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化学会

关闭

刘海>了解化学 >化学遗产 >第7回化学遗产认定

第7回化学遗产认定

平成20年3月成立的“日本化学会化学遗产委员会”,从平成21年度开始作为事业的一环,开始了认定享誉世界的我国化学相关文化遗产,向社会发送这些信息的“化学遗产认定事业”,至今为止的6次认定了33件赠送了认定证并表彰了。

第7次的平成27年度,不仅仅是本会会员,从会员以外也广泛公开招募认定候补,包含应募的候补在内的委员会对认定候补的具体内容、现状、所在、历史意义等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经过慎重研究,选出了5件(学术关系1件、化学技术关系4件)作为认定候补。此外,委员会还向由与委员会相关人员不同的学识经验者组成的“化学遗产认定小委员会”咨询了审议。其结果,5件认定候选人都充分认可了作为享誉世界的我国化学相关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作为化学遗产认定候选人得到了相应的最终答复。

接受了这个回答,化学遗产委员会对第6次认定候补5件的关联方,关于作为日本化学会「化学遗产」认定·登记的事得到同意,咨询了今年2月召开的理事会。结果,5件认定候补都被认定为化学遗产。这次被认定的5件如下

认定化学遗产第034号《日本照片化学的始祖“上野彦马”相关资料》认定化学遗产第035号《明治时期日本化学的先驱者·化学会第一代会长久原躬弦相关资料》认定化学遗产第036号《野副铁男的化学遗产-非苯系芳香族化合物资料和化学家签名簿》认定化学遗产第037号《表示日本高压法聚乙烯工业发祥的资料》认定化学遗产第038号《为日本近代陶瓷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G.瓦格内尔关系资料》

pamphlet_7-thumb.jpg

认定化学遗产第034号《日本照片化学始祖“上野彦马”相关资料》

上野彦马(1838-1904)出生于长崎,18岁从荷兰医生庞培那里学习舍密学(化学)时,在兰书中看到了“霍特加拉菲”的话,对照片产生了兴趣,学习了当时发明后不久的科罗吉翁湿板的照片技术。照片所需的药剂都是自己制造的,但其辛苦是很辛苦的。1862年(文久2年)发行《舍密局必携》(三卷),其卷三的附录中作为“摄影术波托加拉希”对摄影术进行了详细的记述。《舍密局必携》对幕末到明治时期舍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年在长崎开设了上野摄影局,拍摄了坂本龙马、高杉晋作等从幕末到维新活跃的人物和长崎的风景等。从银板照片到湿板照片,再到干板照片,在摄影技术的发展中,经常学习最尖端的技术,奠定了日本的摄影化学·摄影术的基础。直到晚年,他一直在研究药剂的制备和处方,培养了很多门生。作为日本摄影化学始祖的上野彦马的相关资料类作为化学遗产是很珍贵的。

isan034_article-thumb.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kagakuisan034-1.jpg
《上野彦马像》(玻璃湿板照片)传堀江锹次郎摄影1861年(日本大学艺术学部藏)

kagakuisan034-2.jpg


《上野彦马爱用的照相机》
(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藏)


kagakuisan034-3.jpg


《舍密局必携》(产业效率大学藏)

kagakuisan034-4.jpg
《照片《武藤专辑》
(长崎大学附属图书馆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5号《明治时期日本化学的先驱者·化学会第一代会长久原躬弦关系资料》

久原躬弦(1855-1919)出生于现在的冈山县津山,1877年作为最初的3名毕业生之一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1878年,在神田一桥的东京大学教员休息室,由20多名在校生和毕业生举办了化学会第一次集会,久原23岁时被选为化学会第一任会长。这就是现在日本化学会的创立。第二年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留学,学习了比雷姆森教授更先进的有机化学,取得了Ph.D。回国后,历任东京大学教授、第一高等学校校长。1899年成为京都帝国大学理工科大学有机化学教授,为了新设化学教室视察了欧美的大学。回国后,历任京都帝国大学理工科大学校长、第四任校长。在此期间,久原著有日本最初的有机立体化学书《立体化学要论》等。正式的研究在京都帝国大学时代进行,特别是关于贝克曼位错的研究,成功分离了其反应中间体,提出了独自的反应机构等,得到了世界性的评价。这是久原业绩中最精神抖擞的研究。在日本进行的理论有机化学研究中,受到世界关注的例子为数不多,作为明治初期化学先驱者的业绩而受到高度评价。

isan035_article-thumb.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kagakuisan035-1.jpg
《久原躬弦》
(日本化学会提供)

kagakuisan035-3.jpg
《有机化学讲义录》
(津山洋学资料馆藏)

kagakuisan035-2.jpg
《东京大学毕业证书》
(久原家所有津山洋学资料馆藏)

kagakuisan035-4.jpg
《实验录(1911年)》
(津山洋学资料馆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6号《野副铁男的化学遗产-非苯系芳香族化合物资料和化学家签名簿》

野副铁男(1902-1996)在台北帝国大学从台湾扁柏精油中分离出一种被命名为扁柏硫醇的物质,1948年回国后发现其含有史无前例的不饱和七元环结构,显示出芳香族性。并且,合成了以扁柏硫醇的母体的甲酚、环丙酮为首的阿兹伦及其衍生物等,开创并确立了“非苯系芳香族化学”这一新领域。研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一直进行到战后的各种困难时期。野副的优秀研究成果传到国外后,引起了很大的惊讶和关注。“非苯系芳香族化合物资料”是野副等人合成的约2300件化合物的收藏,是能够了解该领域整体情况的重要资料。“野副的化学家签名簿”并不是单纯的记名簿,而是能够了解从非苯系芳香族化学的形成期到确立期的野副和研究者的交流情况的珍贵资料。签名的人约有4000名,其中至少包括3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化学史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该登录簿被刊登在“The Chemical Record”上,可以在网络上阅览。

isan036_article-thumb.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kagakuisan036-1.jpg
《野副铁男》(东北大学提供)

kagakuisan036-2.jpg
《化学家签名册(共9册)》
(东北大学资料馆藏)

kagakuisan036-3.jpg
《J.D.Roberts 1965年4月11日》
(东北大学资料馆藏)

kagakuisan036-5.jpg
《非苯系芳香族化合物资料》
(东北大学综合学术博物馆藏)

kagakuisan036-4.jpg
《非苯系芳香族化合物资料》
(东北大学综合学术博物馆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7号《表示日本高压法聚乙烯工业发祥的资料》

聚乙烯(PE)是代表石油化工的产品。PE根据制造方法和密度大致分为3种,其中一种高压法低密度PE最初被发明,英国ICI公司于1939年工业化。该PE具有优异的高频绝缘性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雷达制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日本也从1943年开始接受海军的委托,由野口研究所-日本氮肥、京都大学-住友化学工业、大阪大学-三井化学工业3个小组进行研究,1945年1月在日本氮肥水俣工厂小规模工业化。但是,同年5月,遭到空袭,设备被完全摧毁。战后,京都大学重新开始研究,1951年至1953年连续进行了期中考试。该试验的设计图、研究笔记和研究报告被认定为化学遗产。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住友化学工业建设并运转了工业化试验设备。由于这样的研究积累,ICI公司将住友化学工业作为技术供应商。1958年年产1万1千吨设备在新居滨启动,成为日本真正的石油化学工业开始之一。根据该技术引进合同和最初的产品制作的纪念浮雕奖牌也被认定为化学遗产。

isan037_article-thumb.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kagakuisan037-1.jpg


《京都大学连续期中考试装置设计图》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藏)

kagakuisan037-2.jpg

《纪念日本最初正式生产的聚乙烯奖牌》(住友化学(株)藏)

认定化学遗产第038号《为日本近代陶瓷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G.瓦格内尔关系资料》

德国出身的G.瓦格内尔(1831-1892)于1881年成为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教授,奠定了日本近代陶瓷产业的基础——吾妻烧的窑。1884年成为东京工科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的外国教师,设施、设备也被移到该校,吾妻烧改名为“旭烧”。旭烧是以瓦格内尔为中心进行研究,不损害日本画所具有的笔的搬运和丰富多彩的色彩中的浓淡表现,而是绘画的陶器。瓦格内尔运用釉下彩绘的「釉下彩绘技法」,开发出一种质地与彩绘融为一体、无穿透性的美丽肌肤陶器制作方法。另外,通过科学地进行温度控制并进行烧制,有效地制作出优质的陶瓷器等,为日本陶瓷产业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瓦格内尔将釉下彩陶用欧美人喜欢的纯日本风格图案进行着色,欧美的需求急剧增加,为获得外汇做出了贡献。

isan038_article-thumb.jpg

化学和工业特集报道

kagakuisan038-1.jpg
《戈特弗里德·瓦格内尔》
(东京工业大学提供)

kagakuisan038-2.jpg
《旭烧瓷砖》
(滋贺县工业技术综合中心藏)

kagakuisan038-3.jpg


《吾妻烧釉下彩盆》
(东京工业大学博物馆藏)

kagakuisan038-4.jpg
《旭烧釉下彩雀图盘》
(东京工业大学博物馆藏)

kagakuisan038-5.jpg
《旭烧釉下彩狮子舞型摆设》
(东京工业大学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