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首页
关于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3-28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市直及驻丹中省直部门:
  
今年4月是第35个爱国卫生月。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辽宁省爱卫办、精神文明办、健康辽宁行动推进办《关于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文明城创建、卫生城镇复审等工作,经与市文明办研究商定,现将我市第35个爱国卫生月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233月28日-4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一)用环境卫生大”整治,推动宜居宜业各小”环境建设。

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扫除、大整治,突出三个重点,强短板补缺漏,着力构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同心圆”。

1突出大圈小圈”,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分级管护责任机制(3月28日-4月2日)。

一要压实责任。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为目的,进一步厘清城乡环境卫生管护责任。扎牢城区、城乡结合部、乡村等各区域环境卫生清扫管护责任,尤其要落实好区区交界、区县交界、镇街交界区域的卫生清扫和管护责任,守好“城市圈”这个“大圈”;扎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村)内外部环境卫生清扫管护责任,守好“工作圈”“生活圈”这些“小圈”。做到环境卫生责任分区、任务到人全覆盖,无盲区、无遗漏,确保责有人负、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二要梳理清单。全面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和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小餐饮等重点场所开展网格化排查,建立垃圾、旱厕、黑臭水体、十乱”现象四个整治清单,坚持问题引导,立纠立改。

2.突出“大事小情”,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4月3日-16日)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办“大事”(4月3日-9日),做到大事大抓。各级党委政府既要着力解决爱卫人员机构设置、财政投入、项目立项、重要活动的决策组织等爱卫大事,更要组织开展好卫生月期间的四项大的活动:即集中开展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环境卫生大整治。实现无卫生死角、无黑臭水体、无旱厕、无积存垃圾,无损坏垃圾收集容器,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十乱”现象,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完备,落实沿街商户“门前四包”。集中开展建筑工地和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大清理。实现在建、待建和拆迁工地围挡规范设置、降尘清洗措施完备、内部无生活垃圾积存、出入口地面硬化、进出运输车辆有苫盖,农贸市场达到基本信息公示齐全、垃圾收集设施齐备完好、内部公厕干净整洁、市场地面保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集中开展小餐饮、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环境卫生大清理。做到无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基本信息公示牌规范齐全,保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定时通风,规范消毒。集中开展铁路、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大清理。铁路两侧500米范围内无露天堆放的彩钢瓦、塑料薄膜、防尘网等轻飘物品,铁路沿线安全保护区内无倾倒垃圾、排污等现象。

二是号召全民动手做小事”,做到小事做好。(4月10日-16日)。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组织职工对办公场所门窗、内外环境、食堂、职工宿舍、厕所等区域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积存杂物、废弃物,消除卫生死角,及时清运垃圾,整治停车场秩序,规范设置防鼠灭蝇设施,加强办公场所通风换气,巩固无烟党政机关等无烟环境建设成果。集中开展社区村)环境卫生大扫除。4月14日下午为全市社区村)统一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时间。各地要指导社区村)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广泛发动群众清洁居室、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杂物、卫生死角及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地下积水情况,清除蚊虫孳生环境。要集中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规范设置防鼠灭蝇设施。

三。突出大会小会”,提升爱国卫生运动社会动员能力(4月17日-23日)。

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组织优势和社会动员优势,灵活运用问题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围绕环境卫生方面的群众诉求,研究落实解决方案,特别是要着力根治因部门权责不清造成的环境卫生沉痾顽疾”。同时,要指导社区村)党支部开好2023年度爱国卫生运动联席会。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宣传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社区村)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总结2022年爱国卫生工作;研究制定2023年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听取群众对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的意见建议。努力做到上下齐动员,共同抓落实。

二)用健康科普宣传小”阵地,倡导营造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大”环境。

以小博大,以小促大,用无数个科普宣传小”阵地,营造全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大”环境。系统搭建各种宣传平台,广泛培育重点人群,着力落实三项计划,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并使之成为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理念的“助推器”。

1打造完善宣传载体(3月28日-4月9日)。

补齐健康科普宣传阵地少、内容更新不及时等建设短板,将健康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广泛融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融入卫生城镇、宜居乡村创建,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两台一报”等主要媒体要开设健康教育栏目,丰富宣传教育内容。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要设立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定时定期刊播健康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各市县城)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健身场所建设。全面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所有大众传播媒介及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等杜绝出现烟草广告。

2着力培育先锋团队(4月10日-4月16日)。

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本地区爱国卫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一是继续实施志愿者救灾防病能力提升计划。以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传染病防控等知识技能为主,完善专家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培训、实操等活动。每个县市)区参训人数不少于100人次。二是继续实施街区治理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对志愿者指导培育力度,确保每个社区村)有一支相对稳定的2人以上志愿者队伍。三是继续实施社区村)民互助网格计划。组织各社区村)对疫情期间建立的互助网格进行走访排查,进一步细化,确保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科普、紧急信息发布、临时性救助服务不落一户一人。

三。精心谋划宣传周活动(4月17日-23日)。

各县市)区要结合卫生城镇、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周活动。发挥好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公益广告、电子屏幕、社区村)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载体发布面广、速度快、吸引力强等宣传优势和作用,激发先锋团队的带动效应,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广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努力将健康理念转化为健康行为,提升社会文明健康水平和品质。

(三)用“小人物”的示范引领,激励全民动员“大担当”(4月24日-4月30日)。

实施爱国卫生新征程先锋领航行动,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挖掘树立一批爱国卫生运动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发全民自觉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

各地要集中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宣讲工作。全面报道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辽宁省卫生城镇创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

卫生月期间,每个街道乡镇)至少要选树一个爱国卫生先锋社区典型;每个县市)区要选树以国家卫生城镇为主体的卫生先锋1个、以健康城市健康细胞为主体的健康先锋1个、以医疗教育等行业为主体的行业先锋1个。选树的典型根据情况,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人。各地将选树的先进典型名单于4月26日前报市爱卫办,市爱卫会将进行集中表彰,并从中筛选出一部分单位或个人报省爱卫办。

四、活动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因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抓紧谋划部署,严密组织落实。围绕城乡环境卫生排查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社区村)爱国卫生运动联席会反映上来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确保取得实效。

二)准时报送卫生月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各地要妥善安排卫生月期间各阶段工作任务,在组织和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于4月12日、4月27日前将本市活动开展情况、影像图片资料和取得的成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报送市爱卫办。

(三)第35个爱国卫生月宣传海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请各地自行印制,配合各项活动开展。

四)各地在卫生月活动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请随时上报,市爱卫办将及时进行宣传推广。

市爱卫办邮箱:ddscwb@163.com

联系人:胡大群  联系电话:2123809

附件: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统计表

 

                                丹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33月27日


附件  

            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统计表

活动内容统计内容备注
背街小巷(条)
老旧小区、城中村(个)
城乡结合部(个)
建筑工地(个)
农贸市场(个)
小餐饮(家)
积存垃圾点位(个)
破损垃圾收集容器(个)
旱厕(座)
黑臭水体(处)
“十乱”现象(处)
清理卫生死角(处)
整治黑臭水体(处)
拆除旱厕(座)
清理积存垃圾(吨)
修缮更换垃圾收集容器(个)
清理“十乱”(处)
整治建筑工地(个)
整治农贸市场(个)
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次)
责令小餐饮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家)
动员机关事业单位人数(人次)
设置防鼠板灭蝇设施(个)
学校参与数量及人数(家/人次)
机场、车站参与数量(家)
医疗机构参与数量(家/人次)
清理地下积水(处)
投放鼠药(公斤)
召开联席会议社区村)数量/覆盖率(个/比例)
媒体健康教育栏目开设数量(家)
公共区域宣传阵地数量(个)
志愿者救灾防病能力参训人数(人次)
社区村)匹配志愿者队伍数量/比例(个/百分比)
建立社区村)民互助网格数量(个)
集中开展宣传报道(场次)
媒体宣传报道数量(次)
印发宣传海报等宣传品(件)
选树爱国卫生运动先锋社区(村)数量(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