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三个转变”让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来源:红网 阿乐歌:阿乐茹 编辑:陈晓丹 2024-03-15 15:33:40
时刻新闻
—分享—

□龚辛茹

2019年中央确立首个基层减负年”开始,5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基层放权赋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层负担重、压力大的现象依然存在,减负之路任重而道远。

为基层减负、为干部赋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敢于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亮剑,精准施策,去芜存菁,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扛实责任、点燃干事热情,轻装上阵、勇敢前行。

卸下指尖上”的包袱,让“键对键”变“面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政务已经成为政府服务的新趋势。但有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走形变异”,过度留痕、过量考核,让很多基层干部疲惫不堪,甚至挤占了做群众工作的时间。有些职能部门跟风开发了各种应用软件,并将下载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排名,由于标准过高、考核泛滥、指标攀比,基层干部整日围绕数字达标而空转。破除指尖之累”,就要定期精简整合微信工作群、应用程序、小程序、公众号,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量化考核排名。构建统筹通用的基层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把工作从“键对键”做到“面对面”,通过与群众交流沟通,探查实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检视成效。

扒下伪创新”的马甲,让“纸上谈”变“事上干”。在高标准、严要求下,特色亮点”工作成为“”、“”、“”、“”、“”、“”睁着眼睛说瞎话,硬着头皮干傻事”。给基层减负是自上而下的工作,上级部门要切实端正思想,合理安排任务,据实提出要求。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以群众脸色检验政绩成色,用群众满意度考量工作完成度,突破以特色亮点”论奖惩、定升迁,从根本上避免“蒙眼决策”“看痕取优”“层层加码”等问题。

破解“有过错”变“有作为”。用“问责利剑”倒逼干部履职尽责固然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法宝,但如果问责不聚焦、太宽泛,就会背离问责的初衷,导致基层干部纷纷被动“躺平”。动辄“一票否决”、签责任状”既是变相向基层推卸责任,也为基层干部甩开膀子加油干”上了一把不合时宜的制度枷锁。解放思想、创新突破,需要一群敢于啃“”出头鸟”,在推进改革中由于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只要出于公心、符合程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不应该计入干部成长档案,影响政治前途。对于基层干部要多一些关爱关心,少一些束缚制约,杜绝“以罚代管”“动辄得咎”。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树立激励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基层干部有干劲、有奔头。

来源:红网

作者:龚辛茹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湘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c.rednet.cn/content/646847/59/136340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