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逆转录病毒蛋白酶(RP)因其在逆转录病毒颗粒成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备受关注。RP是必需的同型二聚体,在两个瓣环下的两个天冬氨酸(DTG三联体)周围建立了一个类似胃蛋白酶的活性位点,激活水分子,如亲核细胞。梅森-辉瑞猴病毒(M-PMV)是逆转录病毒中唯一的病毒,因为其蛋白酶在单体形式下也稳定,这一点已由13kDa蛋白变体(M-PMV-PR)的现有晶体结构及其先前的生化特征证实。在本研究中,M-PMV PR的两个突变体D26N和C7A/D26N/C106A与肽模拟抑制剂在复合体中结晶,一个突变体(D26N)在没有抑制剂的情况下结晶。晶体结构的分辨率分别为1.6、1.9和2.0Ω。与之前的研究不同,所有新结构都具有典型的二聚体形式的逆转录病毒蛋白酶。二聚体内的原生质体主要在瓣环区不同,在载脂蛋白结构中观察到最极端的情况,其中一个瓣环定义明确,而另一个瓣圈不由电子密度定义。使用polder图谱评估了抑制剂分子在复杂结构中的存在,但它们构象的一些细节仍然模糊不清。在所有呈现的结构中,活性位点包含一个水分子,它深深地埋藏在Asn26-Thr27-Gly28三元原聚体之间。这种水分子不仅在反胃蛋白酶中是完全独特的,而且在一般天冬氨酸蛋白酶中也是如此。C7A和C106A突变不影响蛋白质的构象。Cys106残基正确地放置在二硫键交联的同二聚体界面区域,但结晶实验的还原条件阻止了S-S键的形成。Proteopedia网站上提供了动画交互式3D补体(I3DC)http://proteoppedia.org/w/期刊:Acta_Cryst_D:S205979831901355.

支持信息

链接

链接https://doi.org/10.18150/repod.0005795
对应于3MI数据集和PDB沉积6s1u的原始X射线衍射图像。

链接

链接https://doi.org/10.18150/repod.6499856
对应于1MI数据集和PDB沉积6s1v的原始X射线衍射图像。

链接

链接https://doi.org/10.18150/repo.7575322
对应于1M数据集和PDB沉积6s1w的原始X射线衍射图像。

pdf格式

可移植文档格式(PDF)文件https://doi.org/10.107/S205979831901155/dw5203sup1.pdf
PDB分析程序、补充图和补充表。

PDB参考:M-PMV蛋白酶的二聚体形式:带有抑制剂的C7A/D26N/C106A突变体,6s1u;带有抑制剂的D26N突变体,6s1v;无抑制剂D26N突变体,6s1w


跟随Acta Cryst。D类
注册电子通知
跟随Acta Cryst。在推特上
在脸书上关注我们
注册RSS订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