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回鄉調研(二)——G市鄉村振興戰畧實施現狀及建議-黃海水產研究所

2020年春節回鄉調研(二)——G市鄉村振興戰畧實施現狀及建議

日期:2020-05-20 17:36   作者:   來源:   列印   加大 减小

題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只有走進火熱的社會生活,帶著問題深入實踐一線、深入人民群眾,才能切實把握新時代經濟社會新特徵新要求,破解前進道路上一個又一個難題,把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推向深入。對家鄉最好的報答,是叩問初心、守護初心;對家鄉最好的宣言,是堅守使命、擔當使命。“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永葆赤子之心和奮鬥精神,我們一定能在新時代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异的答卷!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為深入學習文宣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深厚的為民情懷,鼓勵黨員幹部積極參加春節回鄉調研。廣大幹部職工踴躍參與,在嚴格遵守疫情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通過電話、微信、網路視頻等管道開展調研,結合因疫情居家隔離的特殊時期,記錄所見所聞所想,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深度、接地氣的調研報告:有銘記“紅色初心”,對家鄉“紅色精神”繼往開來、砥礪前行的感慨、感恩、感悟,有對家鄉鄉村振興戰畧實施現狀的調研和思考;有感受家鄉新氣象、新變化的詳實記錄;也有在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立足崗位,投身科研工作的啟示……

G市鄉村振興戰畧實施現狀及建議

辦公室李亞男

一、引言

2017年、2018年國務院分別公佈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畧這篇大文章,就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就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這既是貫穿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一根紅線,也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畧佈局在農業農村領域的具體體現。此次結合2020年度春節回鄉調研契機,以家鄉G市(縣級)為例,對農村產業發展情況、人才振興、文化建設情況、生態環境建設及治理情况等進行調查瞭解,對鄉村振興戰畧實施現狀進行調研梳理並提出幾點建議。

二、實施現狀

1.產業發展

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强市,優化產業結構,轉換發展勢頭,創新發展模式。實施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戰畧,大力投資,建成集農家樂、鄉村採摘、垂釣園、兒童樂園於一體的子成田園綜合體;投資開工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以及黃桃採摘基地,催熱“後備箱”經濟;籌備建設養殖起步區、丹參種植基地,現時也已初具規模。建造“前蔬菜、後蘑菇”的高檔陰陽連體大棚,打破數九寒冬沒有暖式蔬菜大棚的歷史。通過建設為農服務中心打造“3公里土地託管服務圈”,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投資完成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1萬畝。

2.人才振興

通過組織視頻教學、現場觀摩和專家講座等形式,提升農民科技水准,發揮科技人才的帶動效應;深入開展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業專家上門服務活動,手把手進行農業實踐技術培訓。發揮能人經濟效應,鼓勵、支持、引導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農村“致富能人”組織成立各類專業合作社、公司和企業,鼓勵工商資本流入農業生產領域,各類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一批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發展壯大。

3.文化建設

G市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廣泛宣傳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等。著力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創研中心以及非遺實踐基地、美育科研教學基地等特殊功能作用,深入挖掘G市傳統文化特色,推進農家書屋及文化廣場建設。

4.生態環境建設

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機制,嚴格落實長效管理考核獎懲制度。制定出臺史上最嚴厲的《秸稈禁燒實施辦法》,購置無人機全天候航拍監控,對焚燒秸稈現象有烟就罰、見火就“抓”,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大力開展春季植樹造林工作,新造片林、高標準農田防護林、森林生態廊道、各類植樹、高速兩側綠化等。

三、存在問題

針對G市鄉村振興戰畧實施現狀,現將存在有關問題總結如下:

1.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深

現時“農業+”發展的廣度深度不足,與工業、旅遊業、文化產業以及物流業融合不緊密。同時,農業產業鏈過短,農業研發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低端環節,倉儲、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多數地區沒有形成科研、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傳統農業生產與現代農業對接難。調研顯示,大多數貧困村落後的主要原因是從事分散的傳統農業生產,傳統農業未能與大市場進行有效對接,農產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這些落後地區都存在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不足,品牌建設力度不够,產業佈局較為分散,缺少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等問題。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任重道遠

據瞭解,鄉鎮和行政村層面的集中供氣設施只能覆蓋部分住戶。汙水處理的任務更重,部分農戶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溝。在生產設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問題,水利系統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約了農村產業發展。在生活設施方面,農村的水、電、氣、路、教育、文化和網絡依然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

3.資金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撐力不足

鄉村振興千頭萬緒,基層反映的共性問題就是資金不足。道路修繕、污水有效治理等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財政無力全部承擔。同時,農村產業的發展提升需要匹配的專業科技型人才,農村待遇低,發展機會少,年輕人不願意來,來了也留不住人,導致農技隊伍知識嚴重老化,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不合理現象普遍。現在農村50後、60後居多,70後的非常少見,80後、90後的基本見不著,正如鄉親說的,“翅膀硬的都飛走了”,窮莊戶地,根本留不住人。

4.基層組織建設和帶動力弱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後的落後村,其村“兩委”班子能力薄弱,“無人管事、無人幹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農村“兩委”班子現時普遍存在年齡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缺乏對村幹部和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現時村幹部收入較低,遠低於外出打工收入。

四、G市鄉村振興未來發展之思考

1.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農產品是各地共同抓手,結合本地實情和特色,積極製定鄉村振興戰畧實施意見,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戰畧實施。牢牢把握G市蔬菜、水果種植優勢,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體系,發展“一村一品”綠色支柱產業,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農業附加值,構建集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於一體的產發中心,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拓寬農戶增收途徑,推進“旅遊+農業”優化鄉村產業結構。積極開展農產品加工、生態休閒觀光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了從單一農產品生產向多元化經營轉型。

2.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小城鎮介於都市和農村之間,是城鄉基礎設施和產業互聯互通的承接平臺。加快小城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為原則,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現代農業、特色產品、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建設休閒旅遊、商貿物流、資訊產業、民俗文化傳承等特色小鎮;以小城鎮為中心加强村莊規劃,引導適當集中居住,製定農村遺棄房屋處置政策,帶動農民就近城鎮化。

3.綠色低碳,提升鄉村村容村貌

大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構建“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的鄉村格局。規範廢物排放及垃圾投放管理,通過集中治理,解决農業面源污染,推廣綠色迴圈經濟模式。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質工程、農民安居工程、環境整治工程、宜居示範工程。開展綠化香化、道路改善、實施街路亮化、建文化廣場、建立管護隊伍行動,有效推動農村環境整治由點向面拓展、由表及裡延伸,實現農村環境管護長效化,打造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

4.强化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提高基層組織能力

實施農村基層幹部貭素提升工程和後備幹部培養工程,健全選拔領導幹部制度;加大在優秀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力度,建立農村黨員定期培訓制度。建立健全鄉村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發揮好以村黨支部書記為代表的農村發展“領頭羊”的作用,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紮根基層、年富力强、羣衆擁護的農村幹部隊伍。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深入推進黨務村務政務公開;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