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公教师网 > 中国教师招聘考试>教师面试技巧>试讲>

初中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时间:2024-01-23 15:51:57

  • 1
  • 24年教师招聘考试课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程序中的对象及对象的三要素,能够在编写程序中正确运用。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便,激发学习编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象三要素的含义。

难点】对象三要素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VB“求圆面积”程序,提问VB(虚拟语言)程序编写程序的基本步骤,学生能够根据之前所学得出答案:建立程序界面、设置对象属性、编写程序、保存程序、运行与调试程序等5步。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内容掌握的很扎实。教师进行引导VB(虚拟语言)语言实际上是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那其中的对象”指的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引出课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二)新课讲授

1.程序中的对象

教师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当前流行的一种程序设计思想。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求圆面积”程序是有什么组成的?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出答案:由窗体、命令按钮、文本框、标签和图像等类型组成。老师可以评价学生回答问题很流畅,然后教师总结这些类型在面向对象程序中都可以称之为对象,,编程就是用对象组装程序。

2.对象的三要素

此时教师引导VB(虚拟语言)中的对象有各自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对象的三要素。

(1)属性

教师让学生打开上节课编写的求圆面积”程序,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探究对象的属性并举例说明。属性决定了对象的具体特征,如标签”对象中,大小、位置、颜色以及标签中显示的文字都是标签的属性】此时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探究能力很强,理解的也很到位。

(2)事件

教师演示运行求圆面积”程序输入圆半径值后,单击计算”按钮,执行存放在按钮对象中的程序,告诉学生这种单击动作称为对象的事件。之后请学生自主上机操作感受一个对象可以响应多种事件,然后请学生回答都有什么事件。【点击】、【双击】、【鼠标向下】、【移动】、【加载】等】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强。

(3)方法

教师让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方式,结合教材和上机操作,讨论在VB(虚拟语言)中,各种对象中包含的不同的方法并举例说明。窗体对象中包含打印(Print)、线条(Line)、Cls(清除显示内容)等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对象的内部封装了现成的、可以直接调用的程序,这些程序称为方法。

(三)巩固提高

将题本当中的探究学习作为巩固提高,让学生参考教材去编写涂鸦”程序,提醒学生程序原理是在同1个窗体中输入3个相对独立的程序段,并请学生说出,程序中分别用到了哪些事件,调用了哪些方法。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出:用到了MouseDown、MouseMove和DblClick3个事件;调用了窗体中的Line、Cls等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如教师提问对象的三要素,学生说出属性、事件、方法等。

作业:预习程序基本知识。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编辑:zgjsks_sjj)

全部

搜索搜索

备考资料免费领

互动交流

  • 微博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考试

    中公教师官方微信

  • 教师资格微信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资格考试

    共享信息全面备考

  • 教师招聘微信二维码

    中公教师题库

    随时随在线做题

  • 题库二维码

    视频号:中公教师考试+

    碎片时间也能学习

页面介绍

本栏目为您提供初中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_中公教师网 ,更多初中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_中公教师网相关内容,请关注中公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