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visit this website.
联合国 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
目标
13

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目标和指标

目标

13.1

加强各国应对气候相关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复原力和适应能力

13.1.1

每10万人口中因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失踪人数和直接受影响人数

13.1.2

根据《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采取和实施国家减少灾害风险战略的国家数量

13.1.3

根据国家减灾战略采取和实施地方减灾战略的地方政府比例

目标

13.2

将气候变化措施纳入国家政策、战略和规划

13.2.1

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报告的具有国家确定贡献、长期战略、国家适应计划和适应信息通报的国家数量

13.2.2

每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目标

13.3

改善减缓、适应、减少影响和预警方面的教育、提高认识以及人力和机构能力

13.3.1

(一)全球公民教育和(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被纳入主流()国家教育政策;(b条)课程;(c(c))教师教育;和(d日)学生评估

目标

13.a条

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缔约方所作的承诺,即到2020年,每年从所有来源联合调动1000亿美元,在有意义的缓解行动和执行透明度的背景下,充分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尽快通过资本化运作绿色气候基金

13.a.1年

每年以美元提供和调集的金额,与持续到2025年的1000亿美元承诺的现有集体调集目标有关

目标

13.b条

促进建立机制,提高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效规划和管理能力,包括注重妇女、青年、地方和边缘化社区 

13.b.1段

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报告的具有国家确定贡献、长期战略、国家适应计划和适应信息通报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数量

进度和信息

气候记录在2023年被打破,全世界都在实时关注着气候危机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社区正遭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每天都在破坏生命和生计。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C并避免最严重的气候混乱的路线图无法承受全球社会的任何延误、犹豫不决或半途而废的措施。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在本十年内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目标13.1:o每10万人口中与灾害有关的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不包括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从2005-2014年十年的1.62减少到2013-2022年的0.82,几乎减半。然而,绝对数字仍然很高。2013年至2022年间,全球每年有42553人死于灾害。此外,每10万人口中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增加了三分之二以上,从2005-2014年的1169人增加到2013-2022年的1980人

o 2023年,129个国家报告采用并实施了国家减少灾害风险战略,而2015年为55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122个国家报告称,促进政策一致性和遵守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是该战略的关键要素。

目标13.2:据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统计,2023年打破了所有气候指标,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温升至1.45°C,首次接近《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1.5°C下限,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尽管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有所减少,但温室气体浓度在2022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23年的实时数据显示温室气体继续增加。二氧化碳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0%。

目标13.3:2023年,一项对530多门9年级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课程的研究发现,69%的课程没有提及气候变化,66%的课程未提及可持续性。然而,四分之三的国家报告称,它们计划在未来三年修订课程,以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性。

具体目标13.a:附件一缔约方报告称,气候融资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支持,从2015年到2020年,其复合增长率为5%,总计410亿美元。尽管对每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有一系列估计,而且缺乏商定的会计方法,但截至2021年,该目标尚未实现。然而,2021年,在提供和调动气候资金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达到89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