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恒水:男儿不言苦 让回报社会成为传统习惯

奔小康频道  2022-10-26 04:35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魏青青阿乐歌: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邹恒水,今年32岁,在部队时因演习意外致使听力残疾。2015年7月,邹恒水返乡,注册成立了芦溪县吐霞村恒瑞家庭农场,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西瓜栽种的创业道路中。

  创业路艰难不气馁不放弃

  2016年,恒瑞家庭农场在流转了土地、搭建了简易大棚后,第一批西瓜苗成功栽种了下去。

  邹恒水心中暗喜,每天起早摸黑、干劲十足。可是天不遂人愿,当年5月,大棚内的西瓜苗一批批死去。

  邹恒水立刻到处找专家查找西瓜苗死亡的原因,农艺专家上门查看西瓜苗情况后,指出是病菌引起的,而且是较难攻克的细菌。

  邹恒水埋头苦干,认真尝试多种杀菌药剂配方,终于使大规模的西瓜病得到了好转,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棚西瓜苗。

  他认真的记录着这第一次就遭遇的战斗”,为日后积累了生产经验,抓紧时间清理并补种了死亡的西瓜苗。到了收获的七月,一个个硕大的西瓜躺在大棚里对着邹恒水笑,他摘下一个自己亲手种出的西瓜尝一口,满嘴的甘甜,心里更甜。

  公司

  第一年,西瓜成功栽种并销售一空后,邹恒水觉得虽然效益不多,但是也应该对社会进行一些回报。因为自己淋过雨,想为别人撑把伞”,他想来想去自己能做的不多,于是用车辆运送了600多公斤西瓜到宣风镇敬老院,让孤寡老人感受来自社会的一份关爱。

  创业的路上荆棘重重,邹恒水经历过失败、挫折,也曾起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西瓜栽种、瓜果种植等农业生产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农业的创业道路上披荆斩棘、越走越顺,并小有成就。

  2022年上半年,邹恒水投资20多万元,流转租赁了250多亩农田,种植紫红米水稻和果树,投资100多万元扩建水稻育秧中心。

  恒瑞家庭农场一直保持着回报社会的良好习惯,雇佣了10多位残疾人在农场从事管理生产工作,其中人成为了脱贫建档立卡户。邹恒水认为,只要足够努力,自己事业越来越好的同时,也能带领着乡亲们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