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期刊
在线ISSN:1349-9092
打印ISSN:0917-5040
ISSN-L:0917-0400
第26卷第12期
显示本期8篇文章中的1-8篇
编辑
原始文章
  • 片垣龙子、浅仓庆子、上智健、Masayasu静子、Satoshi Sa。。。
    2016年第26卷第12期页码613-621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J-STAGE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提前在线发布:2016年7月2日
    期刊 免费访问
    背景:由于海藻是日本人饮食中常见的成分,日本人的碘摄入量预计会很高。然而,使用24小时尿样测量的尿碘排泄量及其饮食决定因素尚不清楚。
    方法:2013年2月和3月,招募了居住在日本20个地区的20至69岁健康成年人。使用从713名受试者(362名男性和351名女性)收集的24小时尿液评估尿碘排泄,并评估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在358名完成了4天半称重饮食记录(DR)和尿液采集的受试者中,评估了食物组的饮食摄入与尿碘排泄之间的关系。还评估了碘摄入量与碘排泄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了尿液采集前后重叠一天或一天DR中碘摄入度的相关系数。
    结果:24小时尿液中碘排泄量的中位数为365µg,老年受试者的排泄量明显较高。当DR和尿液采集在同一天进行时,DR估计的碘摄入量与尿碘排泄量显著相关(第页= 0.37). 校正混杂因素后,碘排泄量与海带和鱼类的海带和汤料摄入量显著相关。
    结论:虽然需要多次尿碘测量来确认我们的结果,但这项研究显示了日本健康成年人的当前碘状况。结果表明,海带和鱼类是日本人24小时尿液碘营养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下载PDF(179K)
  • Koichiro Shiba、Naoki Kondo、Katsunori Kondo
    2016年第26卷第12期页码622-628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J-STAGE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提前在线发布:2016年5月14日
    期刊 免费访问
    背景:我们研究了非正式(如家庭成员和朋友)和正式(如医生和来访护士)社会支持与长期护理中照顾者负担的关系,以及可用社会支持来源数量与照顾者负担之间的关系。
    方法:我们在2003年进行了一项邮寄调查,并使用了日本爱知县2998名虚弱老年人主要照顾者的数据。我们使用经验证的量表来评估护理人员的负担。
    结果: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在控制照顾者的社会人口学和其他特征后,非正式社会支持与较低的照顾者负担显著相关(β=−1.59,P(P)<0.0001),而正式支持没有(β=−0.30,P(P)= 0.39). 通过具体的社会支持来源、同居照料者家庭的非正式社会支持评估关联(β=−0.71,P(P)<0.0001)和亲属(β=-0.61,P(P)=0.001)与较低的照顾者负担有关,而只有来自家庭医生的正式社会支持与较低照顾者负担相关(β=-0.56,P(P)= 0.001). 与没有非正式支持的护理人员相比,只有一个支持的护理者(β=−1.62,P(P)<0.0001)和两个或多个支架(β=−1.55,P(P)<0.0001)负荷显著降低。这种联系没有得到正式支持。
    结论:来自亲密社会关系的社会支持可能会对照顾者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而不依赖于接受正式的社会支持,从而减轻负担。
    下载PDF(160万)
  • 池田富美、柴田根太郎、海田俊彦、福原正彦、平田洋一郎。。。
    2016年第26卷第12期页码629-636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J-STAGE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提前在线发布:2016年6月4日
    期刊 免费访问
    补充材料
    背景:关于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抗体和血清胃蛋白酶原(sPG)是萎缩性胃炎程度的标志,对胃癌的检出具有鉴别能力。我们在一项针对日本人群的长期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了这一问题。
    方法:根据基线,共有2446名年龄≥40岁的日本社区居民被分为四组幽门螺杆菌血清学状态和sPG:A组(幽门螺杆菌[−],sPG[−]),B组(幽门螺杆菌[+],sPG[−]),C组(幽门螺杆菌[+]、sPG[+])和D组(幽门螺杆菌【−】,sPG【+】),并对参与者进行了20年的前瞻性随访。
    结果:在随访期间,123名受试者发展为胃癌。与A组相比,B、C和D组的胃癌累积发病率显著增加,而C组和D组之间无显著差异。B组胃癌的多变量校正风险显著增加(危险比[HR],4.08;95%置信区间[CI](1.62–10.28),C组和D组合并(HR 11.1;95%CI,4.45–27.46)。当多变量模型幽门螺杆菌抗体被改变为与幽门螺杆菌抗体和sPG,胃癌发展的C统计显著增加(0.773 vs 0.732,P(P)=0.005),且连续净重新分类改进值为0.591(P(P)< 0.001).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抗体和sPG是预测胃癌发展的有用工具。
    下载PDF(330万)
  • 丁文清、洪成、颜银坤、赵晓源、陈方芳、顾。。。
    2016年第26卷第12期页码637-645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J-STAGE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提前在线发布:2016年7月9日
    期刊 免费访问
    补充材料
    背景:儿童和青少年的血脂趋势是成人心血管疾病未来发病率的预测因素。
    方法:数据来自2004年和2014年进行的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共纳入3249名6-18岁儿童;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甾醇(LDL-C)和甘油三酯(TG)。
    结果:总的来说,TC、非HDL-C和LDL-C的平均水平以及TG的几何平均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所有P(P)< 0.001). 2004年至2014年间,平均HDL-C水平显著下降(从1.54 mmol/L降至1.47 mmol/L;P(P)< 0.001). 血脂水平异常的患病率,低HDL-C患病率除外(P(P)=0.503),在研究期间显著增加(全部P(P)< 0.05). 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从13.3%;95%置信区间[CI],11.6%–15.0%到24.5%;95%CI,22.4%–26.6%;P(P)<0.001)和血脂异常(18.8%;95%CI,16.9%–20.7%至28.9%;95%CI26.7%–31.3%;P(P)<0.001)也从2004年增加到2014年。与非超重受试者相比,肥胖受试者的异常血脂患病率增加,平均血脂水平(TC水平除外)恶化,与非肥胖受试人群相比,混合肥胖受试人员的平均血脂水平恶化(P(P)<0.05)。
    结论:在过去10年中,除特定血脂外,6至9岁儿童和10至18岁青少年的血脂浓度在中国北京的几所学校中呈不良趋势。
    下载PDF(192K)
  • 佐藤明彦、滨田昭哉、熊山由纪夫、田中伸郎、冈本弘。。。
    2016年第26卷第12期页码646-653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J-STAGE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提前在线发布:2016年7月2日
    期刊 免费访问
    背景:高出勤率和定期参与疾病筛查项目是项目有效性的重要贡献者。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查肺癌胸部X射线筛查中初始假阳性结果对后续筛查参与的影响。
    方法:这项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析了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间首次参与横滨市肺癌筛查项目的个人,并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了回顾性跟踪,直至2013年3月。在365天(主要结果)到730天的评估期内,对假阳性结果参与者和阴性结果参与者的后续筛查参与情况进行比较。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评估筛查结果与随后参与的关系,并对患者特征和筛查进行调整。
    结果:在3132名假阳性参与者中,365天内参与后续筛查的比例为12.9%,在15737名阴性参与者中为6.7%。虽然随着截止时间的延长,出勤率的差异降低了,但与阴性结果的患者相比,假阳性结果的参与者更容易参加后续筛查(P(P)< 0.01). 随后参与筛查的预测因素为假阳性结果(风险比[RR]1.72;95%置信区间[CI],1.54-1.92)、年龄较大(RR1.17;95%置信限1.11-1.23)、男性(RR1.46;95%置信度1.29-1.64)、当前吸烟者(RR0.80;95%可信限0.69-0.93)、当前就业(RR0.79;95%可信区间0.70-0.90)、,并在医院癌症中心进行筛查(与公共卫生中心相比,RR为1.36;95%CI为1.15-1.60)。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筛查结果为假阳性的参与者中,随后参与肺癌筛查的可能性高于结果为阴性的患者。
    下载PDF(432000)
  • 李奎宝、姚崇华、杨新春、宣迪、李娜、雷东、李旭。。。
    2016年第26卷第12期页码654-660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J-STAGE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提前在线发布:2016年7月16日
    期刊 免费访问
    背景:关于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BMI)与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有限,结果也不一致。我们调查了中国北京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BMI与心血管疾病(CVD)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我们对来自中国北京的2535名40至91岁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时有CVD史的参与者被排除在分析之外。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评估不同BMI分层水平与CVD和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
    结果:在平均8.1年的随访中,共发现486例死亡,其中233例死于心血管疾病。与BMI水平相关的全因死亡率的多变量校正危险比(<20、20-22、22-24、24-26[参考组]、26-28、28-30和≥30 kg/m)2)分别为2.03(95%置信区间[CI],1.48–2.78)、1.61(95%可信区间1.18–2.20)、1.30。当按年龄、性别或吸烟状况分层时,每个亚组中仍存在U型关联(P(P)>所有交互作用均为0.05)。关于BMI与CVD死亡率的相关性,也观察到U型趋势。
    结论: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BMI与CVD和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联。BMI在24-26 kg/m之间的高血压患者中,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最低2.
    下载PDF(601K)
 
  • 2016年第26卷第12期页码661-662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J-STAGE发布日期:2016年12月5日
    期刊 免费访问
    下载PDF(32K)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