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氰化物在氰酸盐的解毒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碳酸氢盐依赖反应将氰酸盐转化为氨和二氧化碳,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连续的氮源。氰化酶与阴离子抑制剂络合的结构,结合生物化学研究,表明底物可能存在结合位点。然而,对氰酶的底物再认识和反应机制尚不清楚。这里,来自大肠杆菌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以1.5–1.9º的分辨率在天然形式和与氰酸盐、碳酸氢盐和中间体的络合物中测定。氰酸盐和碳酸氢盐与活性位点中高度保守的Arg96、Ser122和Ala123相互作用。在存在氰酸盐和碳酸氢盐混合物的情况下,在氰酶结构中观察到中间产物的三种不同电子密度。此外,观察到的电子密度可以解释衬底或产物的动力学。除了底物结合囊中的构象变化外,还观察到Leu151的动态运动,这是底物或产物通过的通道。这些发现为氰酶的底物结合和反应过程提供了结构机制。

跟随Acta Cryst。D类
注册电子通知
跟随Acta Cryst。在推特上
在脸书上关注我们
注册RSS订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