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10.7717/peerj.5813,title={取食蚊子幼虫的非洲爪蟾的大小依赖性功能反应},作者={索普、科里·J·和亚历山大、姆哈伊·E·和沃内什、詹姆斯·R·和米西·约翰},年份=2018年,月份=十月,关键词={攻击率、处理时间、功能反应、捕食者、大小、无尾目、琵琶科},抽象={捕食者在调节猎物丰度和多样性、确定食物网结构和功能、促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调节农业害虫和病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预测捕食者对猎物的影响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通常情况下,同一物种的捕食者被认为在功能上是等价的,尽管捕食者特征的个体差异很大,而这些特征对于形成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很重要,比如体型。这种假设可能大大简化了我们对物种内功能多样性的理解,并削弱了我们预测捕食者对猎物影响的能力。在这里,我们研究了在捕食者体型的自然范围内,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相互作用在功能上同质化的程度。具体而言,我们量化了捕食蚊子幼虫(淡色库蚊)的非洲爪蛙(非洲爪蟾)功能反应的大小依赖性。为了确定功能性反应类型,并估计模型生成的搜索效率和处理时间参数,我们提供了三种大小的捕食者类别,即小型(15–30 mm的鼻子长度)、中型(50–60 mm)和大型(105–120 mm),以及五种猎物密度。介观实验结果表明,{金丝猴}的功能性反应类型随着体型的变化而变化:小型食肉动物表现出II型反应,而中型和大型食肉动物则表现出III型反应。功能反应数据显示,捕食者攻击率与捕食者大小成反比关系。小型和中型捕食者的处理时间分别最高和最低。功能反应随捕食者规模的变化表明,具有重叠队列的捕食者可能会对猎物种群产生动态影响。因此,在实验中预测单个大小匹配的捕食者的功能反应可能会歪曲捕食者对猎物种群的潜在影响。},体积=6,页码={e5813},日志={PeerJ},issn={2167-8359},url={https://doi.org/10.7717/peerj.5813},doi={10.7717/peerj.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