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小可愛寵物網病症百科犬埃利希氏體病

犬埃利希氏體病

編輯:喵醬 時間:2018-08-16 來源:小可愛寵物網

概述

犬埃利希氏體病由犬埃利希氏體引起,其主要發生於犬科動物中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嘔吐、黃疸、進行性消瘦和嚴重貧血等。

發病原因

主要是由犬埃利希氏體引起,棕色的血紅扇頭蜱是本病的傳播媒介,通過吸吮作用將攜帶的病原體傳染給健康犬。

主要症狀

犬埃利希氏體感染的潜伏期為8-20天,當病原侵入犬血液和淋巴網狀內皮系統後,病症開始出現。因犬的年齡、品種、免疫狀態及病原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該病的病程一般會經過急性期、亞臨床期和慢性期三個階段。

急性期

持續2-4周,病犬會出現發熱,食欲下降,嗜睡,口鼻流出黏液膿性分泌物,身體僵硬,不願活動,四肢或下腹水腫,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患犬抗病力降低,全身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血小板减少。而在急性期病犬體表往往能找到寄生的蜱。

亞臨床期

急性期病犬較少死亡,多數病犬臨床症狀逐漸消失而轉入亞臨床階段,其體溫和體重則會基本恢復正常。但血象名額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和高球蛋白血症。亞臨床階段永續40-120天,仍不能康復的犬則轉入慢性期。

慢性期

病犬會表現出惡性貧血和嚴重消瘦的主要症狀。臨床症狀包括脾臟顯著腫大、腎小球腎炎、腎衰歇、間質性肺炎、前眼色素層炎、小腦共濟失調、感覺過敏或麻痹。長頭型品種的犬,常見鼻出血。

所有犬種均會出現血尿,黑糞症及皮膚和黏膜淤斑的症狀。血象嚴重异常,各類血細胞嚴重减少,血小板减少。當該病與巴貝斯蟲、血巴爾通氏體等混合感染時,致死率高。有的患犬皮膚有圓形、橢圓形的脫毛或被毛斷裂病灶,多處發生時可互相融合成片,具有細鱗屑或形成明顯的痂皮。若無繼發感染則不瘙癢。有局限性脫毛或丘疹,形成血痂樣小痂皮。有的犬則會全身脫毛,皮膚明顯增厚。

診斷標準

根據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分析,結合血液檢查和器官壓片,在單核細胞內發現犬埃立克氏體,即可確診。

治療方法

首選藥物為四環素,當使用四環素得不到治癒效果時則可用强力黴素。對危重病犬應注意採取對症治療,條件允許的情况下,可對病犬進行輸血、補液、給於補血等措施進行治療。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