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看山望水忆乡愁——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尽显“年味”

来源/新华社

逛黄河大集、观百姓村晚”、打卡乡村美景……春节临近,齐鲁大地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以家家挂红灯,户户贴春联,村村有好戏——回村过大年”为主题的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山东16市同步启动,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给群众带来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盛宴。

多彩民俗,一缕升腾的烟火气

清河黄河贯东平,东平湖水水连天……”走进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渔家风情小镇,一场东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正在上演,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气氛热闹非凡。

节目精彩,很有年味,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看戏的场景。”老湖村村民赵仰东告诉记者。

据了解,东平县在春节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将陆续举办各乡镇(街道)的农民“村晚”、元宵歌会、戏曲票友大联欢等节庆活动,展现当地丰富、独特的春节年俗文化。

古运河从济宁穿城而过。一艘载着游客的画舫,从城区的运河玉带桥出发,向龙拱港徐行,穿越两岸挂起大红灯笼的航道,开启龙年新春寻龙之旅”。游船上,不时传出阵阵歌声。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山东各地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的民俗活动。游客能领略济南鼓子秧歌的热烈、泰安泰山庙会的传承、菏泽国风汉服的风韵、日照渔家号子的气势、潍坊龙年风筝的神采……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同海介绍,今年山东围绕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十五、二月二等主要节点,以古城古镇、特色文化旅游村等为重点,组织春节民俗文化展演展示,重点推出12项省级、48项市级特色文化活动,让乡村民俗文化火起来。

黄河大集,守住记忆中的乡土气息

柔软湿润、颜色鲜艳的面团在手中揉捏按压,再用小刻刀精细勾勒形状、雕刻鳞片和爪牙,最后画龙点睛……在潍坊昌邑黄河大集上,刘家面塑传承人刘廷森在游客的注视中制作完成一条活灵活现的中国龙面塑,引发一阵赞叹。

快过年了,中国龙元素格外受欢迎。面塑是门老手艺,我想通过技艺传承让大家感受年味。”刘廷森说。

作为山东创新推出的新名片,黄河大集”在全省选取文化味、乡土味浓厚的传统乡村大集,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打造民俗新品牌。去年,山东举办黄河大集”线上活动、线下市集4万余场,销售额超160亿元。

杨家埠木版年画、肥城桃木雕刻、徐庄灯笼……春节将至,各地大集上有喜庆感、文化味的山东手造成为爆款。

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非遗手造年货大集熙熙攘攘,黑陶、印泥、刺绣、年画等手造作品琳琅满目。

草编匠人张奎善通过火燠技艺创作名为九曲安澜黄河龙”的草编作品,龙鳞有7000多片,由高粱秆做成,还有高粱苗做龙鳍、玉米皮做龙爪、赭石做龙眼、柳条模拟底下的黄河水……农村常见的材料在张奎善的手中焕发了新生机。

民俗是对原有百姓生活的传承与回忆,黄河大集给我们平台把老手艺展示给大家,让更多人回味。”张奎善说。

邂逅乡村,品味萦绕心头的乡愁

有山有水,看得见远方,忆得起乡愁。近日,位于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天马岛风景区内的精品民宿格外火爆,前来放松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民宿能够同时接纳200多人,春节期间几乎全部订满。”大店镇栖山阅海民宿负责人刘苗苗说。大店镇以天马岛风景区为核心,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乡村文旅,乡村文化旅游节给这一片区带来了更多人气。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突出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和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推出乡村节庆习俗游、非遗体验游、民宿欢聚游等特色产品,深度串联美食和美景、文旅和乡情,有效激活乡村文化旅游市场。

北临黄河,东接东平湖,黄河之水环绕其间,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乡贾堌堆村文化悠久,风景秀丽。今年村里格外热闹,特色的斗羊、舞龙等年俗轮番上演,送春联、逛年市、赏非遗、剪窗花等文化活动也搬到了家门口。

年味至,游客们也“寻味”而来。“在古色古香的村落里,能远离城市喧嚣,沉浸在简单的乡村生活,想找寻小时候那种过年的感觉又回来了。”住在贾堌堆村古村民宿的游客马化国说。

乡村文旅大有可为,贾堌堆农家寨乡村旅游景区内各类旅游经营业户已达到60余家。”梁山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进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景区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过大年”系列活动,将当地特色文化融于乡村旅游中,敞开大门迎来客。记者孙晓辉、张昕怡、袁敏)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