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化学会

关闭

刘海>了解化学 >化学遗产 >第10回化学遗产认定

第10回化学遗产认定

平成20年3月成立的“日本化学会化学遗产委员会”,从平成21年度开始作为事业的一环,开始了认定享誉世界的我国化学相关文化遗产,向社会发送这些信息的“化学遗产认定事业”,至今为止认定了46件赠送了认定证并表彰了。

第10次的平成30年度,不仅仅是本会会员,从会员以外也广泛公开招募认定候补,包含应募的候补在内的委员会实地调查了认定候补的具体内容、现状、所在、历史意义等。根据调查结果,经过慎重研究,选出了4件(学术关系2件、化学技术关系2件)作为认定候补。此外,委员会还向由与委员会相关人员不同的学识经验者组成的“化学遗产认定小委员会”咨询了审议。其结果,4件认定候选人都充分认可了作为享誉世界的我国化学相关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作为化学遗产认定候选人得到了相应的最终答复。

接受了这个回答,化学遗产委员会对第10次认定候补4件的关联方,关于作为日本化学会「化学遗产」认定·登记的事得到同意,咨询了今年2月召开的理事会。结果,4件认定候补都被认定为化学遗产。这次被认定的4件如下。

pamphlet_10.jpg

认定化学遗产第047号《学习院大学南一号馆草案室》

学习院大学南一号馆是宫内省内匠宿舍的设计1927年份3月作为学习院高等科的“理科特别教场”是建设的,以设计图为首的工程录的详细情况保管在宫内厅书陵部。也存在与牵伸室的安装相关的规格书和关于气管的形状和安装的注意点的记录。2010-2012年度进行了改建工程,现在主要作为教室使用。

该化学实验用的牵伸室从建设当初开始就作为出窗式制作,在排气方面也下了有趣的功夫。当时,不使用电动风扇(换气扇),而是用设置在腔室上部的燃气燃烧器产生上升气流,通过烟囱向外部排气。以前,被认定为化学遗产的旧第五高等学校(现熊本大学)和旧第四高等学校(明治村移筑保存中)现存的草案室使用酒精灯,而学习院大学使用煤气燃烧器。这是了解技术变迁的宝贵设施,被认定为化学遗产。

isan047_article.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isan047-1.jpg
通风室
(学习院大学)

isan047-2.jpg
通风室

(学习院大学)

isan047-3.jpg
通风室
(学习院大学)

认定化学遗产第048号《我国第一个NMR分光器用电磁铁》

用一句话概括20世纪后半期的分析化学,就是机器分析的时代。机器分析的兴起期,我国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的财政上处于严峻的环境。在那个困难的时代中,研究者和技术者们用创意和工夫构筑了立足于科学技术的现在的日本。核磁共振(NMR)的发现是在战争结束不久的1946年。在这个困难时期刚刚成立(1949年)的电信大学,组装了稳定磁场的电磁铁,不仅检测到了磁共振的信号,还测量了氢、氟、钠、铜、钴、磷、溴、铟的原子核的磁效率。其中,在铜核上实现世界首次测量,是一项巨大的成就。NMR使用无线电波来检测信号。NMR之所以成为电通大学的研究对象,与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大学的成立也有关系,第一任校长寺泽宽一曾在为磁场中的自旋岁差运动留名的约瑟夫·拉莫尔(英国剑桥大学)身边留学过也是主要原因。虽然检测装置只留下了电路图,但电磁铁主体几乎保持了原形。这是一种将战后日本困难时代留在记忆中的历史装置,被认定为化学遗产。

isan048_article.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isan048-1.JPG
NMR用电磁铁
(电信大学)

isan048-2.JPG
NMR用电磁铁
(电信大学)

认定化学遗产第049号《岛津制作所创业纪念资料馆及收藏理化学相关机器·资料等》

作为佛具制造业岛津清兵卫的次子出生的岛津源藏(1839-1894),出入于1870年开设的京都舍密局,在德国聘请的戈特弗里德·瓦格内尔博士的指导下,开始了教育用理化学器械的制造。

1875年离开家业独立创立了岛津制作所。1975年为纪念创业100周年,在京都木屋町二条开设的岛津制作所创业纪念资料馆,是讲述岛津制作所历史经过的象征性建筑。这里收藏的理化学器械等支撑了明治初期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瓦格内尔博士在1881年离开京都时,转让给第一代源藏的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木制脚踏式车床(德国制造)和1882年发行的《理化器械目录表》是传达明治时期理化器械制作状况的珍贵物品。1894年继承家业的第二代源藏(1869-1951)也生产出了划时代的产品。包括通用X射线装置“戴安娜号”(1918年)、光电式分光光度计QB-50(1952年)、气相色谱仪GC-1A(1957年)等日本第一个在内的多个设备类为日本的化学教育及化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将此处所示的建筑物、机器、资料类认定为化学遗产。

isan049_article.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isan049-1.jpg
第一代岛津源藏
(岛津制作所创业纪念资料馆藏)

isan049-2.jpg

气相色谱GC-1A
(岛津制作所创业纪念资料馆藏)

isan049-3.jpg
创业纪念资料馆外观

认定化学遗产第050号《铜铵人造丝制造装置“汉克式纺丝机”及相关资料》

旭化成(株)的Benberg工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制造作为铜铵人造丝而闻名的再生纤维素纤维“Cupla”的工厂。

1928年德国J。P贝格公司与旭化成(株)的前身日本氮肥之间签订了技术引进及资本合作合同,成立了日本贝格绢丝株式会社。1931年在现在的班伯格工厂开始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一时中断,不过,从1947年开始复原,1949年加上改良的新型「汉克式纺丝机」(三菱重工制)被导入了。此后,向霍夫曼型连续纺丝机的转换前进了,不过,通过汉克式纺丝机的改良培育了的技术被以后的连续纺丝机的高速化技术继承,纺丝速度达到开工时的约30倍。汉克式纺丝机的生产在1999年完成了其任务,但在海外的人造丝制造公司纷纷停止生产的情况下,旭化成能够继续制造销售人造丝,这也得益于汉克式纺丝机得到的改良技术。

汉克式纺丝机以及1931年开工时的第一根线、1999年汉克式纺丝机上的最后一根线都作为表示日本再生纤维产业历史经过的资料而珍贵,被认定为化学遗产。

isan050_article.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isan050-1.JPG
汉克式纺丝机

isan050-2.JPG
日本贝鲁格最初的线

isan050-3.JPG
汉克式最后一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