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BMJ BMJ美洲 BMJ中国 BMJ印度

症状出现前“实质性”猴痘传播的证据

症状出现前“实质性”猴痘传播的证据

症状出现前发现猴痘“大量”传播的证据

症状出现前最多四天检测到传播
调查结果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感染控制的影响

A类英国研究由发布英国医学杂志今天发现有证据表明,猴痘在症状出现或检测到之前有“实质性”传播(称为症状前传播)。

在症状出现前最多四天检测到传播,研究人员估计超过一半(53%)的传播发生在症状前阶段,这意味着许多感染无法通过让患者在发现症状后进行隔离来预防。

在一篇相关社论中,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些发现得到其他研究的支持,症状前传播“将对全球感染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自2022年5月国际猴痘爆发以来,全球已记录了7万多例猴痘病例,其中英国有3500多起病例。

尽管病例数目前正在下降,但了解病毒的“传播动力学”仍然很重要,例如,病毒如何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以及症状出现的速度有多快,以便为政策决策和未来干预提供信息。

虽然以前对痘病毒的研究并不排除在出现症状之前传播,但这项工作是支持这一点的第一证据。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点,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研究人员着手分析英国猴痘疫情的传播动力学。

他们的发现基于2022年5月6日至8月1日期间英国2746名猴痘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个人的常规监测和接触者追踪数据。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8岁,95%的人报告称他们是同性恋、双性恋或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

研究人员感兴趣的两个主要指标是连续时间间隔(从原发病例患者出现症状到再次接触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和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候)。

为了估计这一点,他们通过接触追踪病例问卷将这些人的接触信息和症状发生日期与接触者联系起来,然后使用两个统计模型进行分析。

模型根据病毒爆发常见的几种偏差进行了调整,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率的变化,否则会影响结果。

一种模型中的平均潜伏期估计为7.6天,另一种模型为7.8天,而一种模型的估计平均序列间隔为8天,而另一种为9.5天。 

对于这两种模型,序列中位数间隔比潜伏期中位数短0.3至1.7天,这表明在出现或检测到症状之前发生了大量传播。

对从具有更详细信息的患者子集收集的个体水平患者数据的分析似乎证实了这一解释,13对病例对照患者中有10对报告了症状前传播。四天是症状出现前检测到传播的最长时间。

根据这些结果,研究人员表示,需要16至23天的隔离期才能检测出95%的潜在感染者。

这些都是观察结果,研究人员指出了一些局限性,例如依靠接触追踪来确定正确的病例对照对和症状发生日期的自我报告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果可能不一定直接适用于具有不同传播模式的其他人群。

然而,这是一项大型研究,使用了稳健的方法,并对数据中存在的关键偏差进行了调整,从而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对隔离和接触者追踪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并补充说,在试图寻找确诊病例的接触者时,反向接触者追踪策略(追踪疾病传播者)应考虑到症状前的感染期。

链接的社论来自美国、英国和尼日利亚的研究人员认为,全球迫切需要预先接种疫苗和疫苗公平性。

他们解释说,接种疫苗可能比管理可预防感染的后果更具成本效益,包括住院、隔离期间的收入损失和长期并发症。

然而,他们指出,在高收入国家猴痘爆发期间,许多关键的公共卫生措施在非洲大部分地区仍然无法实施。

他们写道:“随着猴痘疫情在欧洲和北美的减少,我们有责任在全球层面部署有效的病毒控制工具,而不仅仅是在富裕国家。”。“这些工具包括研究了解非洲环境中的传播动态,以及将流行国家纳入疫苗试验。”

2/11/22

编辑注意事项
研究:英国猴痘传播动力学:接触追踪研究doi:10.1136/bmj-2022-073153
编辑:猴痘传播动力学:全球迫切需要接触前疫苗接种和疫苗公平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36/bmj.o2504

期刊:英国医学杂志

基金:

链接至医学科学院新闻稿标签系统:
https://press.psprings.co.uk/AMSlabels.pdf

外部同行评审?是(研究);否(链接编辑)
证据类型:观察型;意见
主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