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公教师网 >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指导>基础知识>

特岗教师招聘-德育原则

来源:中公特岗教师考试网  时间:2023-12-20 21:08:34

一、考情我知道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德育原则是一个重要考点,主观题、客观题都有可能考到。主要以单选题、判断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单选题一般以例子反选和古语俗语反选为主;案例分析题主要是给一段材料,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知识理清楚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

壹--内涵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贰--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教师要耐心讲明道理,排除障碍,启发自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理、明理、讲理,改过迁善,才能真正提高解决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水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疏通思想之后要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引入社会规范的道路,启发学生自觉地分清是非、真假、善恶、美丑。启发疏导工作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并结合学生品德中的优点,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弎--例子

1班上某个同学出现早恋问题,班主任程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责骂,而是用早熟的瓜不甜”来阐述早恋的危害和学习的意义。

2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肆--俗语

1颜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

伍--提示

通常在材料中出现某老师针对学生调皮捣蛋种种不良在校行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去教育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那么就可以考虑疏导原则作答。

(二)信息

壹--内涵

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贰--贯彻要求

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

2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

弎--例子

1语文课上小希总是喜欢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不断地做小动作,李老师多次提醒、制止他,但无济于事。时间长了,李老师开始责骂、讥讽、奚落他,有时也罚他站着听课。以至于小希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出现厌学情绪,小希家长找李老师询问原因,李老师说:“我教育学生有什么错?”

2班主任李老师对新来的数学王老师说:王老师,对于学生,我们一定要尊重和信任他们,这是我们和学生相处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到严格要求他们,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肆--俗语

1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我们对学生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学生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学生个人的要求。

3.严慈相济

伍--提示

在材料中,看到某老师面对学生一系列较严重的不良行为,能够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合理引导,那么就体现了这条原则。

(三)知行统一原则

内窥镜检查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贰--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弎--例子

1学校开展好习惯训练营,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和社会负责的行为,如检查班级、学校卫生死角,照顾生病学生等。

肆--俗语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力行近乎仁。

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6是的

7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8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伍--提示

该原则强调:理论+实践,如果题干中看到老师让学生去实践或者强调知和行的俗语可选择该原则。

(四)(长善救失原则)

壹--内涵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贰--贯彻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三。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弎--例子

1七年级一班有一些学生喜欢玩足球,为了玩球和看球常常迟到、旷课,甚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学生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学生成立了球队,选了队长,制定了队规,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力和控制能力。

2学生小张是一名学霸,但不愿与同学们交往。班主任王老师知道后让小张担任学习互助队”队长,小张刚开始很不情愿,但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加深了与同学的交流了解,关系也越来越好。

肆--俗语

1.《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2物固莫有不长,莫有不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三。抑其所短,扬其所长。

伍--提示

如果在材料中老师能够看到调皮学生的优点,且积极利用其优点,克服掉了学生身上的一些毛病,那么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三、习题我会做

1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看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孔子对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利,岂不射的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为孔门的学生。孔子做法体现了哪一德育原则?()

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B.系统

C.、D.、D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的对话描述的是教育的作用,对竹子如同对人一样,虽然放任不管也能生长,但是如果能进行教育,就会成长得更好孔子循循善诱,十分耐心地向自己的学生阐明道理,通过事实来说服他,并最终改变其认知,这里利用的正是疏导原则。故本题答案为D

2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冯老师遵循的主要的原则是()

答: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规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2.【【】C解析:本题考查对德育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也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长善救失原则要求教师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即发现学生的长处来弥补学生的不足。题干中班主任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就是发现了小王同学的优势方面,并利用他的优势来克服他C项目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沐沐老师)

手术室

搜索搜索

备考资料免费领

互动交流

  • 微博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考试

    中公教师官方微信

  • 教师资格微信二维码

    微信:中公教师资格考试

    共享信息全面备考

  • 教师招聘微信二维码

    中公教师题库

    随时随在线做题

  • 第二次

    视频号:中公教师考试+

    碎片时间也能学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