可能会使服务器的带宽和处理能力饱和。分布式方案可以显著缓解这种可伸缩性问题,因为它们使用对等点本身来分发通信任务。然而,这是以一种更具挑战性的算法为代价的:多跳分布式路由,它比简单的C/S体系结构更为复杂,其中所有更新都通过一个中心点进行分发。

近年来,MMVE中的可扩展更新交换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针对这种环境提出了几种体系结构,其中基于P2P的网络虚拟环境被认为是满足网络可扩展性要求的良好选择(Bharambe等人,2006;Douglas等人,2005;Druschel等人,1997;Fan等人,2007;Hampel等人,2006年;Knutsson等人,2004;Limura等人,2004年;Yu和Vuong,2005年)。

分布式更新交换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是,在没有单个管理器负责所有节点状态更新的环境中,找到负责更新实体的对等点。因此,应该使用一种分散的机制,让对等方之间共享状态更新交换任务。由于这应该是分布式的,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的体系结构的使用立即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因为DHT提供了分散索引,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中心表或泛洪搜索来查找更新消息的目的地。

以前的许多工作都建议将基于DHT的体系结构用于大规模多用户虚拟环境,以实现无需中央交换的分布式更新交换系统(Bharambe等人,2006;Fan等人,2007;Hampel等人,2006年;Knutsson等人,2004;Limura等人,2004年;Yu和Vuong,2005)。本节稍后将讨论它们的实现、缺点以及我们提出的方案所带来的改进和优点。应该注意的是,使用非结构化网络代替DHT会导致一些问题,因为无法控制源和目标之间的跳数(因此延迟增加)。使用DHT,我们可以确保数据包在有限和预定的跳数内到达目的地,而非结构化网络上的QoS支持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尽管DHT非常适合于对等文件共享系统的环境,以便在大型分布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数据分配,但它引入了一个不可接受的延迟扩展级别,其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重叠的路径可能与底层网络上这两个节点间的单播路径有显著差异。虽然这种延迟在文件共享应用程序中并不重要,但它会严重影响MMVE应用程序的性能,因为MMVE本质上对延迟很敏感,以满足对等方协作的实时要求。因此,原始格式的DHT无法满足延迟感知路由,而延迟感知路由是虚拟环境应用程序的基本要求之一(Claypool和Claypoor,2006)。尽管已经提出了几个方案(Dabek等人,2004年;Castro等人,2002a年;Castro等人,2002b年;Castre等人,2003年;Song等人,2005年)来改善文件共享系统上下文中的DHT延迟延伸,但在DHT结构上感知延迟的路由和更新消息的传播仍然是一个公开的问题。此问题需要解决方案,为MMVE特定特性提供局部端到端延迟最小化,这些特性与文件共享系统在以下方面不同:

  • 1

    MMVE中的更新消息交换并不是均匀分布在虚拟环境中的所有点之间。它主要位于“区域”内:由相同距离内的用户组成的感兴趣区域。这来自于一个逻辑假设,即根据兴趣区域管理算法,用户交互主要基于对象的空间邻近性。换言之,随着物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它们将更加了解彼此,并能够进行更多的交互(Benford和Fahlen,1993)。这种模式在文件共享中并不存在,因为文件交换需求预计将通过网络实现统一。

  • 2

    在MMVE中,对等端之间存在定期的消息交换,其中消息交换速率因不同节点而异,并取决于化身的交互状态。根据AoIM方案,一些用户可能处于拥挤的区域,周围环绕着许多化身,因此需要交换更多信息。此外,一些用户可能移动和操作更快,因此需要向邻居发送更多更新。这与对等端可能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文件共享情况形成了对比。

  • 三。

    MMVE应用程序需要感知延迟的信息传输来执行实时渲染。另一方面,文件共享系统中的DHT路由用于查找目的,而主数据传输是直接进行的。

  • 4

    与文件共享系统相比,MMVE应用程序处理高度动态的环境。覆盖结构的频繁变化是由于对等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与加入和离开对等方相关的问题在文件共享案例中仍然存在。

  • 5

    MMVE被认为是高客户流失网络。因此,此类网络中的延迟优化可能需要更多带宽,以根据邻近标准保持路由表最新。

  • 6

    DHT网络通常在ID分配中避免地理位置,以避免节点的批量故障。相反,MMVE应用程序利用虚拟世界中的局部性来减少路由跳数。

  • 7

    MMVE覆盖设计要求在具有集群流量需求的节点之间建立低延迟连接。相比之下,DHT的设计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跳数路由均匀的交通需求。

因此,在MMVE应用中使用DHT结构需要对其设计进行根本性更改,以缓解这些设计对比。从积极的方面来说,DHT具有一些很有前途的特性,例如可扩展性、负载平衡和分布式索引,这些特性可以用于MMVE中的更新消息交换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HT的技术,可以补偿DHT的不利影响,并使其适用于MMVE覆盖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将以满足对等通信需求的方式解决为MMVE构建高效覆盖网络的问题。众所周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你就无法加入游戏。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游戏的包装上都有“最低要求”的广告。安装游戏的玩家必须具备运行游戏模拟引擎的最低硬件要求,以便能够及时处理更新消息。如果对等端没有最低的需求处理能力,它将面临额外的处理延迟,这被认为是本地问题,而不是网络问题。此类本地延迟源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我们提出的体系结构通过重新设计DHT的部分并将其与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耦合以用于位置敏感ID分配和基于蚂蚁的邻近邻域选择(Druschel et al.,1997)来解决MMVE的上述特征,以用于潜在感知路由。我们使用蚂蚁算法中引入的概率路由表的概念来帮助节点探索几个可能的邻居并选择最佳选项。然后,蚂蚁携带的信息将被用作延迟增强算法的输入,以构建一个邻近感知路由表,而路由算法使用延迟/距离权衡来选择这些选项中最合适的下一跳。我们进一步提出了蚂蚁携带更新消息的想法,以节省蚂蚁数据包交换所花费的资源。这也增加了需求软件路由的机会,其中低延迟路径最好分配给要求更高的商品。

我们声称,所提议的ID分配和邻近路由策略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补偿DHT延迟。为了证明这一说法,我们引入了一个分析框架,在我们提出的ID分配和邻近路由插件存在的情况下评估DHT路由的性能。该分析框架为作为一般优化问题的邻居选择问题提供了一个模型。延迟增强问题的集中式理想解决方案是根据邻域定义定义的,以最小化定义的流量需求的延迟。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被重新定义为更新交换的最小代价路径选择算法,其中代价被定义为流量和延迟的乘积。网络流理论可以用来找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了解整个网络,才能找到全局最优值。因此,它不能在实际中使用,我们将仅作为评估分布式邻居选择方案性能的参考。仿真结果表明,最佳解决方案与DHT延迟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因此,DHT延迟延伸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补偿。

本文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在下一节中,我们介绍了一些背景和相关工作。在第3节中,我们将提出一种分布式自适应延迟增强体系结构,然后在第4节中介绍其理论和详细设计。第5节将讨论动态问题。第6节介绍了导出延迟增强问题最佳解决方案的分析框架,第7节将其用于对我们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束语结束了论文。让我们从背景和一些相关工作开始。

节代码段

背景和相关工作

通过在网络名称空间中尽可能靠近流量源和汇,同时通过其中最短的路径路由流量,可以实现延迟最小化。同龄人的距离是根据预先指定的接近度进行评估的。MMVE用户之间可以定义两种独立的邻近类型。第一种是虚拟世界中的邻近(虚拟邻近),而第二种是互联网上的实际地理邻近(地理邻近

MMVE的DHT覆盖延迟优化

DHT是一类分散的分布式系统,它提供类似于哈希表的查找服务,其中任何参与节点都可以有效地检索与给定名称关联的值。在MMVE应用程序中使用DHT的主要动机是避免IP搜索查询所涉及的开销,并提供可适当扩展到许多用户的分布式机制。

Chord(Stoica等人,2001年)、CAN(Ratnasamy等人,2000年)、Tapestry(Zhao等人,2001)和Pastry(

延迟增强:理论和详细设计

在本节中,我们描述了我们提出的延迟优化算法的理论和详细设计。如前所述,所提议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处理位置感知ID分配,其中每个节点根据自己的位置为自己选择ID;下一阶段处理邻近路由,其中节点交换蚂蚁并更新其路由表,以便为数据包选择低延迟路径。这个

网络动力学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在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与拟议方法的功能和性能相关的几个问题。在下面的小节中,我们将解释如何处理每个场景,以及更改如何影响总体性能。

网络流理论与最优解

延迟增强旨在寻找网络中的最佳邻居,以达到MMVE节点之间的最低端到端延迟。端到端延迟是在一组信源对之间定义的,这些信源对是具有指定数据交换速率的MMVE节点的子网。我们可以将更新消息交换定义为一个网络流,其中两个节点作为流源和汇,所需的更新率作为流值。然后,网络邻居将确定流通过的路径

仿真结果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通过对(FreePastry)的一个开源实现进行初步开发而获得的仿真结果。模拟器的一个输入是每对模拟主机之间往返延迟的完整矩阵。这种方法避免了必须模拟互联网的拓扑结构,目前这是一个开放的研究领域,并且只使用一组主机之间真实世界成对延迟的度量作为

总结和结论

随着虚拟环境和在线社区在用户数量上变得越来越庞大,P2P架构似乎是保持其可扩展性的合适方法,同时避免了服务器处理能力的指数级增长。DHT网络是最常用和研究最深入的P2P网络之一,它提供了一些有前途的特性,例如可扩展性和分布式管理;然而,这些网络在应用层路由上引入了延迟延长,即

工具书类(42)

  • R.K.(英国)。阿胡加等。

    网络流:理论、算法和应用

    (1993)
  • Benford S,Fahlen L.大型虚拟环境中交互的空间模型。收录:第三届会议记录。。。
  • Bharambe A、Pang J、Seshan S.Colyseus:多人游戏的分布式架构。收录:……会议记录。。。
  • J。博扬等。

    动态变化网络中的包路由:一种强化学习方法

    神经信息处理系统研究进展

    (1994)
  • G.公司。Breinholt公司等。

    递归生成希尔伯特填充曲线

    ACM数学软件汇刊

    (1998)
  • Castro M,Druschel P,Hu YC,Rowstron A.利用分布式哈希表中的网络邻近性。在:……会议记录。。。
  • Castro M,Druschel P,Hu YC,Rowstron A.结构化对等覆盖网络中的拓扑感知路由。技术。。。
  • Castro M,Druschel P,Hu YC,Rowstron A.基于树的结构化对等覆盖中的邻近选择。。。。
  • M。粘土池等。

    网络游戏中的延迟和玩家操作

    ACM通信

    (2006)
  • Costa M、Castro M、Rowstron A、Key P.PIC:用于距离估计的实际互联网坐标。在:……会议记录。。。
  • R。考克斯等。

    实用的分布式网络坐标

    ACM SIGCOMM计算机通信审查

    (2004)
  • CPLEX,。。。
  • Dabek F、Kaashoek MF、Li J、Morris R、Robertson J、Sit E.为低延迟和高吞吐量设计DHT。输入:。。。
  • Douglas S、Tanin E、Harwood A、Karunesekera S。在P2P上实现大规模多人在线游戏应用程序。。。
  • M。多里戈等。

    蚂蚁系统:由一群协作代理进行优化

    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

    (1996)
  • Druschel P、Subramaniam D、Chen J.Ants和强化学习:动态网络路由的案例研究。输入:。。。
  • Druschel P、Rowstron A.Pastry:大规模对等系统的可扩展分布式对象定位和路由。。。。
  • Fan L、Taylor H、Trinder P.Mediator:P2P MMOG的设计框架。收录:第六届ACM SIGCOMM会议记录。。。
  • 免费糕点,。。。
  • Gray F.脉冲编码通信,美国专利2632058,1947年11月13日申请,3月17日发布。。。
  • 甘马迪K、甘马迪R、格里布尔S、拉纳萨米S、申克S、斯托伊卡I。DHT布线几何对弹性和。。。
  • 引用人(2)

    • IP网络中定位方法的研究与性能:Vivaldi算法

      2011年,《网络与计算机应用杂志》
      引文摘录:

      其他方法将网络划分为几个节点簇(例如,Francis等人提出的IDMaps,2001),或使用已知位置的所谓参考站(Tang和Crovella,2003;Pias等人,2003)。已知位置随后可用于缓解不希望出现的延迟(由Hariri等人,2009年证明)或用于自我配置和高效的多播(由Zhang等人,2008年或Šimek等人,2008)。定位方法的准确性是评价和比较定位方法的主要标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