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參加第十三届國際水產遺傳學大會-黃海水產研究所

國際會議

首頁-國際交流-國際會議-正文

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參加第十三届國際水產遺傳學大會

日期:2018-08-02 14:24   作者:   來源:基因組室、育種室   列印   加大 减小

日前,第十三届國際水產遺傳學大會(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netics in Aquaculture XIII)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應大會主席Dean Jerry教授邀請,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孔傑、水產生物技術與基因組研究室主任陳松林等一行5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會上,陳松林研究員作了題為“Japanese Flounder: Genome to Genomic Selection Breeding”的口頭報告,系統介紹了黃海水產研究所在牙鮃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變態發育機制解析、基因組選擇育種科技建立及“鮃優2號”抗病新品種研製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和濃厚興趣。黃海水產研究所與會專家作了題為“Multiple-trait genetic evaluation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in China”“The progress of breeding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Chinese shrimp(Fenneropenaeus chinensis)in china”“A large-scale genomic analysis identifies signatures of selection and associations to disease resistance inCynoglossus semilaevis”和“Locus mapping,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rps6kb2,a novel metamorphosis-related gene in flatfish”的壁報,展示了黃海水產研究所在對蝦良種選育、鮃鰈魚類抗病等關鍵性狀遺傳解析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並與美國、挪威、智利、澳大利亞等國際同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交流。

此次交流活動展示了黃海水產研究所在水產遺傳育種領域取得的學術成果,進一步提升了黃海水產研究所在國際水產遺傳育種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背景資料:

國際水產遺傳學大會是國際水產遺傳學和育種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國際會議,每3年召開一次,為國際水產遺傳學領域學術交流和資訊共用提供了良好平臺。第十三届國際水產遺傳學大會由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主辦,專題內容涵蓋遺傳育種、性別控制、功能基因組、群體遺傳學、基因組選擇、表觀遺傳學、營養與環境等方面,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