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关注2024中考·作文解析|聚焦新型亲子矛盾 倡导和谐家庭氛围

关注2024中考·作文解析|聚焦新型亲子矛盾 倡导和谐家庭氛围

2024-06-23 10:06:29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吉小勇)构建和谐亲子关系、营造温馨家庭氛围是每个家庭都向往的理想状态。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为孩子成长环境、学业负担、人际关系等的压力和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过度的关注期待等,亲子冲突和交往障碍日益突出。

2024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题,直面现实处境,聚焦新型亲子矛盾,引导学生积极审视和思考亲子关系,是一道在思想引导和写作实践上均富有挑战性的好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情境鲜活,利于学生如临其境真实言说。

材料中的陈述文字,立足于亲子日常交流用语的调查,罗列了初中生与家长交流中的不良言语现象,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有利于考生在鲜活的语言情境中,对号入座,快速想起自己与父母不当的交流场景,思考话语言说时的心态和原因。如,你不懂,给你说了也没用”,表达的是孩子对亲子间思想的隔阂的不满,尤其是对父母不理解孩子成长思想的不满;别说了,你好烦,我知道,别啰嗦”,反映的是思想逐渐独立的学生对父母过度关注的排斥;你人还怪好的哩, 你懂我”又传达出中学生从对父母的不满、牢骚到真诚理解的成熟变化。

材料中的总结文字用提问的方式,引导考生从具体的情境回顾中思考理想中的和谐亲子关系及构建的实际措施和可能。考生可以从自我角度反思自己的叛逆、焦躁,也可以从父母的角度分析“草率”“专制“忽视”的大人行为带给亲子关系的损伤;也可以从积极角度思考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方式。如,作为子女的我们,尊重家长的决策和教导,信任家长的关爱和付出的表现;邀请父母一起参与家庭活动,如做家务、外出游玩、共同学习等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的事件。当然,也可以发出家长要尊重孩子个性和意愿的呼唤。

二.文体自由,利于学生灵活选择自由表达。

从写作文体来看,可以谈看法,讲故事,写信,也可以创作独幕剧,设计访谈,模拟辩论。在具体行文中,可议论、可抒情,也可叙述自己的成长经验。整体而言,剧本创作、设计访谈、模拟辩论,对考生的文体驾驭和生活的敏锐感知力、深刻的反省力要求较高,多手法、多角度切入才能收获好的效果。文体选择的自由度给考生带来很大的自选空间,多文体的选择空间不仅注重了学生多样写作方式的培养,也有利于落实议论文写作的初高衔接,更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然追求,体现了考试”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特点。

三.践行课标,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全面提高。

讲故事即为写记叙类文章,是学生常态化写作经常涉及的文体,陕西中考真题大阅读《小铁锤》《爆花》就是反思亲子关系的经典材料;写信,也是初中生较为熟悉的一类文体。其他的几种文体考生能不能写,教学中是否训练到位?以谈看法的议论文为例,教师常常以初中生因理性思维的局限写不好和考试不容易出彩的原因,不能予以重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或得不到长足发展。

然而,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36个写作能力点,其中涉及理性的、抽象的议论类写作的能力点有学写读后感、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等四个训练点,共有12道议论类文章写作实践题,主要集中在初三年级段进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第7条中这样表达: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在学段要求中,明确指出要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初中生要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提示”中,从小学5、6年级就提出 ,应引导学生分析证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初中学段的教学提示则更加明确。

第四学段,注意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冷静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基于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研讨等活动,表达要观点鲜明、证据充分、合乎逻辑。

无论是目前使用的统编教材,还是新课标,对于议论性文章写作,对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对于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都强调得非常突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视教学和训练。

在初中阶段,根据写作教学目标和能力训练点,全面培养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类文章常见实用文写作及创意写作是一个非常认真而严肃的问题,事关课程目标不折不扣得到落实的问题。本次考题就鲜明地传达了课标要求,有力地指导了一线教学,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地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2024年陕西省中考作文的理性思辨、多文本自选、跨学科情境化命题的探索与走向,还有充满人性化的亲子关系主题等无不可圈可点,对未来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非常深远。

编辑:薛诗彤)

责编:范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