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中国周四表示,美国和欧洲的过度主张能力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能源出口挫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引发越来越多的担忧欧盟以廉价产品开辟了西方与北京的贸易战,始于华盛顿2018年进口关税。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chinese-overcapacity-claims-by-us-europe-are-trade-protectionis-ministry-ays-2024-05-16/

全球南方国家没有理由抱怨中国的产能过剩吗?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断言和指责中国产能过剩,他们需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但我不认为全球南方国家也在说同样的话。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5个答案5

重置为默认值
25

这个问题有缺陷,因为它的前提是完全错误的。

“全球南方”的许多国家确实抱怨中国的产能过剩,他们一直在通过反倾销调查和保护主义贸易限制进行报复,这些限制通常针对钢铁等原材料。

1
  • 1
    +我既有宝贵的见解,也有寻找您的索赔 评论 6月14日13:04
16

根据定义,全球南方国家的工业能力通常很小。他们不是自己制造汽车,相反,如果他们有车的话,他们会使用这些30年前的丰田汽车。

因此,他们不在乎产能过剩,而且确实乐于以折扣价获得中国产品。

第一世界国家仍然拥有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他们自己的汽车制造商也觉得中国人正在努力超越他们。因此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

15
  • 1
    我认为最初的引用更多地是指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而不是(电动)汽车,但论点完全相同。
    – 采石场
    评论 6月13日6:09
  • 6
    巴西和印度拥有大量的工业产能印度的制造业产出高于法国、意大利或英国,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巴西是世界上航空航天出口第六大国. 评论 6月13日12:37
  • 巴西和印度不是全球南方,而是金砖四国。全球南方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委内瑞拉。
    – 阿拉马
    评论 6月13日16:08
  • 6
    @阿拉马——就像“西方”一样,这是一个模糊且具有误导性的地理术语,尽管人们无法就其含义达成一致,但似乎无法动摇。巴西、中国和印度的著名政治家都将这个词描述为适用于他们的国家,而其他人(如你)则声称不适用。如果俄罗斯的某位政治家也这么说,我甚至不会感到震惊,更不用说再往北走了。但当一个用来描述总体地理差异的术语变成定义.
    – 欧比2.0
    评论 6月13日17:40
  • 1
    @StuartF India的人口也是英国、法国或意大利的20多倍。因此,拥有更高的绝对输出并不能说明什么。 评论 6月13日17:56
15

“产能过剩”是未来垄断的游戏

这里的主要指控是,为了占领市场,中国正在向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产业提供巨额国家补贴。

中国政府使用大量税收来支持这些行业,因此蒙受了损失。但是,如果海外的绿色公司无法与中国公司竞争并停业,那么当中国公司在全球垄断、抬高价格并产生巨额利润时,中国政府可以弥补损失。

这对美国和欧洲来说更像是一个问题,而不是全球南方的问题,原因有两个:

  1. 现有制造商:西方现有的制造基地正被这些做法削弱。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汽车大多来自工业化国家,总部位于全球南方的大型汽车公司相对较少。
  2. 未来规划: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垄断地位的野心是一场长达数年的赌博。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提供这些补贴,今后必须继续提供这些补贴以获得它想要的支出。全球南方可以采取行动阻止这种结果,但当国内市场急需廉价商品时,对中国公司征税会提高国内价格。更不用说中国报复提高其他经济部门价格的风险了。所以它可能在全球南方长期防止中国垄断的利益,但采取行动防止它可能会在短期。

这主要针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太阳能、电动汽车等),因为现有优势较低。许多西方品牌都有生产高质量ICE汽车的悠久历史,但EV所以不同的是,这些制度性知识中的大部分毫无价值。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以牺牲世界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重新调整行业。

免责声明:不是经济学家。

请参见为什么中国出口“太多清洁能源产品”是一个问题?

如果你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在主流经济学中,中国是产能过剩事实上,这是一个积极可取的问题,西方抱怨的原因来自政治。特别是,如果中国的产能过剩导致他们出口廉价商品,那么美国(大概还有欧洲)的人们就会失去工作,而被中国竞争对手抢走。失业情况很糟糕,而且,这些不满的人可能会把你赶下台。

据推测,全球南方国家并没有抱怨,因为它们首先没有生产大量此类产品,因此失去的工作更少,因此它们没有理由与主流经济发生争执。

10
  • 8
    除了失业,还有其他原因,尤其是保持国内生产。大国不想成为任何一种产品都依赖中国,所以他们宁愿维持自己的国内产业,而这在中国大幅削弱的情况下是很困难的。。。需要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评论 6月13日10:18
  • 1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泰国都是世界上十大汽车生产商因此,声称他们产量不多是不真实的。 评论 6月13日12:44
  • 2
    @StuartF问题的复杂性部分在于,墨西哥的汽车生产大多是外国的,而不是本地的。因为他们生产的汽车并非墨西哥所有。原始生产数据会产生误导。外国对南半球的投资并不意味着该国拥有自己的能力,即使他们拥有设备。
    – 大卫·S
    评论 6月13日17:38
  • @尤金大多数欧盟国家已经走上了提前几年实现脱碳目标的轨道。这条轨迹早在中国最近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之前就已经设定好了。是的,欧盟确实依赖于中国的生产,但在这一点上,欧盟也可以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实现这些目标。不熟悉美国的情况。 评论 6月13日19:06
  • 2
    @尤金(Eugene)的西方制造商曾是雷达上的一个亮点。就气候而言,在哪里生产并不重要(如果各地的标准都一样的话),所以中国、西方或南方都没有对气候有更多的帮助。只是中国工人的收入和消费比他们所能承受的要少。要是他们能多享受一点生活就好了。花掉他们的钱,要求加薪。 评论 6月14日17:25
-2

西方有点富裕,因为西方的主要经济信条是资本主义,让他们的经济具有竞争力,所以他们对中国过度生产大喊大叫。换言之,中国的工业正在与西方竞争。虽然西方公民无疑会更乐意购买更便宜的商品,但这对他们自己的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使用关税来保护自己的产业,也就是为什么这被称为保护主义。

全球南部地区比富裕的西方国家贫穷得多,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多少工业可言。因此,没有必要通过提高关税来进行保护。因此,他们很乐意从中国获得比从西方更便宜的商品。从他们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双赢的战略:中国可以卸下过剩产能,他们可以获得更便宜的商品。

15
  • 14
    IIRC在本案中,西方普遍抱怨的不是中国更具竞争力,而是他们正在利用内部经济干预来确保其产品更便宜。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依赖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国家,你将很难进行竞争。因此,他们使用的论点是,既然中国政府正在进行干预,以提高其产业的竞争力,那么他们也可以这样做。当然,这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在多大的程度上是政治言论,这是一个不同的问题。
    – 基诺
    评论 6月13日7:02
  • 1
    @科诺德:嗯,资本主义西方不是大规模干预了2007-08年的金融危机吗? 评论 6月13日7:05
  • @MoziburUllah很不错。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总是得到那些在那一刻能够以最佳价格生产出令人满意的商品的国家的支持。当他们看到自己处于交易的失败边缘时,这些原则就消失了。 评论 6月13日7:47
  • @MoziburUllah虽然如此,但保护主义是帮助他们保持竞争力的因素之一。限制外部公司的影响有助于本地企业更快地发展,而人为限制内部消费有助于降低商品价格,降低出口成本。
    – 凯诺德
    评论 6月13日8:13
  • 4
    @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标准的经济思维认为保护主义措施是一个坏主意。问题是存在下议院悲剧效应,如果一个国家这样做,他们就会获得经济优势,而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被迫这样做,最终所有经济体都会出现问题。
    – 基诺
    评论 6月13日8:18

你必须登录回答这个问题。

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吗?浏览标记的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