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快车

现行任务
飞越火星的航天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参与欧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和意大利航天局(Italian Space Agence)的一项任务,该任务名为火星快车(Mars Express),自2003年抵达火星以来,该任务一直在极地轨道上探索火星的大气层和表面。最初,火星快车还搭载了一艘名为“小猎犬2号”的小型登陆车,该登陆车以查尔斯·达尔文于1831年启航探索地球未知区域的船命名。着陆器于2003年12月抵达时丢失。

类型

轨道飞行器

启动

2003年6月2日

目标

火星

NASA参与

美国科学家与欧洲同事合作,参与了火星快车任务的科学仪器团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参与此次任务包括与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开发一种称为火星地下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MARSIS)的雷达仪器。

MARSIS的具体科学目标是:

  • 探测、绘制和描述火星上地壳中地下物质的不连续性,包括液态含水层、冰层和其他地质单元和结构
  • 描述并绘制表面的高程、粗糙度和电磁特性
  • 探测火星的电离层,以表征大气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

迄今为止,MARSIS已经提供了有关火星表面下特征的信息,包括埋藏的撞击坑、层状沉积物和深层地下水冰的迹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参与还包括协调无线电中继系统,以确保不同的航天器协同工作;对高能中性原子分析仪的硬件贡献;和备份跟踪支持NASA的深空网络在关键任务阶段。

艺术家对MARSIS雷达脉冲的构思。
NASA/JPL-Caltech公司

两台雷达探测仪检测火星上的南极层状沉积物

两个互补的雷达测深仪一起工作,以发现隐藏的火星秘密。它们分别是欧空局火星快车轨道器上的MARSIS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浅层地下雷达(SHARAD)火星侦察轨道器.

这张图显示了火星南极层沉积物的底部,记录的最深处为2.3英里(3.7公里)。
NASA/ESA/JPL-Caltech/罗马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MARSIS旨在深入渗透,并实现了其承诺。这些图像显示了火星南极层状沉积物的底部,最深记录点为2.3英里(3.7公里)。

相比之下,SHARAD被设计为一种高分辨率雷达,最大穿透距离为0.6英里(1公里),因此很难探测这些层状沉积物的底部。

MARSIS由美国宇航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资助,由意大利罗马大学与美国宇航局南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开发。意大利提供了仪器的数字处理系统,并集成了这些部件。爱荷华州爱荷华市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 City)为该仪器制造了发射机,JPL是位于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一个分部,它制造了接收机,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卡宾里亚(Carpintia)的宇航公司(Astro Aerospace)制造了天线。欧空局在其特派团网站.

SHARAD由意大利航天局(ASI)提供。它的运作由罗马大学领导,其数据由美国和意大利联合科学团队进行分析。喷气推进实验室为华盛顿NASA科学任务局管理火星勘测轨道器。

简要信息

启动:2003年6月2日UTC

运载火箭:联盟-FG/Fregat

发布地点: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中心

轨道插入:2003年12月25日

任务状态:仍在运行

这幅艺术家渲染图展示了火星快车宇宙飞船。
NASA/JPL-Caltech公司

科学目标

该任务的总体科学目标是通过彻底搜索液态水来了解过去或现在生命的可能性,正如我们所知,液态水是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在火星表面不可能长久存在,一些水可能被困在地下,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足以使其保持液态。

科学目标

该任务的主要目标是从轨道上寻找地下水。轨道航天器上的七个科学仪器进行了严格的调查,以帮助回答有关地质、大气、表面环境、水的历史和火星上生命的潜力等基本问题。

目标包括:

  • 以33英尺(10米)的分辨率对火星表面地形进行全球测量
  • 110年(100米)分辨率下的矿物学绘图
  • 地下几码或几公里深度的特征
  • 大气环流、表面大气相互作用以及火星大气和空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
一块棕色的矩形地形显示了火星上的许多特征:左边是起伏的沙丘;两家著名的银行通过框架的中间进行了削减;画面最右侧三分之一处有两个陡峭的半圆形悬崖;以及右侧平坦的地形。整个画面都有分层地面的迹象,陡峭的悬崖在下面浅橙色的地面上投下了黑暗的阴影。
这张来自欧空局火星快车的图像显示了火星北极周围的地形。它捕捉到了广阔的沙丘与覆盖地球极点的层层尘土冰交汇的区域。
ESA/DLR/FU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