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诠释青春担当

奔小康频道  2023-09-05 09:36  江西日报  编辑:汪双申阿乐歌:

  大叔,你家的脐橙长得还好吗?螨虫防控效果怎样?”在于都县富硒脐橙园里,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博士研究生王宏燕和果农正热聊着今年脐橙的长势和病虫的防治。别看王宏燕年龄不大,却在科技助农上早已成绩斐然。

  王宏燕来自新疆,她说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丰收时家人的笑容是自己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科技助农的种子从小就在心里生了根。

  在远离家乡几千公里外的江西,王宏燕第一次接触柑橘病虫害生物防治。在下乡调研中,赣南老区有个叫丁陂的小乡村让她记忆特别深刻。柑橘种植是这里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害螨反复爆发让橘农苦不堪言,她调研时听到最揪心的一句话就是:小王啊,园子里虫子控制不住了,药打了也不管用,实在是没办法了。”

  王宏燕经过多次调研后发现,打药除螨导致的害螨抗性问题已经陷入药越打越勤,量越打越多”的恶性循环,也由此引发农业面源污染、农药残留等生态问题。能否实现绿色、高效、低成本防控?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调研,依托学校生物防治团队在害虫生物防治工作中的科研成果,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以螨治螨’这一生物防治手段上,希望通过这个方法能够解决脐橙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虫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品品质。”王宏燕说。

  为了找到橘园生物防治螨的优势种,王宏燕深入橘园,即使蚊叮虫咬依然一动不动地去观察,为了螨虫驯化,在养虫房她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宏燕经过几千次的螨虫饲料配比调试,形成了独有的育种技术,突破低成本大量繁殖的行业难题,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防治螨种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低成本大量扩繁技术。

  有了好的技术,更需要好的推广。王宏燕把智慧农业决策系统与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融合,集成了一套系统化以螨治螨”防治技术规范,打通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王宏燕和同学们在我省已经建立了13个“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示范区,培训600多名橘农,带动橘农人均增收2000元。最大限度减少了农药使用频次和农药使用量,降低经济成本300多万元。

  王宏燕还联合有志青年共同成立生物防治技术服务公司,开展生物防治技术传播、推广与合作,把好技术送入更多农户家。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王宏燕说。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