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精选
以弥勒佛的造像为例,它见证了佛教中国化的演变历程,而且不断适应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实际上,什么样的弥勒像也是当时社会的折射,体现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一方神”的社会需要。[详情]
17、18世纪的中法关系呈现独特之处:中法之间没有互派正式的国家使团,但两国交往从一开始就是在宫廷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和直接参与下进行,科学和艺术的交流成为这一时期交往的主旋律。[详情]
  • 中美音乐人:如何读懂中国这本乐谱”?
  • 我们不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
  • 当中西文明相遇,如何避免非黑即白”?
  • 迈向创新大国,以色列对中国有何启示?
  • 我们要讲述真实的东方”
  • 中澳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
  • 雷米·艾融:法中绘画艺术如何相互影响?

    王可然:在中法文艺交往中发现彼此”

    李学成:东北亚区域经济深化合作将为全球发展带来什么?

    中国人

    李熙燮:中日韩如何续写合作新篇章?

    文件编号:活”起来的文物如何拉近匈中文化距离?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为目前所见夏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城邑,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遗址出土的青铜文物有何特色?为何说其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

    中国
    传承
    观点
    浦洁:音乐何以促进中拉民心相通?
    包道格:美中有潜力以和平方式管控竞争
    中国
    如何用中国的天下观”看待世界政治?
    新漫评
    记者工作室
    李大伟:为什么说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许子东:文学经典为何永不过时?
    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刘毓庆:姚奠中先生怎样坚守中国学术传统路径?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国际比较项目04065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 [国际比较项目05004340号-1]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版权所有©1999-2021中国新闻网。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