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招让你远离破伤风

作者:李潇帆

发布时间:2023-08-11 16:17:59

来源:群众新闻网

近日,西安大兴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诊了一位破伤风患者。幸运的是,经过医护人员近30天的救治,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康复出院。

老人捡废品小伤不断,住重症监护室

今年6月底,69岁的王奶奶突然感觉喉咙疼,吃饭时难以吞咽,嘴巴也有点僵,闭合受限。王奶奶以为自己上火了,吃药后发现没啥效果,她又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了天。喉咙不疼了,但王奶奶明显感觉身体僵硬范围逐渐扩大,头颈开始转不动。

王奶奶的家人中有学医的,他们怀疑是颌面间隙感染,紧急联系西安大兴医院咽喉颌面头颈外科马戈主任。入院后,紧急做了CT、磁共振、抽血等检查,但结果却让一家人哭笑不得,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肺部有感染,但无大碍,其他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就在几个小时后,王奶奶突然牙关紧闭,呼之不应,脖子后仰,肌肉僵硬,并伴有抽搐,血压、心率也在持续下降。医护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经过及时抢救,王奶奶有惊无险。医生高度怀疑王奶奶是破伤风,便转到重症监护室一科进一步治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转到重症监护室没多久,王奶奶再次全身肌肉强直,整个人像木板一样硬,伴有四肢抽搐,医护再次组织抢救。重症监护室立即组织咽喉颌面头颈外科、感染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介入血管科等 进行多学科讨论。排除其他疾病后,大家一致认为,王奶奶的临床表现是典型的破伤风”症状。最终,在医生耐心的询问下,家人才想起母亲平常闲不住,偶尔会捡拾一些铁丝、废旧铁片等,身上时不时会有一些小伤,但等他们发现时已经基本“愈合”。

医护人员细致检查全身上下,未发现破口。随后,采用大剂量青霉素+甲硝唑抗感染,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毒素。并将王奶奶关在小黑屋”,避免受声、光、噪音等刺激,这一关就是20多天。经过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气管镜等治疗措施,奶奶逐渐突破感染关、出血关……机体毒素代谢后,王奶奶顺利渡过危险期,病情一天天好转,从能睁眼,到神志清楚,开始下床活动,张口吃饭喝水也利索了……历时重症监护室30医护合力帮助王奶奶走出“鬼门关”。

破伤风致死率高达30%-50%

王奶奶是幸运的。但破伤风这个病,死亡率高达30%-50%,得不到及时救治,也会要命。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而破伤风梭菌,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生锈的铁器中、泥土中。因其芽孢抵抗力强,任何开放性的损伤都有可能导致破伤风感染。它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年之久,也会藏在人体肠道中,可以随粪便排出体外。所以无论到哪,我们都甩不掉它。当然,破伤风梭菌不会随便就引发感染,它们感染人类,需要个条件:有组织开放性损伤,且伤口较深;伤口受到外界破伤风梭菌侵入;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破伤风患者,有两大症状

(1)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间歇性剧烈痉挛

不同部位的肌肉表现不一样:在颈部,就是颈强直;在面部,就是苦笑面容,嘴巴不能大张;在腹肌,就是板状腹;在背肌,就是角弓反张。总之,破伤风感染后,肌肉就不是自己的了。

(2)自主神经失调

表现为不稳定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周围血管收缩、大汗和发热等。有人形容,如果顺产生小孩的疼痛是10分,那么破伤风痉挛的疼痛就是10+N反应

再小的伤口,也别大意

伤口较深、受到尘土或异物污染时,这些属于破伤风高风险暴露因素。剔牙剔出血、掏耳朵掏出血、被蜂蜇了等,这些低风险的情况也有感染。坏消息:只要有破口,就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性!当然,这个可能性的概率高低是不一样的。

好消息:破伤风再厉害,也是可以“破”的

1、正确处理伤口。所有伤口都应该清创,改变伤口的厌氧环境。小而深的伤口、污染伤口、铁锈伤口都是容易发生破伤风的地方,应该加以预防。2、主动免疫。按医嘱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3、被动免疫。伤后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责任编辑:王桢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2012-2024 www.sxdaily.com.cn。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