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化学会

关闭

刘海>了解化学 >化学遗产 >第6回化学遗产认定

第6回化学遗产认定

平成20年3月成立的“日本化学会化学遗产委员会”,从平成21年度开始作为事业的一环,开始了认定享誉世界的我国化学相关文化遗产,向社会发送这些信息的“化学遗产认定事业”,至今为止的5次认定了29件赠送了认定证并表彰了。

第6次的平成26年度,不仅仅是本会会员,从会员以外也广泛公开招募认定候补,包含应募的候补在内的委员会对认定候补的具体内容、现状、所在、历史意义等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经过慎重研究,选出了5件(学术关系1件、化学技术关系4件)作为认定候补。此外,委员会还向由与委员会相关人员不同的学识经验者组成的“化学遗产认定小委员会”咨询了审议。其结果,5件认定候选人都充分认可了作为享誉世界的我国化学相关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作为化学遗产认定候选人得到了相应的最终答复。

接受了这个回答,化学遗产委员会对第6次认定候补5件的关联方,关于作为日本化学会「化学遗产」认定·登记的事得到同意,咨询了今年2月召开的理事会。结果,5件认定候补都被认定为化学遗产。这次被认定的5件如下。

pamphlet_6-thumb.jpg

认定化学遗产第029号《早稻田大学藏宇田川榕城化学相关资料》

以《舍密开宗》(1837~47)的作者而闻名的宇田川榕城(1798~1846)的化学研究足迹的资料群,现在主要收藏在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和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前者作为化学遗产第001号于2010年被认定。后者是早稻田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冈村千曳和同样是早稻田大学教授的胜俣铨吉郎收集的收藏品。以与《舍密开宗》的执笔相关的草稿、校对本、译稿等亲笔稿本类为首,以与化学相关的深刻资料为中心,共计38件被认定为化学遗产。其中也包括了解榕城生平的一次史料《宇田川榕城自叙年谱》和鉴定埃普索姆盐(舍利盐:硫酸镁)时感动的稿本《背厄利斯泻利盐考》、榕城自笔彩色的希波克拉底像等。这些资料在该图书馆web页面上的古典籍综合数据库中公开。
认定资料:亲笔稿本类30件,手泽兰书6件,显微镜1件,亲笔希波克拉底像1件。

isan029_article-thumb.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isan029-1.jpg
《舍密开宗内篇》手稿(1840)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isan029-2.jpg
《背厄利斯泻利盐考》手稿本(1819)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0号《工业用高压油脂分解器》

明治新政府为了建设近代国家,推进了油脂、陶瓷、水泥、染料等传统产业的近代化。油脂化工的现代化是从开发通过油脂分解制造高纯度脂肪酸和甘油的技术开始的。1910(明治43)年,小林富次郎(狮子的创始者)与村田龟太郎(花王的创始者之一)共同设立了狮子肥皂工厂(合资),当时进口在德国活跃的耐腐蚀性的铜制高压釜,成功地从椰子油中制造出高纯度的脂肪酸及甘油。这种脂肪酸在日本首次制造出能很好地溶于水的高品质的洗衣皂,由于丝绸和毛织物的污垢在短时间内脱落而广泛普及。
另一方面,由于甘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作为火药原料的需求增加,从德国引进了帝国鱼油精制(株)的铜制高压釜,进行了对应。
到了昭和10年代,日本也可以制造耐腐蚀性的不锈钢制的高压釜,油脂化学工业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
此次被认定为化学遗产的狮子高压釜,是现存国内最古老的,是讲述油脂化学工业近代化创成期的珍贵技术资料。

isan030-1.jpg
高压釜(1910)
(狮子(株)藏)

isan030-2.jpg
高压板
(狮子(株)藏)

isan030-3.jpg
植物性狮子洗衣皂等
(狮子(株)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1号《表示日本工业用酒精产业发祥的资料》

工业用酒精在化学制品中罕见,在世界范围内发酵法占主流。在日本主要作为食品防腐剂、食醋原料、消毒剂、溶剂、化工原料使用,在美国、巴西作为汽油添加用大规模使用。
1934年(昭和9年),日本帝国清酒(株)在流山首次成功批量生产无水酒精,第二年昭和酿酒(株)在川崎开始大规模生产。均为高桥铁工所制共沸蒸馏法设备,产品用于合成清酒。
此后,以日中战争的严重化为背景,为了节约依赖从美国进口的汽油,确保代用燃料和振兴农村为目的,1937年4月实施了酒精专卖法。1938年5月至1942年2月,从北海道到九州陆续建设了13家以芋头为原料的国营工厂,大规模生产无水酒精。结果表明,工业酒精不仅作为代用燃料,还用于生产四乙基铅,并作为乙烯原料,乙二醇、二溴化乙烯、聚乙烯等各种新型化学制品在太平洋战争前和战争中陆续国产化。
先行的民间公司的资料不存在,不过,1938年5月开工的旧国营出水酒精工厂(现日本酒精产业(株)出水工厂)的玉米塔,1939年10月开始的旧国营磐田酒精工厂(同磐田工厂)的蒸馏塔的架子段2分作为展示工业用酒精产业发祥地的资料是很珍贵的。

isan031_article-thumb.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isan031-1.jpg
玉米塔(旧国营出水厂)
(日本酒精产业(株)藏)

isan031-2.jpg

蒸馏塔架段(旧国营磐田工厂)2件中的1件
(日本酒精产业(株)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2号《表示日本涂料工业发祥的资料》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以涂漆和柿涩为代表的涂料,现在我们称之为“涂料”,但几乎都是明治时代以后的西式涂料。这种国产化始于1881年(明治14年)日本油漆的前身光明社成立。茂木春太、重次郎兄弟于1878年确立了高纯度锌华的制法,第二年1879年成功制造了西式涂料--硬炼涂料。并且,开发了在涂装现场不需要稀释的溶解涂料“涂具”,涂料开始广泛普及。
光明社在1898年更名为“日本涂料制造”,发展成为真正的涂料工业。日本涂料控股公司(株)保存着以当时光明社制造的锌华为首,展示日本涂料工业的发祥及其变迁的珍贵资料类。这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化学遗产。

isan032-1.jpg
1881(明治14)年涂的涂板样品额
(日本涂料控股(株)藏)

isan032-2.jpg
锅炉油制造设备
(日本涂料控股(株)藏)

isan032-3.jpg
光明社招牌
(日本涂料控股(株)藏)

isan032-4.jpg
锌华
(日本涂料控股(株)藏)

isan032-5.jpg
锌华制药执照(1879)
(日本涂料控股(株)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3号《表示日本尼龙工业发祥的资料》

美国杜邦公司的卡罗瑟斯(Carothers)在1935年发明的尼龙纤维的冲击波及日本,东洋人造丝(现东丽)等谋求尼龙的工业化。
战后不久东洋人造丝与杜邦公司签订了尼龙技术援助合同,1951(昭和26)年开始正式生产尼龙线。尼龙制品的反响很大,甚至产生了“战后变强的是女性和袜子”这一词汇。
在静冈县三岛市东丽综合研修中心大量保管展示的相关资料中,特别重要的是1942年日产5Kg尼龙6的熔融纺丝在日本首次成功的“第一号尼龙纺丝机”,战后的正式生产(1952年开始时日产5吨,5年后扩大到13吨)使用的“尼龙纺丝机TN-2E型纺丝机”(1957)、“开发期的尼龙样品和尼龙产品”等此次被认定为化学遗产。

isan033-1.jpg
第一号尼龙纺丝机(1942)
(东丽(株)藏)

isan033-2.jpg
尼龙纺丝机TN-2E(1957)
(东丽(株)藏)

isan033-3.jpg
最初的尼龙纤维(1943)和尼龙制品
(东丽(株)藏)

isan033-4.jpg
技术援助合同签字仪式(1951)
(东丽(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