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jc.php

JACIII第26卷第4期,第531-541页
doi:10.20965/jaciii.2022.p0531
(2022)

纸张:

预期管理与金融稳定——基于新闻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郑晓琴*,**和徐冰***,†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北路269号成华362021

**池州大学商学院
中国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牧之路199号247000

***温州基地、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所、温州商学院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等教育区,邮编325035

通讯作者

收到:
2022年1月30日
认可的:
2022年3月29日
出版:
2022年7月20日
关键词:
预期管理、货币政策、商业周期、新闻冲击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被认为是商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将预期货币政策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该模型包含金融放大商业周期波动的机制。比较分析了预期和非预期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和信贷等金融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强化货币政策的冲击,预期和非预期货币政策均导致房地产价格和信贷下降。然而,意外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和信贷的影响更大。由于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房地产价格和信贷的迅速下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的严重波动。因此,预期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稳定金融。此外,中国经济市场实体货币政策的预期持续时间为四分之一。央行应尽量避免向公众发布突发的货币政策消息,因为这将导致信贷和房地产价格的严重波动,进而导致商业周期的严重波动。央行还应采取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来稳定金融,以进一步缓解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放大效应,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引用本文为:
X.Zheng和B.Xu,“预期管理与金融稳定——基于新闻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高级计算杂志。智力。智力。通知。第26卷第4期,第531-5412022页。
数据文件:
工具书类
  1. [1] R.Lucas,《期望与货币的中立性》,《经济学理论杂志》,第4卷,第2期,第103-1241972页。
  2. [2] 郭永斌、陈永斌,《期望管理的政策实践与改进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60-67页。
  3. [3] M.Woodford,“信息经济中的货币政策”,《Nber工作文件》,第8674号,2001年12月。
  4. [4] S.Morris和H.S.Shin,“协调货币政策中的预期”,莱文书目,2007年。
  5. [5] B.S.Bernanke,《联邦倒退与金融危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
  6. [6] J.R.Campbell、C.L.Evans、J.Fisher、A.Justiniano和C.Woodfood,“美联储远期指导的宏观经济影响”,布鲁金斯经济活动论文,2012年。
  7. [7] M.Juselius、C.Borio、P.Disyatat和M.Drehmann,“货币政策、金融周期和超低利率”,国际清算银行工作文件,第569号,2016年7月。
  8. [8] 马云(Y.Ma)和陈永乐(Y.L.Chen),“财务杠杆、杠杆波动性和经济增长”,《经济研究杂志》,第6期,第31-45页,2017年。
  9. [9] M.Ehrmann、M.Fratzscher和B.Born,“中央银行关于金融稳定的沟通”,工作文件系列,2011年。
  10. [10] H.F.D.Mendona和C.O.D.Moraes,“中央银行披露作为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工具”,《经济体系》,第42卷,第4期,第625-636页,2018年。
  11. [11] A.C.Pigou,《工业波动》,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27年。
  12. [12] S.Gomes、N.Iskrev和C.Mendicino,《货币政策冲击:我们有消息》,《经济动态与控制杂志》,第74卷第1期,第108-128页,2017年。
  13. [13] P.Beaudry和F.Portier,“股票价格、新闻和经济波动”,《美国经济评论》,2006年。
  14. [14] F.Milani和J.Treadwell,“货币政策‘新闻’和‘惊喜’的影响”,《货币信贷与银行学杂志》,第44卷,第8期,第1667-1692页,2012年。
  15. [15] 吴海斌、徐振伟、胡永国和严培炎,“新闻冲击下的财政政策和宏观影响”,《管理世界杂志》,第8卷,第26-39页,2011年。
  16. [16] X.Wang、Q.Wang和Z.F.Chen,“货币政策预期和通货膨胀管理:基于新闻冲击的DSGE分析”,《经济研究杂志》,第2卷,第16-29页,2016年。
  17. [17] 庄振国、贾海杰、刘德民,“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研究:预期与非预期冲击的视角”,《管理世界杂志》,第7卷,第80-97页,2018年。
  18. [18] 郭国胜和沈春秋,“十四五期间加强中国预期管理的视角:日本和美国预期管理政策的比较与启示”,《金融与贸易经济学》,第41卷,第11期,第22-36页,2020年。
  19. [19] M.Iacoviello,“金融商业周期”,《经济动态评论》,第18卷第1期,第140-163页,2015年。
  20. [20] N.Kiyotaki和J.Moore,《信贷周期》,《政治经济学杂志》,第105卷,第2期,第211-248页,1997年。
  21. [21]P.A.Neumeyer和F.Perri,“新兴经济体的商业周期:利率的作用”,《货币经济学杂志》,第52卷,第2期,第345-380页,2005年。
  22. [22]B.S.Bernanke、M.Gertler和S.Gilchrist,“第21章:定量商业周期框架中的金融加速器”,《宏观经济学手册》,第1卷,第1341-1393页,1999年。
  23. [23]K.Kim和A.R.Pagan,“校准宏观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手册》,牛津:布莱克威尔,3563901995年。
  24. [24]R.Gao和L.T.Gong,“土地金融、住房需求冲击和经济波动”,《金融研究杂志》,第4卷,第32-45页,2017年。
  25. [25]孟晓川,张永生,李政英,“中国经济“从现实到虚拟”背景下的最优货币政策”,《世界经济杂志》,第5卷,第27-48页,2019年。
  26. [26]C.Q.Hou和Y.Liu,“外部融资溢价和抵押品约束:基于DSGE模型的比较”,《经济评论》,第4卷,第134-1472015页。
  27. [27]K.Chen、J.Ren和T.Zha,“中国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的联系”,《美国经济评论》,第108卷,第12期,第3891-3936页,2018年。
  28. [28]王立勇,张立国,刘伟国,“不同粘性条件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杂志》,第9卷,第69-81页,2012年。
  29. [29]侯智强和龚立涛,“部门价格粘性的异质性与货币政策的传导”,《世界经济杂志》,第7卷,第23-44页,2014年。
  30. [30]C.S.Zhang和C.Dang,“中国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金融研究杂志》,第8卷,第1-17页,2017年。
  31. [31]李立勇,“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62-363页,1995年。
  32. [32]S.Eusepi和B.Preston,“中央银行沟通与预期稳定”,《社会科学电子出版》,第2卷,第3期,第235-271页,2007年。
  33. [33]L.Y.Li,“中央银行新目标研究”,《管理世界杂志》,第9卷,第27-40页,2020年。

*该网站是基于HTML5和CSS3为现代浏览器设计的,例如Chrome、Firefox、Safari、Edge和Opera。

上次更新日期:2024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