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搜索结果结晶学杂志在线

为库皮茨发现了12处引文。

搜索库皮茨,C。世界结晶学家名录

结果1到12,按名称排序: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水晶学报》。(2014).A类70C1147年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常规X射线蛋白质结构分析的先决条件是在数微米范围内生长足够大的晶体。这是一个耗时且不总是成功的过程,尤其是在处理膜蛋白时,这是一项挑战。最近发展起来的飞秒X射线晶体学技术可以对尺寸在nm范围内的晶体进行结构分析,从而避免了大单晶的生长过程。此外,飞秒X射线纳米晶照相是克服辐射损伤问题和进行时间分辨结构分析的潜在方法(1,2)。纳米晶体太小,无法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因此无法用结晶学中常用的方法监测晶体生长。手性晶体的二阶非线性成像(SONICC)是筛选纳米晶的一项强有力的技术。该方法基于二次谐波产生原理,检测非中心对称有序晶体(3)。然而,仪器尚未普遍可用。此外,排列在高对称性晶体类别中的蛋白质不一定会产生正的SONICC信号。在这项工作中,开发了一种基于结晶可逆性筛选纳米晶的新方法。我们表明,用结晶机器人进行的稀释实验和结晶成像系统的监测能够区分由纳米晶组成的沉淀和由聚集蛋白质引起的沉淀。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水晶学报》。(2014).A类70C1141号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膜蛋白极难结晶,但它们对细胞功能非常重要。光系统I是迄今为止解决的最复杂的膜蛋白之一,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将结构解决为分子分辨率。由于难以制造出“完美”晶体,大而有序的晶体生长是x射线晶体学结构测定的主要瓶颈之一。飞秒纳米晶体技术的发展,使用一股完全水合的纳米晶体来收集衍射快照,有效地减少了这一瓶颈[1]光系统II在25亿年前通过分解水和释放氧气改变了我们的生物圈。利用飞秒纳米晶体照相术,我们正在开发一种时间分辨飞秒晶体学方法[2],通过确定析氧过程中发生的构象变化来揭示水分解的机制。多重结晶技术最初是为了制造飞秒纳米晶所必需的纳米晶而开发的。对于光系统II纳米/微晶,与传统方法相比,使用自由界面扩散方法来提高产量。然后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这些晶体进行表征,然后再用于收集差分数据。目前使用的三种方法是光学显微镜、动态光散射(DLS)和手性晶体的二阶非线性成像(SONICC)。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提出了一种用于固定目标串行晶体学的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改进设计,该芯片可以很容易地在内部制造,价格低廉,并且可以高度修改,以满足用户对同步加速器和XFEL光源室温串行晶体术的广泛需求。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关注IUCr日志
注册电子通知
在推特上关注IUCr
在脸书上关注我们
注册RSS订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