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竞赛论文

体育竞赛论文

时间:2022-12-15 14:26:07

体育竞赛论文

1篇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属于学校体育管理之一,从某种角度又属于社会学范畴[3],因此,学校体育运动竞赛从竞技体育的社会性意义来划分,华南师范大学卢元镇教授将竞技体育划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商业职业体育.自身具有非正规竞技体育和组织化竞技体育的基本要素,但已被某些商业目的和企业文化目的所控制,这种体育是一种商业行为第二类,组织化的竞技体育.组织化的竞技体育具有一个活动的基本组织,这个组织在竞技体育的基本宗旨的指导下,保障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参加者的合法权益.第三类,非正规竞技体育.这是一种为了娱悦身心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其活动有一定的规则指导,但某些规则是由参加者临时协商制定的[4].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学校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因此,主要是指卢元镇教授划分的第二、三类.本研究在卢元镇教授划分类别的基础上,把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划分为三类来进行研究:第一类,正规的学校体育竞赛,主要是指按奥运模式、正规竞赛规程进行的体育运动竞赛.包括全国、各省、市学生运动会,如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以及学校自己牵头的体育竞赛,如校田径运动会,校篮球联赛等;第二类,非正规的校内体育运动竞赛,是指以系部、班级、寝室、协会等自行组织的各种小型多样的校内比赛.是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有效补充与延伸;第三类,自组织的校内体育运动竞赛,是指在校园内,具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同学,自发、自主地进行非正规的、协商性的各种比赛活动,活动竞赛规则可以协商同意自定,管理完全是学生自我之间的管理.例如半场篮球赛、半场足球赛等[5].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的概念是:学校体育的管理组织者或机构,为了有效实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任务和目标而对正规、非正规、自组织的三类学校体育竞赛,进行计划、组织、指导与协调的活动过程.即在学校范围内,以教育和增强体质为目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开展正规的、非正规的、自组织的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

2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2.1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体协的干预太大,体协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体协的组成,大部分由政府行政人员组成,这种人员组成势必影响了学生体协自身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协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体协只是一个虚构的名字,一切行政部门说了算[6].第二,缺乏立法监督和强有力的处罚.中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目前制度和管理办法只重视竞赛的规模、收益、学生运动成绩(锦标),而忽视了竞赛的教育本质功能,现有赛制挫伤了学校参加体育竞赛的积极性,助长了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赛风不正现象,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第三,校际体育竞赛组织分类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参赛学校不多,影响参赛学校积极性.如中小学比赛一般就是一个组.现在影响比较大的大学生篮球联赛,分组主要是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大学生篮球联赛(古巴)两个组别,非体育特长生几乎没有参加比赛的机会.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从没有参加过一次学校大型比赛.根据对600名学生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57份,调查情况如表1.表1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况调查统计(N=557)0次1-2 \27425;3次以上学生人数35713862百分比64%25%11%读书期间没有参加过学校运动会的学生共357名(占64%),与运动会开幕式热闹情形相比,整个校运会比赛期间除了参与者外,人员稀少,不少老师、同学把校运会当作又一次的长假.另外根据收集校田径运会秩序册统计了部分学校2013年学生参与学校田径运动会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显示,现在学校田径运动会参加比赛的人数占总学生人数比例很低,服务人员有时却占比赛人数的近一半,这完全是一种极少数人参加的“”学校运动会,没有普及性与健身性.

2.2非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领导不够重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个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开展好坏,与学校校长直接相关,并且影响因子最大.目前很多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开展不够普及,主要是受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过份强调文化学习有关.特别在中、小学这方面现象尤为严重甚至有文化课占用体育课,课余体育竞赛取消,全力抓文化学习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显露出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不够健全.第二,管理观念落后.现代学校体育课,已摆脱了三基”教育的束缚,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教育、教学观念,使学校体育内容更加丰富.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工作,应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我们在学校体育课上有了较大改革,但在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方面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首先,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脱节,导致大部分学生厌恶体育竞赛.其次,单纯的生物型、应试型学校体育运动竞赛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学校体育竞赛存在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这种思想在注重体育的生物学功能的同时,对于学校体育竞赛的社会拓展功能缺少开拓,难免陷入体育即育体”的狭路[7].从调查情况来看来看,学校体育竞赛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表显示,不到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打下了良好的体质和健康基础”和获得了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更不到30%的学生选择了“使我身心愉快”、获得了体育健身的知识和能力”.调查结果说明了我们学校体育竞赛不但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效果不令人满意,在竞赛娱乐性上更差强人意.第三,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目前,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与制度仍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上世纪末形成的一套管理模式,呈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扯皮,整体管理不协调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和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8].调查显示,在体育竞赛的管理上,体育老师、校团委、校学生会、学生团委、体育协会等均可以进行组织与管理,结果很多时候造成竞赛内容的重叠,或者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作怪,互相推诿,导致计划不能落实,制度空洞[9].另外,从教师与学生所选择的结果差异分析:说明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制度与宣传上没有规范化,管理混乱.第四,经费、场地不足.经费和运动场地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竞赛发展的重要环节.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学校目前年人均体育经费不足7元,而在西部一些农村学校不足元,即使是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小学校,也因体育经费短缺,导致只有20%左右的学校按最低要求配备齐了体育器材.目前国家规定学校生均体育场地面积约7平方米,而大部分学校根本达不到这个条件,如长沙市教育局在2008年4月14日下发的文件中,对中小学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作了如下规定:学生体育场地面积标准:小学和九年制学校不低于每生2.3平方米,初级中学不低于每生3.3平方米[10].

2.3自组织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学生受传统体育课与正规体育竞赛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在自组织体育竞赛时,还是较多的沿用正规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只是在场地、人数、比赛时间、胜负分数上有别于正规比赛,在组织上还是偏重竞技性.第二,学校和体育科组对学生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缺乏积极的引导,平时对其指导也相当匮乏,调查情况显示:教师对自组织体育竞赛的指导更多学校只是停留在偶尔的指导,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指导.指导情况见表5.第三,受学校场地、器材硬件的影响,自组织体育竞赛开展数量有限.现在许多学校在课余时间和周末把体育场馆承包出去,学生想在课余时间使用体育场馆与器材,还需要出钱,严重影响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的开展.调查问卷显示学校开展自组织体育竞赛的相关情况如下:从表6看出,目前学校开展的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项目有限,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开展的项目匮乏.表7显示,学生们平时参加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普及率还不到一半,只有48.7%的学生经常参加,有51.3%的学生并不经常参加,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从来就没有组织并参加过类似的体育竞赛活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发展与改革的对策

3.1政府宏观管理与学生体协微观管理结合

目前,政府在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中的角色更多的是宏观与微观管理的双重角色,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并且抓住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来有的放矢,政府应放权,只是在大局上把握总体方向.具体计划的制定,具体方案的落实都交给天天与学生打交道的学生体协和学校相关体育部门来管理.

3.2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加快体制改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学校体育竞赛要想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必须加强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立法管理,首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然后扩大宣传,加强对法规的学习.有法可依,但一定要执法必严,严惩违纪违规,以其收到杀一儆百的管理效果.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校长”是第一法律责任人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切实保障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的合法、有序运行.这就要提高到法律层面,制定相关体育法规来进行约束.另外,要加快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转换教育部对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管理方式,变直接领导为间接调控,变微观调控为宏观调控;使学生体协的管理职能实体化,担负起推动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职责.

3.3改变管理观念,开展倡导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的竞赛活动

管理理念是学校体育管理和发展的基础.21世纪,学校体育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趋势,学校体育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各级领导必须改变以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上来.就体育竞赛改革而言,要把体育竞赛活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来落实,同时,将学校体育定义为: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和保障.

3.4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管理心理学认为,追求较高目标是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每个人的工作动力.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杜绝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现象.学校体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针对性强、力度大的措施,由上而下,制定切实可行、明确具体、可检可查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书,细致分工,层层负责.在工作中积极创建校校联合,校家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使学校体育竞赛不仅贯穿于学校的全过程,而且体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3.5加大投资,完善设施,保障管理制度功效的发挥

政府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切实改善体育场馆和配备足够的体育器材.学校也要利用政策,自筹资金,优先保证体育场地设施资金的投入.从而改善学生的锻炼环境,保障各项运动竞赛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农村学校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管理者应该作好长远发展规划,预留体育场地用地,因地、因资金情况制宜,多建设一些投资、规模不大,简洁实用的练习场馆.同时,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评估校园环境、教育环境的重要内容,并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考核内容之一,以督促学校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场地建设好了,器材配备齐了,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起来,供学生练习使用,而不是仅仅用于教学和承租.

3.6对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分组合理化

2篇

关键词】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发展对策

吉林省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的发展研究

杜芳、范瑶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研究分析了吉林省15所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结果表明,该领域存在着概念模糊、方案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落后、博弈组织陈旧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途径,以期为促进吉林省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吉林省高校,课外体育,发展战略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我国普通高校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延伸,它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习惯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本研究试图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调查,系统分析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探索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改革措施,为课余体育竞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等吉林省15所普通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百度、谷歌检索相关文献20余篇,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文献5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可靠的参考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其中男、女生各1250份,回收调查问卷2410份,回收率为98.1%,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390份,有效率95.2%;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真实有效,具有可行性。

1.2.3实地调查法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发展现状,对吉林省15所普通高校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部分高校该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探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对策和建议。

1.2.4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按不同内容进行整理和统计处理,利用擅长等软件计算出各项统计内容的比率,进行直观分析,并根据具体需要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动机情况

动机一词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促使个人进行外部活动的内部动因。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推动、维持体育锻炼和协调、发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心理动因,是大学生能否进行体育锻炼、是否能够自愿参与到课余体育竞赛中去的决定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目前吉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主要动机是锻炼身体,96%以上的男、女学生将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目的视为强身健体。此外,学生认为应该开展各种课余体育竞赛,但绝大多数认为开展课余体育竞赛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养成锻炼习惯及丰富业余生活,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学校开展课余体育竞赛是一种教育手段,说明在这方面重视得不够。

2.2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项目情况

目前,吉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在运动项目选择中(见表2),男生更多的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等活动量比较大、竞争性较强的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的项目除羽毛球活动量大、具有竞争性外,更多参与跳绳或踢毽子等强度、竞争性较小,但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现实大学生活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项目与大学生的兴趣偏好是一致的,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和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

此外,田径项目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选择。根据福建师大施文忠老师对福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456名学生中,体育课自选田径专项课的只有9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7%;辽宁省相关人士对该省43所高校2505名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喜欢田径的只有41人,占抽样人数的1.64%〔1〕;南京大学近几年专项选择田径课的学生逐年递减,1998年一年级2536人参加选课,而自选田径课的只有34人,1999年一年级2778人中选田径课的为18人〔2〕,与本调查的结果几乎相似。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3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时间情况

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时间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机会和活动次数,更是反映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调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可以了解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和运动能力。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生平均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为每周4次以上,而女生为每周3-4次。其中男生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女生;而且女生中有15%的同学从不参加课外体育竞赛活动,这表明部分女生没有意识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故而很难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2.4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场所情况

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场所分布来看,由于吉林省部分普通高校运动健身场馆的相对短缺,所以在校大学生选择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场所相对较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学校体育场所是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也符合学生的生活规律,选择在学校进行锻炼既方便又实用;除学校外,居家附近的场地成了大学生锻炼的第二场所,这可能与学生节假日或周末在家的锻炼需要有关,其次公园和野外锻炼占一定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学生中分别有18%和17%的男生和女生去收费的经营性场馆进行锻炼。这说明部分高校学生已有体育消费观念,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意识有所萌芽,学校有关部门可加以正确的引导。

2.5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经费来源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在课余体育竞赛经费的来源上随竞赛的层次和主办方不同而不同,校级竞赛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务预算和商业赞助,院系举办的主要是团委资助和商业赞助,俱乐部举办的则主要是自筹、商业赞助和拨款。

总的来看,市场因素已向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全面渗入;在课余体育竞赛评价上各种层次的体育竞赛活动均是一赛一评,各项赛事之间互不关联。

3发展与对策

3.1加强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

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当前吉林省普通高校开展的课余体育竞赛主要是在学校行政以及体育院(部)的组织下开展的,一般是统一安排竞赛内容,统一组织开展活动,学生是一种被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3〕。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自练的积极性,大胆让学生们组织课余体育竞赛,全面发挥学校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联系校外,开展校际之间的友谊比赛。

3.2体育竞赛内容要融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于一体

课余体育竞赛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一方面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渗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另一方面参加这种比赛能够满足他们丰富的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4〕。

3.3建立以俱乐部和社团为主体的课余体育竞赛组织机构

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和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组建的,它能最大限度体现学生的课余体育竞赛意愿,组织的内容以及组织的形式由学生决定。吉林省普通高校应逐步建立健全体育俱乐部以及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优化运行模式,体现健身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建立有特色的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4逐步改善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环境

通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功能演讲比赛、体育主题演讲比赛、体育展览赛、黑板报评比等形式,创造学生学习体育的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3.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余体育竞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征集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简单易行、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体育项目作为课余体育竞赛的项目,并让学生设计比赛、组织比赛。这会使学生不但了解了运动会的完整过程,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观念滞后;供给和需求相矛盾;组织管理陈旧;评价机制落后的问题,举办方式以官办”为主,市场的因素虽逐渐渗入,但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与约束,举办的随意性较大。

4.1.2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竞赛的认识模糊,只注重学校运动会及院系之间的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参与项目设置不合理,相对狭窄,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需要大力宣传和引导。

4.1.3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在运动项目选择中,男生更多的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等活动量较大、竞争性较强的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的项目除羽毛球活动量大、具有竞争性外,更多参与跳绳或踢毽子等强度小、竞争性较小,但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另外,田径项目却不为大多数学生所青睐,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选择。

4.2建议

4.2.1吉林省高校及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应重视和支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同时加大监督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余体育竞赛活动,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2.2吉林省高校应增加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充分发挥系院、班级、协会俱乐部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课余体育竞赛;还应设立分级比赛,满足不同要求;应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开展小团体”比赛。

4.2.3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应抓好体育的基本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竞赛,创造一个学生学习体育的良好环境;此外为了营造大学生自己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环境,吉林省高校应该加大体育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吴晓涓,张文军,高月宏.大学生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对参与者行为影响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19-120.

〔2〕贾文,田海燕.高校校园体育竞赛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70-71.

〔3〕刘晓.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131-115.

〔4〕朱景履.高校体育竞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1(1):116-118.

〔5〕郭炎林.高校群体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5):80-81.

〔6〕刘芳.试论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文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1(1):56-57.

〔7〕赵波.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8〕谭燕秋.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改革的构思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6):88-89.

〔9〕陈晓宏.高校体育竞赛改革探析〔《中国期刊》2002.18(2):62-63。

3篇

关键词】 商业性赛事;经营管理;现状

一、前言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产业中商业价值较大的部分,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商业性赛事已成为竞赛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商业性赛事的兴起,给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在活跃国内竞赛市场、加强竞赛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解决竞赛资金不足、满足人们欣赏高水平比赛的需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商业性赛事还处在一个兴起发展阶段,实践上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还不高,理论上的研究则更为不足,理论的滞后势必影响实践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我国商业性赛事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对商业性赛事经营管理的研究也在丰富体育经营管理学科理论、丰富课堂教学、指导社会体育管理专业方向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并为进一步进行体育经营管理理论研究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网络、体育行政机关等信息渠道,查阅有关商业性赛事的论文、期刊、政策法规文件以及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市场经济理论、相关体育法律、法规及管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为论证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2、实地考察法。根据研究进度按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提供的2003-2005年度商业性赛事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赛事活动,进行了调研。

3、专家访谈法。对有关政府部门行政决策人员、比赛的经营管理者及专家学者进行了走访、座谈听取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1、商业性赛事概念界定

商业性赛事即赛事举办者以赢利为目的,同时满足社会体育竞技观赏需求而举办的比赛。如各种职业联赛、各种商业比赛、大奖赛、巡回赛等。20世纪70年代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体育比赛首开先河,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市场及市场化的管理运作方式。

2、商业性赛事产品的价值及分类

(1)商业性赛事产品的价值。商业性赛事也是竞赛表演,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以比赛为形式,以提高竞技成绩、培养选拔人才或者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社会体育文化需求,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商业性赛事与其他产品一样,也有价值,从生产的角度看,商业性赛事就是组织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运动员及教练员在台前幕后洒下无数汗水,多方劳动的结晶。使用价值是产品的核心,赛事产品的使用价值首先体现在他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上,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使观众得到娱乐、刺激和文化享受。其次,商业性赛事还能对社会组织和企业起到宣传作用,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其他活动所无法具备的特殊价值。正是赛事产品独有的使用价值,不但为商业性赛事的市场运作营造了生存发展空间,还使体育组织通过对体育资源的有偿转让,实现了组织比赛和培养运动员的价值补偿。

(2)商业性赛事产品的分类。要分析商业性赛事产品的经济特性,必须明确商业性赛事向社会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在现阶段,商业性赛事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指无形资产形态的产品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分为核心产品和衍生产品。①核心产品。就是运动竞赛和竞技表演的服务过程,是通过运动员的赛场表现、运动员、运动会的名气、运动比赛的结果、运动竞赛的赛场氛围等表现出来的。

衍生产品。是指在商业性赛事生产过程中,依托核心产品再生的新产品,也就是利用核心产品的特点、价值和意义等满足市场需求,将这些特性商业化,从而派生的一种无形产品。如商业性赛事的冠名权、冠杯权;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特许使用权;电视转播权;场地广告牌使用许可权等。核心产品可以独立存在,而衍生产品必须依附于核心产品,离开了核心产品,衍生产品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也没有被提供的可能。 转贴于

3、商业性赛事活动市场化的本质及基本特征

(1)商业性赛事活动市场化的本质。从市场经济角度讲,商业性赛事的市场化是一个商品交换的过程。运动会组织者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组织运动员进行高水平竞技体育表演为公众提供一种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服务产品。同时,商业性赛事的筹备和举办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必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因此,商业性赛事拥有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极高的商业媒介价值。实现商业性赛事的商业媒介价值的主要渠道包括:门票;出售比赛电视转播权;征收赛场内外各种形式的广告费;征收赛场界定区域从事经营活动的场所租让费和由于赛事而增加利润的专利费;出售比赛冠名权;比赛指定器材、用品的特许费;各种保险的利润分成;发行体育彩票;发行具有捐资面值的纪念邮票和纪念币;征收印有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商品的专利费;接受财团、企业、个人的捐赠与赞助等等。

因此,所谓商业性赛事的市场化,其本质就是赛事组织者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对赛事的各种服务产品和无形资产进行营销活动,使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商业媒介价值等通过市场实现其商品价值的过程。

(2)商业性赛事市场化的基本特征。①以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为基础,以赛事的市场价值为判断标准。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与市场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是基础,它决定了商业性赛事的市场价值能否实现和实现程度的高低。同时商业性赛事的市场化也会促使商业性赛事的组织者尽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换言之,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如何是由市场决定的,是不以商业性赛事的组织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商业性赛事具有过程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得每一场商业性赛事都是一个独特的“产品”,使人“常看常新”,即每一次比赛都是一个全新的“生产”过程,“生产者”必须尽可能全面开发利用其商业价值,以期收回成本并赢利。

商业性赛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商业性赛事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即时性特点,商业性赛事的无形资产如赛事冠名权、广告发布权、电视转播权、各类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一般也都有特定的时限。这就要求商业性赛事的经营开发者必须及早对商业性赛事的开发进行策划和准备,最大限度地挖掘商业性赛事的商业价值。

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商业性赛事的主要产品是服务产品和无形资产,其价格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赛事组织者必须对商业性赛事自身的商业价值有清晰的认识,这是实现商业性赛事商业价值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杜利军.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记者:。国外体育动态,1992

[2] 蔡军,钟天朗,邵淑月,等.体育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4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 高校学风 创新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本科高校学生学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A235)

【中国证券】G64【中国证券报】A【中国证券交易所】2095-3089(2016)10-0005-01

学科竞赛嵌入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过程中,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独特的育人作用,将对高校学科专业品牌的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学科竞赛开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学科竞赛是集中展示学科前沿动态、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理解、实践应用的过程。通过理顺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体制,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对地方高校人才模式创新具有引领作用。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遵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和参赛等环节,在人才培养中贯彻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将学生培养成基础强、宽口径、重实践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有利于优良学风和校园文化的构建

目前学科竞赛类型中团体参赛项目多于个人参赛项目,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通过指导教师的学术指导、朋辈的示范影响,提高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意识,增强团队学习和合作意识。无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人数和频度的增加,会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风。而竞赛文化氛围的浓厚,也会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新一轮学风建设的助推器。

三。有利于教师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学科竞赛要求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这就倒逼”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教育教学方面的革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深刻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意义,自觉通过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层面应整合实验室、仿真室、创新实践基地等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学科竞赛的前沿动态,通过专业设计、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做好学科竞赛的演练。

二、当前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发展特点

1学科竞赛种类日益多样,呈现学科交叉的趋势

大学生传统学科竞赛除了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外,作为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比赛自1999年举办以来得到高校和广大学子的认可,作品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科技发明。目前诸如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影响力和辐射面也很大。

2学科竞赛内容综合化,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科竞赛中学科交叉、交融日趋明显,紧贴时展,紧扣社会热点,考察大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如2015年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旨在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参赛项目涉及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等。项目涉及传统产业、人工智能、教育医疗等,有力引导教师、学生要关注社会发展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抓好学科竞赛,推进学风建设

1整合学科竞赛资源,理顺学科竞赛管理体制

当前地方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的突出问题是学科竞赛是多头管理、学科竞赛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如很多高校还采取原有的学科竞赛的组织方式,即将组织权交由学科竞赛所依托学科,这在学科竞赛初始阶段是可行的,随着学科竞赛内容和影响力的扩大,就会出现仅凭学校中某个学科组或者学院推进学科竞赛,往往备赛、参赛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假如学科竞赛涉及到多个学科就会出现无人牵头的尴尬境地。另外,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学科竞赛其实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仅仅狭隘的认识学科竞赛是学生拿奖、学校出名的机会,没有将在国际国内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有效整合、统一规划,致使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随机性很大,也会冲击到设定的教学计划安排。

为了提高学校学科竞赛的水平,建议学校联合教务部门、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根据本学校的学科特点、管理模式和发展愿景,系统谋划好学科竞赛,使得学科竞赛切实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活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让教师、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这就需要学校要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竞赛为引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如加强课程建设,重视研究性、实践性课程建设;重视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校内外教师的联动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教学方法研讨,通过项目组教学、案例式教学,建设自由讨论和敢于质疑的课堂氛围;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领计划,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构建学科竞赛参与机制,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强调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以学科竞赛取代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并不意味着功利性的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要本着筑牢基础、层层递进、有机衔接、注重培育”的原则,将学科竞赛与学生在大学几年的学生生活精心设计、有机嵌入、教学相长、促进成长。

大一主要是教育学生认知学科竞赛,通过入学教育和专业入门学习,大致清楚大学中的学科竞赛种类;大二主要应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组或者参赛团队中,通过校内学科竞赛,让学生亲身体会学科竞赛的流程和内容,鼓励有能力的同学报名参加高级别竞赛;大三、大四主要是结合专业学习的深入,有重点培育学科竞赛团队,吸引学生参与创新项目,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5篇

关键词:冰雪产业;滑雪运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在广泛阅读有关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产业政策基本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按照政策科学的理论框架,回顾了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的现实情况,以及政策体系的框架内容,对滑雪运动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政策体系现状

政府和地方部门针对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是受到文化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政策不到位、政策摇摆,政策矛盾等现象时有发生,没有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目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政策法规不论从框架还是到内容都还不够完备,所以需要我们加强对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措施的研究力度。然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政策如何引导和解决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表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更加要关注是这些政策思想、政策体系的内在构造与逻辑关系,这才是决定政策出台的关键和根源。为此,我们必须要构建起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涉及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政策调控手段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

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时代建构,是我国现有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从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依附于体育产业政策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政策,特别是依附于体育产业的改革政策和发展性政策,还没有从中完全脱离出来,没有形成自己的政策体系。并且关注最多的还是税收优惠和赛事的举办等,而对赛事中介、赛事中各种技术运用的政策关注不够。所以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的发展要逐步地关注于自身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在把握体育产业政策全局性的基础上适当地突显其特殊性。通过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与内外环境的交换,逐步调整与完善,由过渡型发展到改良型发展,再到整合型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的目标取向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使政策体系逐步趋于完整,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三、我国滑雪运动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现状

一)政策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意识形态,导致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再加之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增大了我国冰雪运动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建设的难度,导致了我国现有的滑雪运动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相对不健全,缺乏逻辑性、层次性、关联性和系统性。

二)政策缺乏针对性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方面的政策法规,但是许多关于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政策性法规还是处于很零散的状态,专门针对地方或单独的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政策性法律法规体系还相对欠缺。这使得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再加上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相对不系统、不完善,导致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偏差或不足之处。针对滑雪运动的竞赛表演产业政策更是有较大的留白,没有出台具有明确针对性的相关政策。

三)政策缺乏相应的审批程序和法律效力

由于我国滑雪运动竞赛表演产业还处在不成熟阶段,政策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是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使得滑雪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不具有法律地位和社会认同。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很难按照正常程序、按照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研究和咨询机关提供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导致了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增加了政策实施的难度和失效的可能。

四、建议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善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政策体系是确保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在政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根据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具时效性。因此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政策体系以后才能实现对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及时制止有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潜在威胁,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完善滑雪运动的竞赛表演产业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的科学程序和法律规范。从政策科学和公共政策研究角度,使其产业政策上升为法律或者合法地位,政策的内容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要求。同时,要建立健全产业政策的决策、制定、审批、执行、反馈程序,通过制定各种相关的量化指标和定性标准使政策的各个程序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运行。

五、结论

6篇

论文内容摘要: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设施与师资队伍的现状,构建了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体能、不同技能与知识结构的学生的成才需求,并将其培养成为寓知识、道德、智能、体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体育界人士对体育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但大多都是以应用型的本科教学为基础而进行的研究,针对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这就使得目前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工作,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年制的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之一,要想提高办学效益,就必须根据本校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环境与师资力量,创立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地区性特点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我们根据自身多年来一线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不断地积极探索,构建了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通过十多年的实施与应用,得到充分验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以此推广,试图为我国高职高专二年制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是以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要求,广泛阅读了教育学、体育学、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著作、书籍和大量的参考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同时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体育界——中国体育学术网等网站系统查阅了相关方向的文献100余篇,全面了解了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以及研究方法,为本研究的论证和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2.专家访谈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走访了多位教学论、体育教学课程论、教育学专家和部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的六位教授和专家,就课题研究的观点、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采用了他们的部分意见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经过前期的研究,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就本研究相关问题对内蒙古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260名学生进行调查,旨在客观分析该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37份,有效问卷237份,回收率是91.9%,有效率为100%。

(1)问卷效度检验。本问卷内容围绕教学、管理、科研、课程、考核等5个维度进行编制,初步拟定4个个题目。为了核实问卷内容是否符合所要研究内容的准确程度,作者分别请6位长期从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对问卷了进行分析,以帮助做出对测验题目和原定内容范围的符合性判断。不同的专家对本问卷的题目内容进行了基本判断,认为题目拟定非常合理的有1人,较合理的有4人,一般的有1人,不合理的无。专家对调查表的修改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意见,笔者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将含有重复意义及不够合理的题目进行了修改和筛选,修改后的问卷共有35个题目,将修改好的问卷返还给专家再次审定,有80%的专家认为调查表的设计和内容安排合理,可以作为本研究调查工具。

(2)问卷信度检验。为确保问卷调查所得到材料的可信度以及本次论文的条件限制,我们在第一次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了50人,在相隔一周后进行了重测,并对此进行了信度检验,获得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1,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可靠的重测信度。

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和SPSS13.0 for windows英文版数理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统计结果逐一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得出最终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论,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等八种智能。从人的多元智能理论审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竞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竞赛是体能与智能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

2.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人的能力的高低是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志。人的能力的发展的实质是人脑、人体活动功能水平的提高,是主体自身发展的结果。人体活动能力,如田径运动员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投掷能力,都是在教练指导下,通过自身锻炼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不可传授的特征。人脑的活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受到传授的直接影响,但不是由他人传授的,而是在他人的传授所引起的自身的活动中形成的,同样是不可传授的。体能和脑能是构成人才的两大重要因素。

(二)“教、智、竟”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即“教学育人”,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教育。是指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术科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处理好学会做人与学好技术的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去做事、去做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体能型”向“知识型”升华。

“智”即“开发智能”,是指在体育教学与竞赛过程中,围绕体育学科所积淀的文化智慧、知识基础、实践方法、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促进其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的提升。同时,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帮助学生利用他们的智能优势有效、便捷、多样的进行学习。另外,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多元智能进行教学,最终实现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能型”升华。

“竞”即“竞赛成才”。教学竞赛是将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相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以实践运用为主,通过创设出适合课程目标、教学对象的多种教学竞赛展示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发展水平,达到检验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运用能力。竞赛是学生领取成才合格证的重要关口。

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育人”、“开发智能”两环节以认识体验为主。竞赛成才”以学习实践为主。

总之,教、智、竞”是实现知行合一,即知识、道德、智能、体能有机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成为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更新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身心一元论,即身心同一论、身心对立统一论的健康观和人才观。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促进学生的体力、智力、心力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的方向转变。培养出有特长的、适应地区需要的知识、道德、智能、体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2.精心实施。实施教、智、竞”一体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创建体育教学的全面、全员、全过程”。全面”就是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的课堂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是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一是要实现教师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实现教学最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理解学生人人都是教学的主体,尊重个性、欣赏差异、彼此信任,形成全员学习的共同体。全过程”是指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渗透到教学的全部运转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时空连续运转过程:从时间上看全过程是指整个教学的设计——自我练习——实践运用——评价;从空间上看全过程是指师生与课程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与学习主体的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课程教学的建构者,他们与交往对象、环境以及教材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一个连续的动态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教学育人”过程。这里不去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更不去辨析学术界对教学过程的争鸣,只谈谈我们的教学育人”是怎样实施的。以篮球课程的传、接球技术教学为例: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按备课、上课、课后评述等几个阶段进行。

备课:(1)提出问题。什么是传、接球?传、接球技术有几种?传、接球的技术要求是什么?(2)分析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篮球技能体验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初步提出掌握正确传、接球技术的方法和易犯错误。(3)解决问题。经过小组集体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

(注:备课途径为查阅资料,认真讨论,实地演练)

上课:(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教学方案;(2)各小组按自己的教学方案练习;(3)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技术比赛。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各小组教学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通过练习掌握技术的程度。

课后反思:你对不同教学方案的感受?你学到了那些新东西?以作业形式与教师交流。

教学育人的过程突出地表现为教学与育人两者紧密的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既是学生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又是学生的认知教练、合作伙伴与顾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讲和接受知识,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地学习,而是通过任务的分工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这是一个相互尊重彼此虚心求学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人格的过程。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思想火花”。整个课堂的组织管理突出表现为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渐地引导学生从“体能型”向“知识型”升华。

2.“开发智能”过程。身体一运动智能是指人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去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如:田径课程中跑、跳投技能的练习,可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体操课程各种技能技巧练习,可增强肌肉力量,发展学生的灵敏性、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球类课程通过手、脚、头等身体各部位的运动,综合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可见,通过专业课程发展体能过程的实质就是开发智能”过程。

体能是智能发展的支点。体能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重在反复锻炼和巩固提高。发展体能的同时也发展了运动智能。换言之,运动智能是人在身体反复运动中感悟、体验而习得,非外铄而注入。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通过肌肉增进记忆,运用身体体验知识”,学会用动作表达,用身体谈话”,教育界称此为动作教育”,它对发展人的智能大有裨益。

体育专业课程在发展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同时,促进了其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的提升。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智能,是人能够直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现、转变或修饰心里图像田瑚。不但能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还能有效地调整自身的空间位置。教学过程特别关注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速度、动作节奏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速度感、节奏感,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只要长期坚持智能开发的宗旨,学生就会逐步的从“知识型”向“智能型”升华。人际关系智能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它包含理解和察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在各种教学比赛中,学生、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这使群体间相互交往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善于人交,久而敬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智能也是一个品德陶冶过程。

开发智能”对我们来说,还仅仅是尝试,目前尚无成功经验。提出来愿与同仁共同商讨探索。

3.“竞赛成才”过程。竞赛成才”过程就是“教学——实践(竞赛)——再教学——再实践(竞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计划中将术科课程总课时的10%设定为实践课时。通过竞赛展示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发展水平,检验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运用能力。教学比赛作为一种课程活动,它的开展遵循主题·准备·比赛·评述反思”模式:

(1)从教学需要、学生兴趣出发,选择一个开放性主题,如:展示赛、检查赛、晋级赛、主赛,其中所包含的、涉及的问题通常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问题情境做出富有创意的解答。

(2)精15、,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竞赛方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下列任务。以篮球赛为例:

A类确定竞赛主题。如确定为晋级赛。这是一种为进一步提高技战术、体能、智能的比赛,以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意识和能力,追踪评价,激励学生成才。

B。确定比赛方法、比赛形式。比赛方法:淘汰制或循环制;比赛形式:5人制或3人制;比赛时间:二节或三节、四节、多节,每节第二章分钟。以上比赛因素是可变的,可依据参赛人数而确定。

C、。制定评分细则与标准。评定内容包含:a.工艺;b.工艺;c.工艺;d.工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

评定细则标准依据竞赛主题及学生特点,参考体操比赛评分标准进行制定。

D。裁判方法。场上裁判,按篮球裁判法执行;场下裁判,主要依据技、战术、技能、体能、智能的评分标准打分。

课前准备,其实质就是备课。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课中竞赛成败的关键环节。凡事预则里,不预则废”,竞赛方案出台后,还需多次实地演练,才能少犯错误。

(3)组织比赛。教师领导学生按竞赛方案组织比赛。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赛者,学生的活动是交互式的合作性的。教师自己以导演身份出现,创设情境,想方设法导出交响乐”式的教学比赛,让学生各式各样的想法(声音)认识,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相互搭载,产生回想和共鸣。使教与做、学与做结合的更好。

教学竞赛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的建构,更加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比赛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参赛权利”、“体验感悟的权利”。无论是场上队员(学生、班主任),还是裁判员(学生、教师),使他们的个性、人格、尊严都得到平等对待,使他们的理解、体验、感悟、情绪都得到尊重。

课堂竞赛同样体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等特点。如果课堂竞赛进行不完,可延续到课外,但仍按竞赛方案执行,不得偷工减料。

(4)赛后评述反思。反思的内容有:从比赛中学到哪些新东西,在比赛中技战术、道德、智能等方面展示水平怎样,存在什么问题,有何建议等。要认真总结,以作业形式与老师交流。

(五)“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

1.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对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际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表1):在237名学生中,82%的学生对教师课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满意的。有76%的学生认为该系的教学方法很适合他们,并有73%的学生认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中有38%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积极性在课上仍就未能被全部调动。这就充分说明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并促进了他们的快速成长,实现了教学育人的目的。

2.对能力培养的反馈。在针对体育教学与竞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调查中显示(表2):76%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7%的学生认

为该系的教学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在实现竞赛成才”的过程中,我系开展了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活动,如:系内篮、排球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试图让不同体能、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在比赛中得以建构,甚至于推进68%的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优化重组,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潜在培养。其中有86%的学生认为系内的各级各类的比赛能够达到检验他们所获得的各种能力的目的,这就证明了竞赛活动已成为鉴别学生是否成才的途径。在竞赛中的表现则决定了学校是否为他烙下合格”体育人才印记的关键所在。

2中显示:83%的学生愿意在体育教学竞赛中接受学习效果的评价,这说明他们在竞赛过程中能够以完全放松的心理状态展示自身所学的同时,实现自身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教师对自身学习效果的考核。因此,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竞赛成才”过程的育人与评价的双重效果,是该教学模式有效性的最好验证。

竞赛成才”突出育人与评价的紧密结合。我系根据自己学生知识结构、身体能力与技能水平建立了系内特有的比赛制度,设定了各种各样、各级各类的比赛。不但弥补了学生无参赛体验及各种大型比赛体验的不足,进一步为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道德体验和体育竞赛

的心理体验,而且也使得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培养、发挥全体学生的体能、智能、情感、想象与创造力,充分利用竞赛这个教学手段的情境性与生动性的特征,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竞赛成才”将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不知被评价的情况下,时时接受评价;使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及时地获得各种反馈信息并应用于教学方案的调整,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高效益与高质量。

三、结论

1.构建“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为理论依据,创设了“教学育人”、“开发智能”、“竞赛成才”的三合一的育人过程。

2.“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树立身心一元论”的健康观、人才观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精心实施。

7篇

关键词:控制论;竞赛;学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答:1674-9324(2014)28-0274-03

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课堂面授为主,强调理论的理解,忽视理论的应用,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研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探索有益的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地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

将控制论应用于在高校教学管理,以之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1],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智能汽车竞赛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所从事的主要综合赛事,也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工科大赛。本文结合智能汽车竞赛活动[2],通过提出一种将控制论”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及教学方案,推动高等院校电类专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思路的基本原理是:在竞赛管理中引入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观点是:系统的观点,反馈的观点,调控的观点以及最优的观点。即把整个竞赛培养模式看做一个系统,把学生当做被控对象,通过目标设定,控制环节,执行环节,检测环节,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实现竞赛结果的最优化。

一、控制论与教学控制系统

1控制论的基本原理。维纳于1948年提出了《控制论》,自此之后,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控制论的核心就是对整个系统实现最优化控制,通过将控制论引入到教学改革中以达到最佳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在控制论中,需要将控制设备进行组合,组建控制系统,进而实施对被控对象的反馈控制。

经由不断比对设定输入量与输出量差值的方法,借助反馈控制器作用,使得输出量逐渐地趋向于设定值,直至差值为零,反馈控制器的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反馈控制系统通常有五个部件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1)比较器:用来比较输入量与输出量,并计算出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偏差。(2)控制装置:根据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偏差和控制策略得出控制量。(3)被控对象:指控制系统中需要进行控制的对象。(4)测量元件:检测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并将该信号输送至比较环节。

利用控制论思想研究教学活动的主体思路是:通过分析教学环节的各个过程,找到优势和不足;同时设定教学指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掌控,以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显然,通过实现控制论下的教学指导模式可以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3]。

2教学控制系统。控制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4]主要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控制器就是教学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控制器具有约束性,鲁棒性。在控制论视角下,教学控制过程可以看成一个控制系统,由教师、学生、反馈、比较等主要环节组成,其教学反馈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1)教学目标:即教学要达到的效果,教学目标由各学院协助教务处设定。

(2)信息反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将学生的教育结果进行采集,并输送至控制器环节。通常是由老师通过答疑、作业、问卷调查、测试等方法从学生群体中获取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

(3)教师(控制器):教师通过接收来自比较器的差模信号,对学生进行教学调控。教师通过授课、布置作业、讲评等方式进行教学调控,引导学生到有吸引力的事物上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扰动:即由老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因素等引起的教学效果不确定。老师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可以抑制降低扰动发生的频率,提高教学效率。

(5)比较器:比较器的作用是获得反馈信息,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获得差值,并把差模信号传给控制器,通常是由系教研室)执行。

根据上述原理,首先由教务处及学院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那里获取相应的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运用教学控制系统时必须确定教学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反馈要及时,反馈不及时会错过教学调控时机,也会影响教学成果。

教学控制系统建立的意义:从控制论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教学过程,可让我们用更科学的观点量化的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参与过程的反省性,以循环控制思想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看待问题的方式达到循环过程的再认识[5,6],而不是过去粗放的、宏观的、定性的认识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控制论竞赛培养模式

组织自动化专业学生参加智能汽车竞赛,是培养该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该竞赛全面涵盖了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主干课程系列;实施智能汽车竞赛,对改善自动化专业教与学两方面的效能都大有裨益。

为提高智能汽车竞赛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了一类将教学控制论的观点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竞赛管理控制体系来管理竞赛过程。

1竞赛管理控制体系。竞赛管理控制体系就是依据反馈控制系统建立的,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

竞赛质量控制环节是根据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节。通过学校、学院开设的智能汽车设计与实践”选修课及相应的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向同学们宣传竞赛及其所需技术知识,吸引学生参与竞赛初选,再经过训练、观察和比较进行复选,优秀者才能进入下一轮[7]。

2智能汽车竞赛比较环节模块。将采集的智能汽车竞赛实际值与竞赛质量设定值进行比较,来发现智能汽车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智能汽车竞赛质量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模块的功能就是及时采集竞赛过程的信息,为竞赛管理提供及时的信息。通过定时向学生发放竞赛信息采集表在上述管控体系中,被控对象是竞赛的进程。根据控制论对竞赛过程进行控制,通过比较环节的到竞赛质量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通过竞赛质量控制环节和执行机构校正偏差,从而实现竞赛过程最优化。整个竞赛管理控制系统是由竞赛质量设定环节,竞赛质量控制环节,执行机构,竞赛质量信息采集环节构成。(1)智能汽车竞赛质量设定的确定。为了保证智能汽车竞赛的质量,学校、学院两级制定了一系列的竞赛质量标准:指导老师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参赛队员的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参赛单位的实验测试场地和经费支持。(2)智能汽车竞赛质量控制环,收集竞赛进程的信息。

2智能汽车竞赛控制系统。智能汽车竞赛控制系统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运行,教师、学生收集竞赛信息,并按照竞赛质量标准分析竞赛中发现的问题借助智能汽车竞赛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这种培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7―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多项。实践证明,基于教学控制论的竞赛培养模式有利于检验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养成,并提升其创新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工科本科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参考文献,及时进行调控,实现竞赛结果最优化[8]。

对于智能汽车竞赛的参赛队员,他们必须学习《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等自动化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点主要包括:PID(PID)控制算法及其参数自调整技术、模糊智能控制算法、稳定性与动态特性分析、数字离散控制系统设计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字电机技术等,综合利用这些方法来控制驱动电机及转向舵机,进而设计出可自主控制的智能车。随着竞赛的开展,参赛者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动化控制的核心理论和实用技术。

三。建立智能汽车竞赛控制体系的意义。在教学控制论的视角下,竞赛管理过程是一个可控系统,分析竞赛管理也就是分析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因此会让我们用更科学的观点量化提高竞赛管理。建立竞赛管理控制系统是提高竞赛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竞赛质量有突出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9]。

三、结论

借助智能汽车竞赛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这种培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7―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多项。实践证明,基于教学控制论的竞赛培养模式有利于检验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养成,并提升其创新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工科本科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孟梅.控制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66-69.

[2]程磊,吴怀宇.结合智能汽车竞赛活动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第31期(S2):116-119。

[3]赵丹梅.控制论视角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初探[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3):133-136.

[4]吴建国,控制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Z]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5]杜锋.控制论系统观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21(S2):67-69。

[6]曹玉华,郭晓燕,高锐涛.控制论系统观”视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203):134-136.

[7]于金霞.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J] 2010年,(19):58-60。

[8]曹科才,高翔.从智能车模竞赛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156-157.

[9]曾文波,劳有兰.搞好电子设计竞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1):61-62.

8篇

论文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

 

当前学校出现一种现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十分重视课余体育训练;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的必然十分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为何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焦点呢?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枪手”,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4结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对部分有运动天赋和运动特长的体育“尖子”实施的“精英”教育,以图实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功利性目标。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其不具有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学校体育不能以课余体育训练主导体育师资的配备、经费分配;不能把把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工作的重点,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在次要的位置,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9.

9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竞技比赛过失;竞训监管过失;纯粹的竞赛过失;故意的竞赛过失

中图分类号:G80-051:答:1006-2076(2016)02-0029-07

摘要:竞技体育中过失伤害事故频发,很难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这逐渐引起了刑法学者的关注。现阶段,对于过失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竞技体育中的过失行为有简单的分类:按主体分为竞技比赛中的过失伤害行为和比赛和训练中的监督过失伤害行为按主观态度分为故意过失伤害行为和纯粹过失伤害行为。竞争过失符合刑法三要件的,认定为犯罪竞赛和训练中的监督过失伤害行为应当从现实、法律和理论上认定为犯罪。纯粹的过失行为不应被定性为刑法宽容和责任弱化的正当理由导致的犯罪

竞技体育通过正式的比赛规则,以击败对方运动员来体现利益价值,彰显人类的体力与智力之美。竞技体育避免不了激烈的身体对抗,运动员受到身体伤害的事常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在建设法治社会大背景下,如何规范这一暴力性正当业务行为”是体育立法亟需关注的事。当然,竞技体育过失行为的定性问题,既关系到体育立法的完善,也涉及到刑法中罪与非罪的界定。但由于我国刑法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还不够充分、深入,立法有所缺失,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提供明确的执法依据。

现阶段,我国关于竞技体育领域的过失行为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竞技体育中发生的严重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究竟该如何界定行为性质?罪?非罪?行为实施人的主观心态该如何认定?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刑法界尚没有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论证;二,未划分竞技体育过失伤害的类型,并对每个类型应当如何认定进行详细、深入地探讨,进而确定区分罪与非罪的依据。

1类型界定问题

对于竞技体育过失伤害行为类型的界定问题,可以从主体、行为人主观心态两个方面来考虑。按照主体划分为竞技比赛过失伤害和竞训监管过失伤害;按照行为人主观心态划分为:故意过失伤害行为和纯粹过失伤害行为。

1.1竞技比赛过失伤害行为和竞训监管过失伤害行为

在展开探讨之前,需要明确两种行为的内涵:竞技比赛过失伤害行为指的是参赛人员在参与竞技比赛或者正规训练过程中,违反竞技规则而造成的过失伤害行为。竞训监管过失伤害则是指竞训监管中监督人、管理人等运动员之外的其他人员,因违反注意义务而引发的过失伤害行为。

就竞技比赛过失伤害行为的定义来说,其具有时间、空间、身份三种属性。从时间上来讲,过失伤害行为必须发生在比赛持续期间,比赛开始前、结束后的过失行为不在此范围。这是对过失伤害行为时间线的界定,令人不能忽视的是,时间点的问题应当如何界定。时间点有两个:一个是中场休息时间,当然通常情况下,这个时间段出现过失伤害行为的可能性较小,笔者认为中场休息时间发生过失伤害行为,因缺乏竞技体育最显著的特征――对抗性,因此它不属于竞技体育过失伤害行为范畴;另一个时间点是比赛中止或结束的哨声响起时,比如在美国篮球职业联盟赛场上经常会出现压哨球,压哨球计不计分要根据裁判的判断,同时依靠现代技术,做出最终决定,但是最终决定也往往存有争议。那么在这个时间点发生过失伤害行为属不属于体育竞赛中的过失伤害行为?又应当如何认定?笔者认为比赛中止或结束的哨声响起时发生的过失伤害行为,应当属于竞技体育过失行为范畴,即使该行为发生在哨声结束后较短的时间内,也应当看作是竞技体育行为的继续,并做出相同的判断。从空间上来说,行为发生的地点必须是赛场或者训练场上,发生在两个场地之外的过失伤害行为应按照现有刑法来界定,不涉及竞技体育过失伤害行为。此处需要强调的是训练场也属于过失伤害行为发生地,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训练场是赛场的延续,在正规的训练过程中,也具有竞技体育的特点。从身份来讲,笔者认为过失伤害行为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是运动员自己,但是特殊情况下,也包括裁判员。比赛过程中,裁判员是中间裁判者,没有真正参与到竞技体育的身体对抗中。但是当出现裁判员出于特殊原因而放任故意的过失伤害行为,将之认定为过失伤害行为的共犯比较符合体育和刑法精神。

竞技体育中,教练员、领队等人员负有一定注意义务,他们在安排平时训练时,应综合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比赛时间等多种因素,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时长和力度,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如果教练、领队等人员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采取了不科学、违反人类生理规律的训练方法,造成运动员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导致终身残疾,这就属于第一类竞训监管过失伤害行为。竞技体育中还存在第二类竞训监管过失伤害行为,竞技体育赛事的设备、场馆管理员、维修员疏于对自己监管的人员的监督、培训或者对自己监管的场馆以及设备的检查、维修,而导致发生过失伤害行为。例如,因未做好安保工作导致在大型比赛中发生踩踏事件;再例如在足球比赛中没有及时发现、更换、维修已坏掉的球门,造成运动员受伤。

1.2纯粹过失伤害行为和故意过失伤害行为

纯粹的竞赛过失伤害行为,指的是运动员实施了符合竞技体育要求的行为,无意间给对方造成伤害,这种伤害虽不违背竞技体育精神,但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外。故意的过失伤害行为,是运动员在没有伤害对方的心态下,故意实施违反竞技规则的行为,造成严重伤害。若故意实施违反竞技规则,又希望出现伤害结果,则属于严重违背体育精神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这两种情况均常有发生,尤其是在需要激烈身体对抗的竞技比赛中,比如篮球、摔跤等。值得强调的是,故意的过失伤害行为从性质、危害、影响上来看,明显要比纯粹的过失伤害行为严重的多。实施故意竞赛过失伤害行为的运动员大多是为了给团队、个人争取时间或者有利的条件,又或者出于战术的安排限制对方队员的发挥,行为本身虽然违反了竞技规则,但是没有伤害故意。美国美国篮球职业联盟篮球联赛中曾一度风靡的砍鲨战术”①,就是一种典型的故意过失伤害行为”,采用这种战术,运动员、教练员本质目的还是为了赢得比赛,不具有伤害故意,之所以会实施这种战术,多数是基于对自身技术的自信或者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可以避免伤害结果。

2竞技比赛过失行为、竞训监管过失行为之刑法探讨

2.1竞技比赛过失伤害行为犯罪化的法理依据

目前我国刑法界对犯罪的构成要件采用三要件说: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该当性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主要包括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几个要素。违法性要求犯罪行为必须是违法的行为,且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即不存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被害人承诺等。有责性是对实施了该当性和违法性的行为人有非难和谴责的必要,需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犯罪故意或者过失等方面考察。另外,有责性要排除违法性认识和缺乏期待可能性两种情形。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竞技体育中过失伤害行为有符合刑法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形存在。首先,从该当性上来说,即使我国现有的刑法法典及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竞比赛过失伤害行为的具体条文,但是根据刑法原理,没有特殊法应当适用一般法,也就是说没有关于竞技体育过失犯罪条文,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对一般过失行为该当性的规定,就应当按照一般过失行为来处理。其次从违法性来说,竞技体育虽存在一定风险,但若不将那些故意实施名为战术”实为危害行为的情形确定为违法行为,那么竞技体育就丧失了体育本质精神,容易让赛场陷入无序化。最后,从有责性来看,赛场上的运动员、裁判员显然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能力,过失行为的行为人主观上若是存在故意,那就必须对其行为承担责任。

2.2竞训监管过失行为犯罪化的依据考察

竞训监管是为了控制、降低竞技体育的风险。竞技体育活动本身具有高风险性,监督者、管理者的责任是在训练或比赛时,能确保运动员及其观众的安全。监督者、管理者没有尽到监管、管理责任,造成运动员或观众受到严重伤害,刑法应对存在监督过失、管理过失的主体依法追究其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竞训监管过失行为犯罪化的依据可以从现实依据、法律依据、理论依据三个方面展开。

2.2.1 现实依据

无数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对于体育比赛来说,监管体育设施,培训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1991年,雷丁足球俱乐部因纵容足球流氓的暴力行为而被诉至法庭。2014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星保罗・乔治在比赛中重伤断腿事件,并最终认定是篮球架离底线太近而导致其受到伤害。1991年-2014年间,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来统计因管理、监管过失而造成的伤害事故,但却能从报纸、网络上找到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监管过失造成的损害后果已经相当普遍,且社会危害性严重,刑法应进行有效的规制。另外,众所周知,为了配合职业运动员大量、超乎常人承受能力的训练,体育部门或者俱乐部都会聘请专门的教练员、营养师等专业人员,来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方式和配套的饮食,以保证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比如说美国篮球职业联盟球星詹姆斯训练跑步用太空跑步机、布泽尔在水中训练,都是为了将训练伤害减到最小。教练员或者营养师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原因造成运动员在训练中受到伤害,也是没有尽到监管、管理责任的行为,同样要受到刑法的规制。没有刑法的保护,竞技体育参与者便如同蒙住眼睛走高空钢丝,内心的恐惧可能不在于坠落,而在于不知何时会坠落。设置刑法的初衷,不是为了处罚,而是为了预防、为了震慑,对竞训监管来说,将竞训监管过失纳入刑法规范范围内本质的目的是为了震慑监管者、管理者,以使他们能够恪尽注意义务、监管义务,进而维护体育竞赛秩序,弘扬竞技体育精神。

2.2.2 法律依据

刑法处罚非常严厉,关系到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权,因此适用刑法有着严格的标准。适用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那么探讨竞训监管过失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就应当在现有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中,寻找可以适用的法律条文。

根据刑法适用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竞训监管过失行为犯罪化的法律依据首先应当考虑是否有具体罪名可以适用。笔者认为,竞训监管过失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典第135条规定的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根据该条文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设置该罪的目的主要预防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出现如踩踏事故、看台垮塌、球迷斗殴等大规模的人身伤害事故。根据条文的描述,竞技体育比赛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竞技体育比赛中的管理者、监管者以及安检、紧急预案落实执行人员则是直接责任人员和分管的其他责任人员。若竞训监管过失行为符合此条文规定,即具有该当性,则可以适用该条文对管理者、监管者进行处罚。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只有在体育竞赛进行时才能够适用135条的情形,而前文中提到的训练场上发生的竞训监管过失行为不能够适用该条文。没有特殊法,则应当适用一般法条,即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第235条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是一般法条,也是兜底条款,它的适用范围比135条要广泛。135条没有涉及到的训练场上,因教练员、营养师的不科学的训练方式、饮食方案,致使运动员遭受到身体伤害的,应当适用233条、235条。综上,竞训监管过失行为犯罪化具有刑法的法律依据。

2.2.3 理论依据

在刑法理论上,负有义务的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自身义务,需承担刑法责任。竞训监管过失行为,属于不适当履行义务的情形。在竞技体育中,教练员、领队有管理运动员的义务,安保人员有管理、维修、养护竞技场馆、设备的义务,体育行政部门有监督竞技体育参与者的义务,俱乐部中高层管理者有监督教练、领队的义务。作为义务承担人,必须尽到注意义务,选择适当的方式履行自身义务。根据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的规定,教练员、领队应当科学训练运动员,合理安排训练比赛的时间,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若教练员、领队没有遵守上述义务,制定了不科学训练方法,致使运动员身体受到伤害,教练员、领队则存在管理过失。体育局或体育运动队的领导应当定期听取教练员、领队的汇报,纠正其不科学的训练方法。若体育行政部门领队不及时纠正教练员、领队不科学、非人道的训练方法则存在监督过失。

纯粹竞赛过失伤害行为、故意竞赛过失伤害行为之刑法探讨

刑法理论上故意与过失,是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时所持有的心理状态,故意是明知道自身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仍希望或者放任这一结果发生;过失则分为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其行为的危害结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另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出于自信认为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出现。过失犯罪的处罚要比故意犯罪处罚的轻,且只有在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予以处罚。

笔者认为纯粹的竞赛过失伤害行为,属于竞技体育自身风险,应当排除在犯罪圈之外。故意过失伤害行为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量刑中应考虑主观恶意、后果严重程度、危害影响等因素,适当减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3.1纯粹竞赛过失伤害行为的非罪依据

3.1.1 刑法的谦抑性

刑法的谦抑性,又称刑法的经济性或者节俭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的预防和抗制犯罪”。张明楷教授也指出:刑法的谦抑性,是指刑法依据一定的规则控制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即凡是适用其他法律足以抑制某种违法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将其规定为犯罪;凡是适用较轻的制裁方法足以抑制某种犯罪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规定较重的制裁方法”刑法学家李斯特称刑法为两刃之剑。刑法是我们惩治犯罪的最有力的手段,是其他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了刑罚不宜广泛的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出现了其他法律不能调合的社会矛盾时才可借助其帮助实现管理目的。因此,不能一出现违背管理目的的行为就考虑使用刑罚手段予以打击,而是应该要抑制对刑法的使用。在司法环境中,我们也要考虑在“慎刑”或“少刑”的基础上做到有效预防与控制犯罪。

竞技体育以其强烈的对抗性、观赏性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才使得人民对其狂热。美国美国篮球职业联盟联盟,不仅以精彩的篮球比赛吸引力全球球迷的眼球,更与其他的行业相结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产业,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市场不断完善,竞技体育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促使各项竞技体育规则的完善,同时法律方面也逐渐健全,专门体育法及行政规章相继在各个国家出台。在竞技体育中,行业规则应当是规制竞技体育的主要手段,以确保竞技体育的对抗性、可观赏性。只有在超出行业规范的范围时,才考虑适用刑法。

在竞技体育领域,过多适用刑法,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首先,过失犯罪率飙升,震慑、预防效益甚微。竞技体育中,过失行为造成伤害的情形特别多,尤其是在需要身体激烈对抗的项目当中,过失伤害更不可回避。将纯粹过失伤害行为定性为犯罪,不仅会导致过失犯罪率飙升,更是会影响到刑法的权威性,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其次,掣肘竞技体育行业的发展。刑法过多参与,会严重影响到教练员的战术安排、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进而降低竞技体育的对抗性、可观赏性,也就违背了近代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长此以往,整个竞技体育行业将无法健康发展。最后,容易矫枉过正,最终导致竞技体育行业无序化。刑法过多参与,严重排斥行业规则的适用,久而久之,行业规则就会出现过多依赖刑法的现象,竞技体育就会陷入无序化状态,更不利于体育领域行业规则的自身完善。因此,不将纯粹竞赛过失伤害行为定性为犯罪,更符合刑法谦抑性原理。

3.1.2 存在违法阻却事由――责任能力减弱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 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如果不能辨认和控制能力,即使他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说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也要相应地适当减轻。责任能力减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减弱或者控制能力减弱甚至两种能力均减弱,等于行为人已不能完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或者虽能认识到但无控制能力,或既无认识也无控制能力。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通常处于责任能力减弱的状态中,这可以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得以论证。

首先,生理学角度。根据调查:篮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需要跑5~10公里,能量消耗上,血乳酸含量可达到7~9毫摩尔/升平均有氧代谢的产能是最大耗氧量的70%,ATP-CP和糖效能供能约占总供能的85%,有氧代谢和糖效能供能占总供能的15%,同时还会大量消耗谷氨酸和Y(Y)-氨基丁酸,来保持神经中枢系统的兴奋和抵抗能量消耗带来的疲劳。

其次,心理学角度。根据德国学者莫拉卡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身体的血尿素氮、血清肌酸激酶、尿胆原等元素多少会发生变化,导致运动员注意下降、精神分散,甚至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很容易出现过失伤害。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高风险性。在强度较大或高水平比赛中,运动激烈,运动员身体极度亢奋,精神状态亢奋,心率加快,随之而来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会导致运动员视觉模糊、昏迷、休克等症状。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精神都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生理各数据异于普通人,心理也感到极度疲劳,此时运动员对自身行为的控辨能力都会有所下降。若还按照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要求处于极度亢奋的运动员,显然不合适。竞技体育中,暂停和中场休息时间都是为了让运动员身体和精神获得暂时的缓解和放松,避免达到极限之后给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纯粹的竞赛过失伤害行为并不违背竞技体育规则和体育精神,竞技体育允许这样的行为存在。笔者认为,在探讨竞技体育过失伤害行为罪与非罪问题时,不可以忽视一个大前提,即刑法是为竞技体育服务的,不是限制和阻碍竞技体育发展的,刑法的介入只能是为了惩罚犯罪,而不能广泛地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可观赏性。刑法又是最为严格、严厉的法律,适用其要格外小心注意,不满足或不完全满足犯罪的构成要件,就不能以犯罪论。纯粹的竞技体育过失伤害行为, 虽然从刑法犯罪构成要件上来说,其满足该当性和违法性,但并不满足有责性――因为运动员在运动中存在责任能力减弱的情况,因此应当排除在犯罪之外。

3.2故意的竞赛过失伤害行为的定罪依据

如上所述,运动员为了给团队或个人争取时间或者有利的条件,又或者出于战术的安排,故意违反竞技规则,过失造成了其他运动员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故意的竞赛过失伤害行为发生重伤、死亡的后果,应当定罪处罚,理由如下:

3.2.1 违背竞技体育规则和体育精神

刑法介入社会调整之中的前提是社会规则遭受到了破坏,且运用其他规则已经丧失了评价效益或规范能力,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适用刑法这一恶法”来规范。在竞技体育领域里,如果有违背竞技体育规则的行为,应当首先考虑由竞技体育规则来规范,而故意竞赛过失行为显然已经超出了竞技规则的调整范围,仅用体育规则已不能完全评价行为人行为的恶劣程度。

故意竞赛过失伤害行为最重要的一个构成要件是:故意违反竞技体育规则。从行为人心理状态上来讲,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主观状态是故意,明知其行为违背体育竞技规则而实施。竞技体育中,为赢得比赛胜利可以适当使用战术,但是这些战术应当在尊重体育比赛规则和体育道德的前提下开展,比如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反对欺骗、耍花招、暴力等。而诸如篮球比赛中关键时刻为了阻止对方投篮故意打手犯规,足球比赛中为防止对方进球故意铲向对方运动员小腿……这些行为即使也被某些运动员或教练员称之为战术”,却违背了体育规则和体育精神,应当严厉禁止这种战术”的滋生和泛滥。

但是,这些手段虽然卑劣,却必须承认运动员的目的是为了赢得比赛,而不是伤害对方运动员,其对伤害结果持否定态度。不排除有运动员为了伤害对方运动员而恶意犯规,这属于故意犯罪的范畴,并不是故意违反规则过失伤害的行为。定罪量刑时,应当考虑行为人彼时的心理状态、危害后果,予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3.2.2 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

如上文所述,责任能力减弱是违法阻却事由。那么故意违反竞技规则过失伤害行为符不符合责任能力减弱条件呢?笔者之所以将纯粹过失伤害行为排除在犯罪之外,是因为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处于一种极限的状态中,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和辨认能力都受到了影响。而在故意违反竞技体育规则过失伤害行为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可能跟纯粹过失伤害行为是一致的,但是,纯粹过失伤害行为人遵守了体育规则或过失违背规则意外造成对方受伤;而故意违反竞技规则伤害行为,违背竞技规则的主观状态是故意。等于说纯粹过失伤害行为和故意违反竞技规则过失伤害行为的行为人,身体状况可能是一样的,对违反规则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控制和辨认能力是不一样的。故意违反竞技规则过失伤害行为的行为人是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性质、意义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有能力予以控制――不实施,却仍实施了这种行为,认为不会对对方运动员造成任何伤害或者轻信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够轻易避免。综合考虑故意违反竞技规则行为人的心理,就不难发现其不符合责任能力减弱的条件,也就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

4余论

4.1故意竞技过失伤害行为的误区

在定性故意竞技过失伤害行为时,非体育专业学者可能会无法理解该行为与故意犯罪之间的区别。刑法中对故意主观状态的定义是:行为人预见行为的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前文已有提到在竞技体育中,不排除出于伤害目的的、故意违反竞技规则的情况,此种情况即属于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但是故意竞技过失伤害行为与刑法中的故意存在很大区别。区别一:故意竞技过失伤害行为发生在竞技赛场上,对其定罪量刑需要考虑竞技体育的特殊特征,如维护竞赛秩序、体育精神等,而一般故意犯罪则不需要考虑。区别二:故意犯罪中行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是希望或者放任,故意竞技过失伤害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否定态度,其故意心态仅存在于违反竞技规则。区别三:行为目的不同,故意犯罪行为人的目的是实施犯罪、达到犯罪目的,故意过失伤害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赢得比赛或者为个人、团队争取有利条件或时间。从主观恶性上来说,前者的恶劣程度更加强烈,社会危害性也更大。因此,在量刑时,故意竞技过失伤害行为应当根据行为性质、危害结果综合考虑,适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4.2竞技体育过失犯罪理论证据收集问题

刑法的定罪量刑需要证据,刑法上的证据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形式有书证、物证等。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众所周知,过失犯罪在司法实践当中,取证非常困难,把过失犯罪放置在竞技赛场上,取证问题无疑难上加难。由上述论证可以知道,文中可以过失犯罪定罪处罚的竞训监管过失行为和故意竞技过失伤害行为,主要定罪的依据是行为人的过失心理。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意外伤害、过失伤害、故意伤害就是取证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在故意违反竞技规则过失伤害行为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过失还是故意心态实难取证。但是竞技体育的优势在于,大部分重要比赛都能够实现同步录音录像,而且技术也日臻完善,这就有利于司法人员通过不断重复观看行为发生时的情况而作出判断。此外,笔者认为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裁判队伍,对刑事取证大有裨益。仅有这些技术手段,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刑法证据学对此做进一步研究,以指导司法实践。

5结语

细化分析竞技体育领域过失犯罪,不仅丰富了我国刑法理论体系,有效地控制犯罪圈的大小,防止矫枉过正致使过失犯罪率飙升;且能够维护竞技体育现有规则,有助于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刑法理论界对竞技体育领域刑法理论的探讨仍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在法学与其他刑领域的交叉地带,也需要刑法学者们跳出已有的思维框架,运用自身严谨的刑法法律逻辑思维,考证需要刑法予以规范的情形。

注释:

① 砍鲨黑客技术(hack-a-Shaq):由小牛队前主教练老尼尔森发明,即采用犯规战术对付奥尼尔,减少鲨鱼”投篮命中的机会。由于罚球是奥尼尔的“死穴”,所以“砍鲨”后,他虽然获得了罚球的机会,但是命中的可能性非常小。 砍鲨这个词在奥尼尔在美国国家汽车协会打球时就有媒体报道。

[HT5H]“”: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1.

[2]熊晓正,郑国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J] .北京,2007(10):90。

[3]陈兴良.正当化事由研究[J]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3):80.

[4]王桢.竞技体育恶意伤害行为的刑法规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4):17-22.

[5]石泉.竞技体育刑法制约论[D] ●●●●。长春:吉林大学,2004

[6]王军仁.刑事责任能力的幅与度[J] 2011年第2期:

【HJ2.05mm】126-132。

[7]张伟东, 熊正英, 李振斌.运动训练对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4):86-90.

[8]王骏.竞技体育行为刑事正当性问题探究[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70-72.

[9]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53.

[10]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89.

[11]贾健,刘红建.论体育犯罪所侵犯的同类法益[J] .北京,2012(6):35-39。

[12]莫洪宪,郭玉川.体育竞技伤害行为入罪问题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4):70~76.

[13]米希尔, 蒂姆, 玛丽.体育法[M] ●●●●。郭树理,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30.

[14]赵龙.竞技体育的刑法基础价值理念探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0):70.

[15] 陈兴良.规范刑法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22.

[16] 韩玉胜, 沈玉忠.监督过失论略[J] 《中国日报》,2007(1):42-51。

10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公平竞赛;道德缺失;素质教育

1.研究目的

体育运动已成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不仅赋予了人们健

康的体魄,而且还赋予了我们无畏的精神、团结的力量以及沟通的技巧。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高校竞赛增加,比赛中出现了一些与体育精神相违背的丑恶现象,如吹黑哨、打假球、打架等恶劣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精神①,而这一切又不得不让我们对现如今高校学生的体育道德进行深思,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道德做出相应的贡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所研究目的,内容,参阅有关文献资料

2.2专家访谈法

咨询相关的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

2.3数理统计法

对所有调查指标进行百分位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比赛中体育道德缺失现象的具体表现

3.1.1大学生运动员及其教练员的道德缺失

伴随着网络和电视转播业的越来越发达,大学生能够更多的收看到各种体育赛事。对职业运动员有了更多了解,各种负面的新闻随之而来,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1国内外一些有违体育道德的案例

时间事件后果

2005年10月全运会上女子78公斤柔道决赛奥运冠军孙福明假摔”让冠军主教练刘永福赛会批评

2007年10月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琼斯查出服用兴奋剂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五枚奖牌(三金两铜)全部归还,终身禁赛

2011年7月黑龙江某高校进行的一场院系之间篮球比赛引发了上百人群殴多名学生受伤进医院

2011年8月12日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泰国队和墨西哥队队员发生群殴双方共7人停赛

2011年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比赛时南阳某高校队员与开封某高校队员发生打架赛会给予领队批评,扣除比赛押金,勒令双方退赛

1反映的是极为个别的一些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员教练员为了利益而且违法体育道德的一些案例。大学生比赛中也是频发有违体育道德事件,但以打架居多,兴奋剂等高科技案例较少。

2大学生对体育竞赛中某些行为的态度选择情况

问题会可能会一定不会没想过

是否会替他人参加比赛4%18%74%4%

是否会做公正裁判员86%8%0%7%

是否会为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类药品10%16%68%6%

是否会作为公正的观众合理观看比赛80%10%5%5%

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带动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体育竞赛问题也凸显出来。由表2可见74%的学生表示一定不会代替他人参赛,只有4%的学生表示会;但是有10%的学生为了提高成绩愿意服用兴奋剂类药品。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已经受到职业体育的功利性影响,竞技体育的毒瘤已经在思想上开始腐蚀大学生运动员,但是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有着良好的体育道德的思想。

3.1.2裁判员的职业道德

影响裁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表2中85%大学生表示会做到公正执裁,但还是有8%的学生表示自己可能做不到,表明了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是不够坚定的。裁判员是比赛场上公平的执法者,对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执判工作中没有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而、收受贿赂,在主观评分比赛项目中打人情分、关系分等,都会导致比赛无法公正的进行下去。3.1.3 观众的体育道德缺失现象

在大学生体育赛场上,经常发生基于狭隘的主场意识而导致的赛场骚乱,尤其是足球篮球这种有着激烈身体对抗性的项目比赛之中,更是屡有发生。表2中80%的学生表示会做到公正观看比赛,可是一小部分主场球迷会因自己学校球队的输球,就乱扔东西,围攻裁判和运动员,制造事端,以发泄不满。

3.2高校体育竞赛体育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3.2.1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仅竞技体育越来越趋于职业化和商业化,学校体育比赛也越来越多地渗透着物质诱惑和实用主义思想。通过大型体育竞赛,不但获胜的运动员可以名利双收;同时,其教练员也会因此而前途无量。追求一些物质利益已成为部分参与者的最终目标,越来越多的人为达此目的不择手段。

3.2.2重视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原则是我国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集体的胜利是要通过每个个体的努力来实现的。当今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这类学生本身就比较强调个人主义。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他们开始过多地崇尚自我奋斗、自我完善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此滋生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忽视集体的力量,导致集体荣誉感的减退,从而丧失集体主义观念。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赛事也日益增多,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体育比赛中,同时网络和电视转播业的兴旺发展,为大学生了解世界各种体育带来契机,各种负面信息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大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道德缺失,以及为了某种利益而丧失职业道德的裁判员,还有体育道德缺失的观众等现象的出现,对大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都是一种挑战,但是,大学生是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团体,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较高,在体育比赛中,大多数大学生自身能够遵守体育道德,对体育赛事中有违体育道德的不良现象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公正执裁、公平竞赛,这种良好的观念在大学生中更是深入人心。提高体育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4.2建议

4.2.1重视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体育道德认识水平,使学生了解阳光体育。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把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在体育竞赛中,对大学生进行完整的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4.2.2 增强体育道德法制观念。给大学生讲授体育相关法学知识,建立科学的、完备的竞技规则,对违规者有严厉的法律惩罚。

4.3.3 加强体育道德监督,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体育道德意识。借助社会舆论的赞许或谴责,通过体育道德评价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作出善恶价值的判断,并把这种价值判断反馈给行为者本人,调动大学生的荣辱感和体育道德良心,使其为符合道德的行为感到自豪并发扬光大,对不道德的行为知耻、愧疚并及时更正,从而培养大学生知善嫉恶的能力和从善去恶的态度,树立正确高尚的体育道德观。(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费列列,陈敏.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6):8-21.

11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上海市竞猜型体育彩票的彩民为调查对象,从彩民角度研究了开发国内体育赛事相关的竞猜型体育彩票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主要集中在彩民本身、体育彩票、彩民体育参与、体育赛事本身以及体育赛事企业五个部分。

关键词 国内体育赛事 竞猜型体育彩票 影响研究

一、引言

2001年中国足球彩票在包括上海在内的12个省市同步上市以来,足球彩票吸引了成千上万热爱足球的球迷。上海市作为一个国际都市,城市发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居民的投资观念、娱乐消费观念也促使上海足球彩票市场的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同时竞猜型体育彩票作为体育彩票的核心产品也应当占据较大的市场。但目前为止,我国包括足球彩票、篮球彩票在内的竞猜型体育彩票竞猜的仍然是国外的联赛,与国内体育赛事的关联不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体育彩票的可持续发展。在2015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总体改革方案》中也提到,要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因此,开发针对我国国内赛事的竞猜型体育彩票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本文通过调查上海市竞猜型体育彩票的彩民,从体育彩票的消费者的角度,来预测针对我国体育赛事开发竞猜型体育彩票的相关影响,以此为不久的将来,国家体育彩票相关部门开发国内体育赛事相关的竞猜型体育彩票做必要的市场调查铺垫。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彩民本身的影响

问卷数据显示,有74.7%的彩民认为该竞彩会提高彩民的购彩热情;77.3%的彩民认为该竞彩会使得竞猜本土化,增加彩民认同感;有75.4%的彩民认为该竞彩会吸引更多的人购买体育彩票,壮大彩民队伍。另外21%左右的彩民认为该竞彩在这三方面上的作用一般;有3%左右的彩民不认同该竞彩对彩民的这些作用。

二)对体育彩票的影响

问卷数据显示,有较少的彩民对开发国内赛事竞猜对体育彩票的积极影响持否定的态度,78.5%的彩民认为其会丰富体育彩票的种类,66.1%的彩民认为其会促进体育彩票的宣传,63.5%的彩民认为其会丰富现行体育彩票的体育内涵,80.7%的彩民认为其会提升体育彩票的整体销量。总体上多数彩民认可其将对体育彩票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对体育参与的影响

对于该竞猜是否会吸引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数据显示,有2.5%的彩民表示非常不赞同,8.4%的彩民表示比较不赞同,即不赞同这一说法的彩民共占比重为10.9%,持中立态度的彩民有24.6%,比较赞同的有27.4%,表示非常赞同的有37.1%,占比最多,总之,有64.5%的彩民赞同该竞彩对人们体育参与的促进作用。体育参与人数的增加,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体育赛事,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的提高,必将会推动体育赛事运作的不断规范化,这对于体育彩票未来的开发、推行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对体育赛事本身的影响

问卷数据显示,有少数彩民不认为其会给体育赛事带来什么影响,有74.8%的彩民认为其会加大人们对对应赛事的关注,73.5%的彩民认为其会增加对应赛事的趣味,75%的彩民认为其会使更多的人观看对应赛事,提升国内体育赛事上座率。

五)对体育赛事企业的影响

问卷数据显示,63%的彩民认为其会给赛事企业带来资金上的支持,72.6%的彩民表示对对应的赛事企业起到宣传作用,63.6%的彩民认为其可以为赛事企业提供赛前数据,71.4%的彩民表示会增加对应赛事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查看彩民这方面态度对于未来更好的将彩民转化体育迷,将体育迷转化为彩民,促进两者协同互动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国内赛事开发竞猜型体育彩票带来的积极影响较为广泛,多数彩民对此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具体影响情况如下:

一)在对彩民自身影响上,有提高彩民的购彩热情;使得竞猜本土化,增加彩民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人购买体育彩票三方面影响。

二)在对体育彩票的影响上,有丰富体育彩票的种类;促进体育彩票的宣传;丰富体育彩票的体育内涵以及提升体育彩票的整体销量四个方面的影响。

三)在对体育参与的影响上,多数彩民表示认同这方面的影响,即认为开发国内赛事的竞猜型体育彩票会增加人们对像踢足球等体育活动的参与。

四)在对赛事本身的影响上,有加大人们对对应赛事的关注;增加赛事趣味;使得更多的人观看对应赛事等三方面的影响。

五)在对赛事企业的影响上,有给赛事企业带来资金、促进赛事企业宣传、为赛事企业提供赛前数据以及增加对应赛事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四个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海.体育博彩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

[2] 李南筑.体育赛事经济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9.

12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编号:A编号:1008-3561(2017)11-0001-02

近几年,高校教育中出现了各种类型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的竞赛活动,尽管种类繁多,但竞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等学校, 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商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积极构建以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互相学习。而学校以学科竞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学科竞赛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2007 年 1 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学科竞赛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因此,搞好学科竞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丰富高校教学内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的组织和开展,丰富了高校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地推动了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将学科竞赛中的经典案例和实施方法有机地融入实验内容,革新实践教学方法。高校要根据学科竞赛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仔细分析研究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优化和完善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2考察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手段

学科竞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评价手段,有力地促进了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中有关教学指标的落实。举办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为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衡量和评价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落实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中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各项指标。近些年,高等教育各类评估中,学科竞赛的结果自然地被评估专家定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目前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不论是专业单项类竞赛还是综合类竞赛,从题目的设置到成绩的评定,始终强调培养和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在理论、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小组参赛的学科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正视困难、勇于挑战、不断创新的精神。

4促进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

学科竞赛的有效组织和开展,不仅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得到了深入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更为优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上升空间,也为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提供了全新视野。

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科竞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普及科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营造浓厚的创新校园氛围,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同时,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参赛学生,都可以充分地与其他院校的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了解各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科竞赛为辅助,以教学改革为主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学科竞赛推动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教学改革促进竞赛提高,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提高。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建立一种全新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构建符合学校实际并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学科竞赛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实践能力提升,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检验,也是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学科竞赛能够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互相促进,推进教学,提高成绩。还可以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广泛地开展各类创新型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推进学生科研精神、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组织能力、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加强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