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昭通︱产的文章①逐“绿”而行 向“新”出发 ——昭通市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做好“产”文章

 2024-06-19 19:1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苹果、小肉串”综合产值均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市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

新增新能源装机104万千瓦,累计达到2454万千瓦,发电量达到843.45亿度,装机量、发电量为全省双第一;

2023年GDP 1644.12、7.7%、2.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位。

一串串鲜活的数据代表了昭通砥砺奋进、蓬勃发展的成长轨迹,它们代表了昭通人民的辛勤汗水,是他们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这是昭通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的具体体现,也展现了这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良好趋势。

当你漫步于金沙江畔,或是穿越昭鲁坝子,从繁忙的工地到轰鸣的车间,深入乌蒙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城市的商贸繁荣,更有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处处都是发展乐章的激昂旋律。

新能源产业的前景正如这山间的清风和温暖的阳光一般,充满了无限可能。赖石山风电场项目总投资近25亿元,总装机容量22.35万千瓦,成为“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之一。127台擎天而立的风电机组,在奔涌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向上仰望,它们的巨型叶片在空中旋转,仿佛在不停地赚取”着清新的空气。依托群山之巅的无限风光”,昭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鲁甸、永善、巧家等地的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崛起,绿色光伏产业的发展喜讯接连不断。山风吹“赚”、太阳晒“电”的新能源产业“风光正好”。

走进被青山环抱的云南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你会被那座高20米的巨大厂房所震撼。175台铝电解槽整齐排列,150多名工人分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生产运营部副经理章保龙自豪地说:今年以来,一月、二月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左右。”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补强,预计到2025年,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70万吨铝液有望全面实现就地转化,铝合金化率达到90%以上,全市绿色铝材产业产值将达200亿元左右。

初夏时节,细雨蒙蒙,连绵起伏的山峦绿意如潮,乌蒙大地上85万亩苹果园内弥漫着苹果清甜的香气,青绿色的小果子密密麻麻串在树枝上,着实惹人喜爱。挨挨挤挤的小果子凝聚了果农的希望。

大山深处的竹林里,一根根竹笋拔节生长,在采笋的季节,竹农们或穿梭在葱茏的竹林里采笋、或行走在硬化了的采笋水泥路上、或围坐在林间有意装置的竹亭里小歇,总是山歌起伏、笑声不断,幸福的滋味不断萦绕在绿水青山间。

奋斗着,幸福着。不懈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

红彤彤的苹果、嫩绿的竹笋、品质上乘的天麻、香气扑鼻的花椒……昭通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大山大水赋予了它们原生态的品质。这里大力培育以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绿色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幸福不动产”。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昭通,绿色不仅是这里的色彩,更是深深植根于发展基因中的核心。昭通磷矿、硅矿、页岩气和水能等资源富集,发展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化工及新材料等产业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具潜力。昭通如何因地制宜、向新而行备受关注。昭通坚持大抓产业,持续推进资源转化、结构转型、动能转换,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敢拼敢闯的昭通人依托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深度谋划着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它们在绿色发展的大道上,正逐渐转化为这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3月28日,昭通市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三年行动大关现场调研推进会召开,为昭通绿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厚植新质生产力的底色;政策导向上,要加快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大力发展绿色硅铝、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把风、光、水、储等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立足昭通实际,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聚焦打造“5+N”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具有昭通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乌蒙大地,生机勃勃,在这里,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每一道光芒都在映照着绿色发展的未来。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娟 /文

海报设计:黄山敏

图片来源于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图视库

校对:胡远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谭泽涛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