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秦平 >> 社会广角

评劳模不是终点

作者:郭军

发布时间:2024-05-24 10:54:05

来源:群众新闻

西安市未央区有个小蜜蜂”劳模调解队在全国出了名。

说来也怪,劳模一张口,剑拔弩张的双方就去了一半火药味。”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放在重要位置。未央区总工会聘请30位区级劳模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劳模不负众望,调解成功率高达88%。

为啥劳模调解效果好,是能说会道吗?不是。是熟悉法律知识吗?也不是。从未央区的经验来看,一方面源于劳模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是全社会对劳模地位”的认可。

劳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老品牌”,在不同时代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革命战争年代,陕甘宁边区掀起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大生产热潮,为保障边区粮食和物资供给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铁人王进喜、纺织工人赵梦桃等老黄牛”似的劳模,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知识型劳模被追捧”,引领青年职工争相提升学历、提高知识素养。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技能型产业工人担当劳模“主角”,让“干一行、钻一行”成为新风尚。

经过几十年努力,劳模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宝贵的社会财富。如何更好发挥劳模效应,让劳模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为进一步发挥劳模作用,我们看到,有些单位把劳模故事做成短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扩大影响力;有些企业建立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让劳模工匠带领职工开展科研攻关;有些工会组织劳模跨企业进行技术会诊、解决技术难题。但这些做法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小蜜蜂”劳模调解队的经验告诉我们,把日常工作做出高水平,要敢于打破常规。

眼下,人社、司法等部门正全力推动矛盾纠纷诉源治理。这项工作既繁重又琐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未央区总工会不但主动融入这场法治活动”,而且灵活运用劳模资源,巧妙将劳模的公信力转化成劳动争议的调解力,调解效果非常好。劳模们也反映,化解一场矛盾,就像当年戴上大红花一样高兴。

进一步发挥劳模效应,还需要各级工会组织不断优化形式、拓展平台、丰富路径,将劳模经验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在资金保障、规范建设、监督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让劳模影响力和引领力久久为功”,激励更多职工群众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业。

责任编辑:任龙飞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2012-2024 www.sxdaily.com.cn。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