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奔小康频道  2024-01-19 10:10  江西日报  编辑:汪双申阿乐歌:

  雾霭沉沉,泸溪河呜咽。1月15日6时30分,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兰念瑛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新月畲族村举行。除本村畲民及周边村民外,来自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兰念瑛的亲朋好友、兰氏宗亲、畲族本家等也自发来到新月畲族村送别。

  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这一长串荣誉的背后,是兰念瑛一生情系畲乡、为民服务的写照。

  凤凰是畲族信仰的图腾,村民非常认可和敬重兰念瑛,亲切地称她为“金凤凰”。2024年1月8日0时20分,这只“金凤凰”永远离开了她挚爱的畲乡,享年66岁。“从她去世当天开始,每家每户每晚都有人自发前来边哭边唱畲族歌。”新月畲族村党支部书记兰秀林悲痛地说。

 一心为民的初心

  念瑛书记是热心肠、大好人,多年来无私帮助我这个外地人。”听到兰念瑛去世的消息,资溪县株溪采育林场69岁的咸大林第一时间赶到兰念瑛家中,刚到门口就号啕大哭,扑通”一声跪在兰念瑛灵柩前。

  咸大林年轻时从山东来到资溪落户,与当地姑娘吴春梅相爱,在该县民政局登记结婚时,由于个人户口原因办不了结婚证,当天在民政局办事的兰念瑛看到后,立即协调帮他办好了结婚证。后来,咸大林养殖蜜蜂因销路而发愁,兰念瑛又主动上门帮他销售蜂蜜

  回忆起兰念瑛,村民钟东林满脸悲伤。他以前在外地工作,难以照料不能正常生活的妻子,是兰念瑛帮他联系到村办企业工作。如今60多岁的钟东林在村里畲酒厂工作,每月有4000多元收入。“这几天我一直在念瑛书记家中,陪着她的家人,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钟东林说。

  62岁的他因疾病干不了重活,孤身一人生活。为帮助兰启贵,兰念瑛提请村委会研究,优先聘兰启贵为生态护林员,让他每年有1万元的稳定收入。村里发展旅游后,兰启贵又被安排到民俗文化表演队工作。

强村富民的夙愿

  20世纪60年代末,11岁的兰念瑛跟随父辈,从浙江省新安江迁到我省资溪安家落户。

  村民多年来过着“工作”、“工作”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村民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年轻时的兰念瑛暗暗下决心。

  1995年新月畲族村设立行政村,兰念瑛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又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

  兰念瑛一直奔走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上。她首先动员村民种植苗木,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以个人名义和50户村民签订合同,村民只管种植苗木,成熟后她以市场价收购,所有风险由自己承担。为了抢到市场和订单,第一年兰念瑛跑遍了江西省,有一次连续28天都睡在车上。如今,村里苗木种植面积达1000磅、产品50余个,年产值突破350万元,仅此一项,让全村畲民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

  2018年,新月畲族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畲民致富,2019年底,兰念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69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畲酒厂、畲茶坊,在企业务工的村民每月收入超过3000元。如今,村企生产的畲酒“红曲饮”“三月三”,已成为省内特有的少数民族品牌。

  牢记嘱托的奋斗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与兰念瑛亲切互动。农家乐办起来了吗?”高速公路通到你们那里了吧?”总书记的话,既是问询,更是嘱托。当晚,兰念瑛激动得睡不着,反复思考该如何完成总书记的嘱托。从那时起,她将大量心血放在了“游”和“路”上。

  新月畲族村群山怀抱,兰念瑛积极为打通拓宽富民强县的致富路”奔波。2015年底,新月畲族村到县城的路扩宽了,隧道也打通了;2017年元旦,穿越资溪全境的资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连通三清山、龙虎山、大觉山、武夷山等著名景区,而新月畲族村就在这条风景带上。

  乘着资溪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兰念瑛请建筑设计专家对村庄进行了规划设计和改造提升,完善了基础设施,并发掘、整理畲族民俗文化,打造了畲族民俗风情游、乡村特色游等旅游产品。新月畲族村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如今,新月畲族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1万元。

  我们一定要把‘苗木产业+乡村旅游’强村富民之路走得更实更好!”这是2023年12月月初兰念瑛最后一次回到村里,和兰秀林一起探讨新月畲族村2024年发展方向时说的话。

  看着村里一天比一天好,我们非常感谢念瑛书记,她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好书记。”送别兰念瑛后,村民兰陈梅久久不愿离去。

谢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