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文苑丨活在风光里的赖石山

 2024-05-23 08:00 来源:昭通日报

人们喜欢风光,经常把风光”二字挂在嘴上。这里的风光好啊!”你好风光啊!”不管是描绘自然景观,还是表现人生的春风得意,风光”都是一种最好的表达。

望文生义,为什么风和光组合起来就有了特别美好的含义,估计造词者也没有认真想过。就像我把赖石山和风光联系起来,也是一瞬间的感觉。

我最近又去了一次赖石山。

赖石山位于巧家县崇溪镇,海拔3100米左右,山上多草甸,少丛林,山的最高处是一大片小石林,长得奇形怪状,也许这就是赖石山的来历。

曾经以为赖石山是药山的一部分,因为它位于崇溪镇、老店镇、马树镇之间,距药山镇不远。这次到赖石山采访,才从当地干部那里了解到赖石山不属于药山。看来,赖石山是一个可以与昭通境内最高的山——药山相媲美的存在。

第一次到赖石山,应该是10年前的一个端午节。当时,崇溪镇组织了一次活动,十里八乡的苗族同胞,巧家县城乃至昭阳区、鲁甸县、曲靖市会泽县的游客不远百里,到赖石山来奔赴一场浪漫之约。

刚好我所在的单位有一位干部在崇溪镇驻村,加之活动是一次文化活动,就有了那次赖石山之行。端午节那天,天公并不作美,山顶上的石林隐隐约约,也看不到远山。山上,绿草如茵,成群的牛羊在草甸上旁若无人地觅食。沿着崎岖的山路,十里八乡的群众如约而至,把带来的洋芋、玉米、腊猪脚、羊肉、牛肉制品等在道路两旁一字摆开,还有小摊贩用小货车拉着超市里的生活用品在路边叫卖。烧洋芋的味道与柴火的青烟在山顶上随风飘散,进入大家的味蕾。这是大山的风景,欢乐就在苗族同胞五彩的花衣和激情的芦笙里放飞。据说,这样的日子,赖石山一年会有两次,就在端午节和立秋这两天。

看到过赖石山的一些图片,那是当地的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图片里有万亩草场,有在草场上尽情觅食的牛羊,有长得奇形怪状的被山风亲吻过的石头,有以赖石山为背景的蓝天白云。后来,图片里出现了风车的画面。

偶尔听到赖石山的消息,偶尔看到赖石山的风光,从心底里逐渐堆积起再去一次赖石山的渴望。

风车的画面又在山顶上出现了。我们跟着巧家的同人从马树镇取道小火塘去赖石山,快到赖石山时,看到了久违的风车,开始是一台,后来是三四台,再后来,就是一大片了。我这里所说的风车,在专业术语里是风机,也就是利用风能发电的设备,机身很高,达100米左右,每个风机均装有三片巨大的风扇”,在大风的带动下缓慢地旋转。我把风机称为风车,是想起了孩提时用纸制作的风车玩具。但小时候的风车只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却产生不了电。

从一开始就参与赖石山风电场建设的柴亚伟场长向我们介绍,赖石山风电场于2014年12月开建,共安装127台风机,年发电量可达5.5亿度。风机居然会产生这样大的能量,我们感到惊奇。柴场长说,风机有两种,小的1.5兆瓦、大的2兆瓦,如果风力达到每秒13米,即可实现满负荷发电,一台风机每小时发电量可达1500—2000度。赖石山地势高,风力大,为风机的运转提供了足够的风能,赖石山风电场自2016年建成并网发电以来,每年的发电量均超过了5亿度,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密如星斗的风机是赖石山的一道风景,风机随风转动,仿佛一列古罗马的斗士,挥动着银光闪闪的利剑,在赖石山上挥舞冲杀,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不知疲倦地战斗着,一刻也不停息。127台风机,就是127个决斗的勇士,只要有风,它们就会一直战斗。这阵势,估计连堂吉诃德也不敢来挑战。

翻过山,阳光照耀下,山坡上出现了一片蔚蓝色的海洋,波光粼粼,在这大山上十分显眼。其实,这不是海洋,而是一大片550瓦双面双玻单晶硅组件组成的光伏板,蓝莹莹的光伏板铺开来,像春天里盛满水正在等待插秧的稻田,又像万丈光芒照射下的巨大镜子。这是三峡集团2023年在白沟林开发的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处于高山,主要是荒山荒地,无高大林木,地形开阔,特别适合光伏发电。该项目覆盖崇溪镇和老店镇5000多亩土地,有64个矩阵,光伏板借助太阳的辐射,把太阳能集中起来,通过升压站,转换成电能,年均可发电37万兆瓦时。

为了不影响生态,每个光伏板之间都有间隔距离,可以复绿,光伏板下面,青草照样生长,光伏板离地面有约两米的高度,牛羊可以放心在下面觅食。

赖石山可能有些孤独和寂寞,柴场长开玩笑地说,风电场有12个工作人员,都是男性,一年四季在这赖石山上,工作辛苦而乏味,但又走不出大山。来赖石山的人很少,每次见到到访的女性,他们就莫名地激动。是的,要在这大山上工作,除了夏秋优美的自然风光,冬春刺骨的寒风是够喝一壶的。

当然,赖石山也充满温情,强劲的风力和充足的阳光,也为赖石山的风电场及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风光发电项目投资巨大,建设不易,资金回笼周期长,但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是,光和电是人类的好朋友,是清洁能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佳路径之一。风电场与光伏发电项目布局在大山之上,既节能环保,又没有污染,做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

风机在大山上与世无争地旋转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伏板则像一个巨大的容器,温情地承接着太阳的辐射,并将其转化为人类需要的电能。

赖石山本来就风景如画,赖石山的风和光,又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看到如诗如画的风景,我们对大自然的馈赠更加敬佩。我在想,随着马树镇的旅游热逐渐兴起,距马树镇不远的赖石山,也会慢慢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红利,因为赖石山上的风电场与光伏板,本身就是一道绝佳的风景。

赖石山,风光无限。有如此风光,你又怎会寂寞。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阜金 文/图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阅读昭通 文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