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文章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水晶学报》。(2014年)。A类70,C204型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IIA型拓扑异构酶通过在一个DNA片段中制造一个双链断裂,使另一个DNA双链通过该断裂,然后重新密封该断裂来解决DNA中的拓扑问题。与IIA型拓扑异构酶稳定双链断裂DNA复合物的药物(如广泛使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和抗癌化合物,如足叶乙甙)具有细胞毒性。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了一类新型细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NBTIs)。GSK299423与DN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旋转酶的复合物的2.1Å晶体结构显示了NBTI如何通过与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来抑制酶。载脂蛋白结构中不存在蛋白质中化合物占据的口袋(二聚体界面处),而DNA中化合物所占据的口袋是由酶在两个活性位点之间拉伸和解开DNA而形成的。NBTI结构在发生四个碱基对双链断裂之前捕获了酶的预裂解复合物,该结构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金属离子在IIA型拓扑异构酶裂解机制中的作用。结构表明,活性位点相对较小的运动(例如镁离子的~3Å运动)如何导致磷酸酯键的断裂,并与这些构象柔性酶的催化循环中涉及的大结构域运动相耦合。NBTI的结合位点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结合位点相近但不同。结构显示了氟喹诺酮如何通过结合非催化性镁离子和四种相关的水与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这为氟喹诺酮耐药突变和SAR(构效关系)提供了结构解释。将讨论近期结构研究的力学含义。

下载引文
《水晶学报》。(2014年)。A类70,C713号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细菌耐药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威胁,现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抗菌药物数量有限,这是一个令人严重关切的问题。应对这一日益增长的威胁的方法之一是调查现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研究细菌目前产生耐药性的方式,并可能在未来对已知药物产生耐药性。这些知识应反过来用于合理的药物设计和适当的抗菌框架的一般开发,同时将药物的负面副作用保持在可接受的最低限度。当细菌和人类具有相似的药物靶点时,这一点尤其重要,例如拓扑异构酶(在人类中,后者也被抗癌药物靶向)。我们感兴趣的主要蛋白质靶点是II型拓扑异构酶,它们参与调节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DNA超螺旋,也参与细胞分裂期间细菌子染色体的解链。II型拓扑异构酶通过结合双链DNA(称为G段或Gate-DNA),暂时将其裂解,并通过裂解区域在ATP辅助过程中传递另一双链DNA12.然后重新密封并释放G段。一些药物被发现能够破坏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具有抗菌或抗癌作用)。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与目前临床使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其新开发的替代品(如喹唑啉二酮类)的作用有关的蛋白质-DNA-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根据它们的作用机制,并已经建立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潜在途径。我们介绍了不同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结果并将活性位点的构型与人体II型拓扑异构酶的活性位点进行比较。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抗菌化合物QPT-1、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和抗癌药物足叶乙甙均与DN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回转酶。对DNA双工体末端的碱基对进行了修改,以优化晶体接触,并从六个DNA络合物晶体中获得2.45至3.15μ分辨率的衍射数据。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LpxA蛋白的晶体结构鲍曼氏杆菌以适合于基于结构的抗菌药物发现的apo形式解决。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革兰氏阴性拓扑异构酶IV裂解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肺炎克雷伯菌)和革兰氏阳性(肺炎链球菌)介绍了临床重要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稳定的致病菌,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于肺炎克雷伯菌这是首次报道的高分辨率解理复合体结构。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I型信号肽酶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纽曼菌株被结晶为与麦芽糖结合蛋白的融合蛋白。初步的X射线数据表明,晶体衍射到2.05埃分辨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晶体结构幽门螺杆菌甲硫腺苷核苷酶(MTAN)HpyMqnB已经以天然和复杂的形式被溶解,揭示了底物结合和反应机制。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SorC/DeoR细菌转录调控因子家族为DNA识别提供了第一个结构见解。CggR和DeoR的DNA结合域的晶体结构枯草芽孢杆菌与DNA操作员在复合物中测定。

关注IUCr日志
注册电子通知
在推特上关注IUCr
在脸书上关注我们
注册RSS订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