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 877 302 8632
传真:
+1 888 205 9894(免费)
电子邮件:
订单@antibodies-online.com

人细胞因子阵列C5

反应性:人类 AA公司 化学发光 半定量 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裂解物、血浆、血清、组织裂解物
目录号ABIN625560
  • 反应性
    人类
    检测方法
    化学发光
    方法类型
    夹心ELISA
    应用程序
    抗体阵列(AA)
    目的
    C系列人细胞因子抗体阵列5试剂盒。检测80种人类细胞因子。适用于所有液体样品类型。
    品牌
    RayBio®公司
    样品类型
    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裂解液、组织裂解液
    分析方法
    半定量
    特异性
    ENA-78(CXCL5)、GCSF、GM-CSF、GROα/β/γ、GRO alpha(CXCL1)、I-309(TCA-3/CCL1)、IL-1α(IL-1 F1)、IL-1beta(IL-1 F2)、白细胞介素2、IL-3、IL-4、IL-5、IL-6、IL-7、IL-8(CXCL8)、IL-10、IL-12 p40/p70、IL-13、IL-15、IFN-γ、MCP-1(CCL2)、MCP-2(CCL8)、MCP-3(MARC/CCL7)、M-CSF、MDC(CCL22)、MIG(CXCL9)、MIP-1β(CCL4)、MIP-1δ(CCL15)、,RANTES(CCL5)、SCF、SDF-1α(CXCL12-α)、TARC(CCL17)、TGF-β1、TNF-α、TNF-β(TNFSF1B)、EGF、IGF-1、血管生成素、肿瘤抑制素M、血小板生成素(TPO)、VEGF-A、PDGF-BB、瘦素、BDNF、BLC(CXCL13)、Ckβ8-1(CCL23)、Eotaxin-1(CCL11)、Eotaxin-2(MPIF-2/CL24)、Eotaxin-3(CCL26)、FGF-4、FGF-6、FGF-7(KGF)、FGF-9、Fl t-3配体,Fractalkine(CX3CL1)、GCP-2(CXCL6)、GDNF、HGF、IGFBP-1、IGFBP-2、IGFBP-3、IGFBP4、IL-16、IP-10(CXCL10)、LIF、Light(TNFSF14)、MCP-4(CCL13)、MIF、MIP-3α(CCL20)、NAP-2(PPBP/CXCL7)、NT-3、NT-4、骨桥蛋白(SPP1)、骨保护素(TNFRSF11B)、PARC(CCL18)、PLGF、TGF-β2、TGF-beta 3、TIM P-1、TIMP-2
    特点
    • 易于使用
    • 无需专用设备
    • 几乎可与任何液体样品兼容
    • 成熟的技术(许多出版物)
    • 高灵敏度(pg/mL)
    • 夹心ELISA特异性
    • 密度高于ELISA、Western blot或基于珠的多重检测
    组件
    抗体阵列膜
    生物素化检测抗体鸡尾酒
    阻塞缓冲区
    洗涤缓冲液1和2
    细胞和组织裂解缓冲液
    检测缓冲器C和D
    塑料培养托盘
    蛋白酶抑制剂鸡尾酒(在精选试剂盒中)
    不包括材料
    移液器、移液管尖端和其他常用实验室耗材
    轨道振动筛或摆动摇杆
    卫生纸、吸墨纸或色谱纸
    胶带或Saran包装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化学发光印迹记录系统(如UVP的ChemiDoc-It®或EpiChem II Benchtop Darkroom)、X射线胶片和合适的胶片处理器或其他化学发光检测系统。
  • 应用程序注释
    使用轨道振动筛或摆动摇杆,在轻轻旋转或摇动(约0.5至1周/秒)的情况下执行所有培养和清洗步骤,以确保试剂/样品完全均匀覆盖。剧烈摇晃/旋转可能会导致膜表面出现泡沫或气泡,应避免出现。所有洗涤和培养均应在试剂盒中提供的培养托盘(项目10)中进行。在所有培养步骤中,用提供的盖子盖住培养托盘,以避免蒸发和外部碎屑污染。在每次培养期间,确保膜上完全覆盖有足够的样品或试剂体积。避免直接在膜上用力吸液,而是用吸液管将样品和试剂轻轻移到每个孔的一角。每一步完成后,用吸管吸出多余的液体,将样品和试剂完全吸出。倾斜托盘,使液体移到角落,然后用移液管移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为以下步骤进行可选的隔夜培养,以增加整体斑点信号强度:
    -样品培养
    -生物素化抗体鸡尾酒孵化
    -HRP-链霉亲和素培养
    注释

    C系列阵列具有化学发光信号检测功能。抗体被发现在硝化纤维素膜固体载体上,并以与蛋白质印迹非常相似的方式处理。
    所有C系列阵列均基于夹心ELISA原理,利用一对匹配的抗体:一种固定化捕获抗体和一种相应的生物素化检测抗体。

    样品体积
    1毫升
    钢板
    协议
    1. 阻隔膜
    2. 带样品培养
    3. 生物素化检测抗体鸡尾酒培养
    4. 用HRP-结合链霉亲和素培养
    5. 用检测缓冲液培养
    6. 化学发光成像系统成像
    7. 进行密度测定和分析
    样品制备

    如果可能,使用无血清条件培养基。如果需要含血清的条件培养基,强烈建议使用完整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因为许多类型的血清都含有细胞因子。我们建议您的样品采用以下参数:50至100µl原始或稀释血清、血浆、细胞培养基或其他体液,或50至500µg/ml蛋白质用于细胞和组织裂解液。如果您遇到高背景或荧光信号强度超过检测范围,建议进一步稀释样品。

    分析程序
    1. 将每个膜放入提供的八孔托盘中(-表示抗体印刷面)。2.添加2 ml 1X封闭缓冲液,在室温下培养30分钟,以封闭膜。注:可在4°C下培养过夜。3.在室温下用1ml样品培养膜1至2小时。如有必要,使用1X缓冲液稀释样品。注:我们建议使用1 ml条件培养基或1 ml原始或10倍稀释的血清或血浆或50-500µg蛋白质作为细胞裂解物和组织裂解物。用1倍缓冲液将裂解液稀释至少10倍。注:使用的样本量取决于细胞因子的丰度。如果信号太弱,可以使用更多的样本。如果信号太强,样品可以进一步稀释。注:可在4°C下培养过夜。4.从每个容器中倾析样品,并在室温下用2ml 1X洗涤缓冲液I洗涤3次,同时振荡。每次洗涤请留出5分钟时间。用H2 O.5稀释20X洗涤缓冲液I。在室温下用2ml 1X洗涤缓冲液II摇晃洗涤2次。每次清洗5分钟。用H2 O.6稀释20X清洗缓冲液II。制备一抗工作液。向生物素结合抗细胞因子管中添加100µl 1X阻断缓冲液。轻轻混合,将所有混合物转移到含有2 ml 1X阻塞缓冲液的试管中。注:稀释后的生物素结合抗体可在4°C下保存2-3天。7.向每个膜中添加1 ml稀释的生物素结合抗体。在室温下培养1-2小时。注:可在4°C下培养过夜。8.按照步骤4和5中的说明进行清洗。9.向每个膜中添加2 ml 1000倍稀释的HRP-结合链霉亲和素(例如,向1998µl 1X封闭缓冲液中添加2µl HRP-共轭链霉亲和物)。注:使用前将含有1000X HRP-共轭链霉亲和素的试管充分混合,因为储存期间可能会形成沉淀。10.在室温下培养2小时。注:可在4°C下培养过夜。11.按照步骤4和5中的说明进行清洗。
      在检测过程中,不要让膜变干。检测过程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不得停止。1.继续进行检测反应。为一个膜添加250µl的1X检测缓冲液C和250µl的1X测试缓冲液D,混合这两种溶液。用镊子垂直握住滤膜,排出多余的冲洗缓冲液。将膜蛋白面朝上(-标记位于蛋白面朝左上角)放在干净的塑料板上(套件中提供)。用移液管将混合的检测缓冲液移到膜上,并在室温下培养2分钟。确保检测混合物完全均匀地覆盖在膜上,没有任何气泡。2.用镊子垂直握住薄膜,并将边缘接触组织,以排出多余的检测试剂。轻轻地将膜,蛋白质面朝上,放在一张塑料板上(-标记位于蛋白质面朝左上角)。在阵列上用另一块塑料片覆盖。轻轻抹平所有气泡。避免对膜施加压力。3.将阵列暴露在x射线胶片上(我们建议使用柯达x-omat AR胶片),并使用胶片显影剂检测信号。或者可以使用化学发光成像系统直接从膜上检测信号。将薄膜曝光40秒,然后根据信号强度重新曝光薄膜。如果信号太强(背景太高),请缩短曝光时间(例如5-30秒)。如果信号太弱,则增加曝光时间(例如5-20分钟或过夜)。或者用1x HRP-共轭链霉亲和素将膜重新培养过夜,并在第二天重新检测。4.将膜保存在-20°C至-80°C的温度范围内,以备将来参考。
    结果的计算

    阵列图像的视觉比较可能足以看到相对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然而,大多数研究人员希望使用二维密度计对信号强度(或更准确地说,信号密度)进行数值比较。凝胶/印迹记录系统和其他化学发光或磷光检测系统通常与兼容的密度测定软件一起销售。任何密度测定软件都应足以从扫描图像中获得斑点信号密度。NIH网站上免费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软件程序ImageJ以及一个阵列插件。

    分析精密度
    在最佳条件下运行时,斑点信号强度的阵列间变异系数(CV)低至5%。
    限制
    仅供研究使用
  • 处理建议
    每个膜的抗体打印面在左上角用破折号(-)或数字(#)标记。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让膜变干,否则可能会变得脆弱并破裂,或者可能会出现较高和/或不均匀的背景。仅用镊子抓住薄膜的角或边缘。请勿触摸打印的抗体斑点。
    保管部
    -20摄氏度
    存储注释
    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在到达后将整个试剂盒冷冻保存在-20°C。冷冻保存后,该试剂盒将在产品保修期内保持至少6个月的稳定性。解冻后,将阵列膜和1X封闭缓冲液保存在-20°C下,所有其他试剂在4°C下未稀释,保存时间不超过3个月。
    到期日
    6个月
  • 谢、雷、盛、文卡特曼、拉斯科拉、华纳、詹姆斯: "孕酮对脑出血早期预后的性别特异性影响。“在:神经内分泌,第103卷,第5版,第518-30页, (2017) (公共医学).

    利特温、拉德万斯卡、帕普鲁卡、基达、多博斯、维基耶维奇、巴齐恩斯卡: "FGF2在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中的作用与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产生有关。“在:分子和细胞生物化学,第410卷,第1-2期,第131-42页, (2016) (公共医学).

    费雷尔·马约尔加、阿尔瓦雷兹·迪亚斯、瓦勒、德拉斯·里瓦斯、门德斯、巴尔德斯、运河、塔皮亚、卡萨尔、拉法加、穆尼奥斯: "胱抑素D位于细胞核中的活性转录位点,调节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在:生物化学杂志,第290卷,第44期,第26533-48页, (2016) (公共医学).

    卡德卡、卡莱、利马耶: "从胎盘和脐带分离的MSCs作为供体支持脐血来源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能力差异。“在:干细胞研究与治疗,第6卷,第201页, (2016) (公共医学).

    佩里格、席尔瓦、典狱长、冯、里德、莫塔、约瑟夫、田、格拉金、古托瓦、纳伊鲍尔、阿布迪、巴里什: "组蛋白脱甲基酶Jumonji协调细胞衰老,包括神经干细胞吸引细胞因子的分泌。“在:分子癌症研究:MCR, (2015) (公共医学).

    特里安(Trian)、阿拉德(Allard)、杜平(Dupin)、卡瓦略(Carvalho: "屋尘螨通过上皮依赖性途径诱导严重哮喘平滑肌细胞增殖。“在:美国呼吸与危重病医学杂志,第191卷,第5版,第538-46页, (2015) (公共医学).

    谢里夫、施密特、易、胡、哈达德、格拉斯哥、里格尔、威尔斯坦: "细胞生长密度通过Hippo通路活性和CXCR2信号调节癌细胞血管侵袭。“在:癌基因, (2015) (公共医学).

    杜卢克、莫塔西姆·比拉、沙拉比·查尔、佩罗、萨曼、布雷巴赫、盖拉尔、科德利尔、德利斯勒、布斯克特·杜布奇、托马西尼、施密德、马托内、皮隆、马蒂诺、布斯克: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蛋白质合成mTOR/4E-BP1途径的药理学靶向性消除胰腺癌化疗耐药性。“在:EMBO分子医学,第7卷,第6版,第735-53页, (2015) (公共医学).

    郝、白、王、赵、萨瑟兰、蔡、曹: "使用HIV-1长期非进展性血清的可识别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进展。“在:BMC免疫学,第16卷,第25页, (2015) (公共医学).

    Yeh、Shun、Kuo、Jung、Xieh、Chiu、Chen、Hsu、Yang、Chia: "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活化的人瓣膜间质细胞维持白细胞介素17的生成以招募中性粒细胞。“在:感染与免疫,第83卷,第6版,第2202-12页, (2015) (公共医学).

    李、廖、邱、杨、吴、张、唐、欧: "肾上腺髓质素对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输卵管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一项体外实验研究。“在:生殖生物学和内分泌学:RB&E,第13卷,第120页, (2015) (公共医学).

    Polacek、Bruun、Johansen、Martinez: "去分化和再分化成人关节软骨细胞分泌组的比较分析。“在:软骨,第2卷,第2版,第186-96页, (2015) (公共医学).

    费尔南德斯-皮塞内罗、洛佩斯、奥涅查、迪亚斯、梅索、克雷斯波、圣罗曼、加西亚-罗德里格斯: "1-磷酸鞘氨醇和脂多糖信号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人类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的炎症、血管生成和成骨反应。“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第9卷,第9版,第109081页, (2015) (公共医学).

    Restall、Parolin、Daneshmand、Hanson、Simard、Fitzpatrick、Kumar、Lavictoire、Lorimer: "在胶质母细胞瘤中,PKCⅠ缺失引发有丝分裂滑移诱导的衰老。“在:细胞周期(德克萨斯州乔治敦),第14卷,第18版,第2938-48页, (2015) (公共医学).

    康、朱、郑、万、马诺尔、张: "皮肤表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两种不同的真皮细胞群。“在:细胞和分子医学杂志,第19卷,第11期,第2530-9页, (2015) (公共医学).

    霍利特·亨顿、斯图贝、卡斯巴斯·亨南德斯、切特温德、特洛伊斯特: "人类母乳炎症细胞因子谱的时间趋势。“在:母乳喂养医学:母乳喂养医学学会官方杂志, (2014) (公共医学).

    苏,刘,陈,陈,陈,何,黄,吴,林,黄,张,崔,郑,李,姚,苏,宋: "间质样癌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正反馈回路对乳腺癌转移至关重要。“在:癌细胞,第25卷,第5版,第605-20页, (2014) (公共医学).

    Mikami、Matsuzaki、Horie、Noguchi、Jo、Narumoto、Kohyama、Takizawa、Nagase、Yamauchi: "淋巴毒素?受体信号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产生IL-8。“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第9卷,第12版,第114791页, (2014) (公共医学).

    Shimabukuro-Vornhagen、Zoghi、Liebig、Wennhold、Chemitz、Draube、Kochanek、Blaschke、Pallasch、Holtick、Scheid、Theurich、Hallek、von Bergwelt-Baildon: "抑制蛋白香叶基香叶酰化特异性干扰CD40依赖性B细胞激活,导致诱导T细胞免疫的能力降低。“在:免疫学杂志(马里兰州巴尔的摩:1950),第193卷,第10版,第5294-305页, (2014) (公共医学).

    克拉克、伊姆霍夫、贝尔德: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和-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分子致癌, (2014)(公共医学).

  • 背景
    细胞因子在先天免疫、凋亡、血管生成、细胞生长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参与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以及体内平衡的维持。此外,细胞因子也参与大多数疾病过程,包括癌症和心脏病。
您在这里: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