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水產研究所在全球高鹽生態系統鹵蟲RNA病毒圈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黃海水產研究所

科研動態

首頁-科技成果-科研動態-正文

黃海水產研究所在全球高鹽生態系統鹵蟲RNA病毒圈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日期:2023-12-27 08:49   作者:   來源:病研室   列印   加大 减小

日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蝦貝類流行病學與疫病防控團隊在全球高鹽生態系統鹵蟲RNA病毒圈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Diversity and connectedness of brine shrimp viruses in global hypersaline ecosystems為題發表在JCR一區國際期刊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高鹽生態系統包括鹽湖、鹽沼等,具有高鹽度、高冰點和溶氧變化快等特點,被視為“極端生態系統”。鹵蟲(Artemia)為廣鹽性生物,在全球高鹽生態系統中均有分佈,是水產養殖中重要的生物餌料。該研究對1977-2019年收集自六大洲、21個國家和100多個採樣地的143批鹵蟲卵樣本開展病毒組分析,鑒定到可歸類為18個不同病毒家族和相關類群的55種新型RNA病毒,分析揭示出一些病毒間存在全球聯系,特別是在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發現人類活動可能推動了這些病毒間的全球關聯性。研究揭示了鹵蟲中病毒的多樣性,為瞭解全球高鹽生態系統中以前未被認識的RNA病毒圈提供了新的見解。

黃海水產研究所董宣副研究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李辭修副教授和黃海水產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王一婷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比利時根特大學Sorgeloos Patrick教授、天津科技大學亞洲區域鹵蟲參攷中心隋麗英教授、黃海水產研究所黃倢研究員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史衛峰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

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8YFD0900501)、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20603022022005)、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2020TD39)、國家蝦蟹產業科技體系(CARS-48)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連結: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27-022-2366-8

圖1鹵蟲樣本的分佈及病毒鑒定

A:本研究中物種和病毒分佈的熱圖

B:各文庫中鑒定到的病毒資訊

圖2鹵蟲中RNA病毒在不同地理位置和鹵蟲物種之間的分佈

A:不同地理位置RNA病毒的比較

B:RNA病毒的地理分佈

C:不同鹵蟲種間RNA病毒分佈韋恩圖

D:不同鹵蟲種間RNA病毒分佈PCoA圖

圖3本研究發現的RNA病毒基因組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