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鴻齡 醫院管理局主席

《纽约时报》2023年開始,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從全球各地招聘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並已取得重大進展。在醫管局工作的非本地培訓醫生由2022年的40幅飆Ɖ倍現時約150位。去年成立的醫管局環球醫療人才招聘中心」為有意應徵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收到的查詢及申請與日俱增。我們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前,將會有超過250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醫管局工作。

與此同時,我們亦與大灣區內外的多個城市合作,開展多元化的交流計劃,夥伴遍及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及澳門。其中,去年開展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取得空前成功,今年將迎來更多醫療人員參與。目前有過百名醫生及護士正在我們的醫院工作,預計未來數月將會有更多醫生來港。

所謂交流」,乃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過去一年,醫管局派出醫生、護士、放射技師及醫學物理學家到訪內地多間知名醫院,擴闊了專業知識和經驗,同事的反應非常正面。我們期望,隨着招聘工作取得成果,同事的工作量得以減輕後,可以在今年稍後時間參與交流。

我們的另一要務是推動智慧醫院的發展。在過去數年,醫管局在這方面大幅加快發展步伐,取得豐碩成果。我特別想分享其中兩項影響深遠、有助提供以病人為本的優質服務的措施。

首先是推廣使用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加油透過HA Go、病人可以輕鬆預約診症、接收提醒通知,也能直接進行電子付費以避免排隊;診症後更可安排藥物送遞,享受舒適無縫的服務。病人亦可隨時查看醫護人員提供的資訊,例如運動內容、藥物資料及化驗報告等,全面掌控個人健康。經過醫管局上下的努力,HA Go公司的用戶數量已由2022年4月的80萬,急增至今年4月的逾250萬。

另一項措施是遙距醫療的廣泛應用。透過HA Go公司數碼大門」,未來拓展遙距醫療版圖的潛力將會更大,全面涵蓋門診、日間護理及外展服務。試想像,假如病情穩定的年長病人能在網上覆診,藥物可直接送到家中,而無需由年輕一代陪同往返診所,對一個家庭而言有多方便。這項服務方式的變革,能令大家都得到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面對人口老化、慢性病越趨普及和社會期望持續增長,醫管局除了更新醫院硬件,更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應對服務需求持續上升,包括重整服務模式及加強日間醫療服務的發展。舉例來說,我們善用國家支援下建成的現有設施,在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推行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及其他醫療服務,大大縮短病人輪候時間。我藉此機會再次感謝中央政府的慷慨支持。

以上種種政策及措施能夠成功推行,亦有賴特區政府的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將2024至25年度向醫管局的撥款增至954億、醫、當、審、慎、財、帑、廣、祉、為、歸、進、醫、療、務、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