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第二阶段

点击浏览器下方“狩猎信息””按钮

文化人天下事
正在阅读:新闻随笔】讲好微故事 打造新亮点
首页> 光明日报 >正文

新闻随笔】讲好微故事 打造新亮点

来源:光明网-《华尔街日报》2024-05-21 05: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闻随笔】

  作者:季芳芳(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日,一则老外一家五口凌晨迷路,感慨中国街头安全”的新闻刷屏社交网络。同时,石家庄一家制造甘氨酸的企业东华金龙最近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出圈,土味文案和官方的幽默发言成为国外短视频头部平台的顶流话题,外国网友纷纷制作热梗、表情包,一时间数万美国用户大呼上头。两则新闻看似毫无关联却都提升了中国形象,而网络上的中国故事出圈以及爆火看似“偶然”“

  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认为网络社会包含着无数的节点,节点与节点相互连接并且跳转。网络时代传播结构的去中心化赋予每个人成为传播节点的机会,但是,一个故事的爆火和出圈,同样意味着网络节点跨越圈层和边界的链接中存在再中心化的过程。短视频等新媒介创造并推动了梗”的推广与传播,并通过用户的模仿与狂欢形成话题效应,吸引着圈层外的流量。得益于全球网络同步的时空连接性,中国故事能够在无数节点构成的网络世界扩散到海外,产生持续的文化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空间是一个日常化、情感化的场域,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故事也常常符合国际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追求,比如天水麻辣烫成为国内新晋顶流美食的同时,也在韩国出圈,靠的就是普通中国人的“人情味”“烟火气”。这种情感跨越了地域与文化,刺激着关注者的视觉、味觉、听觉,实现通感,推动美食乃至整个城市的广泛出圈。再比如前几年云南象群北迁的故事被称为中国对外传播中一次绝佳的价值观输出,因为它充分挖掘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对生命、环保与自然的共同追求。

  各类讲述中国当代社会短视频的出圈,其国际传播层面的重要意义在于搭建了多元的叙事框架,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英国夫妻来中国的视频中,看似只是旅游者的漫游,其实是以中间人的身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安全与繁荣,使全世界受众感受到中国的巨大进步,进而加强对中国城市绿色、开放、友好等方面形象的正面建构。

  而石家庄这家企业的爆火更来自人们对幽默和自省文化的推崇。曾经不善于表达的中国企业,能够主动以幽默的方式提供造梗的空间,吸引更多人加入这场跨国互动,这种极具反差的幽默也让海外用户耳目一新,促使更多人从这些中国企业出发,探究当下同样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跨文化、跨语言的国际传播,需要重视在地的、微观的国际传播实践,以增进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融,这样的国际传播前景才会广阔。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具有成为中国故事传播生力军的潜力。在湖南,伊朗的留学生会向其亲友讲述中国湖南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故事。在泉州,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视频拍摄回乡寻根的故事。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留学生通过简单的设备,将中国的货品介绍给家乡的亲友。这是一种微观的实践,可能平凡且简单,但是却可亲可信。

中国人年商贸中心的历史,有其城市的传统和气韵,彰显了整个城市推陈出新的步伐,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胸怀。所谓机会只给予有准备的人”,中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丰富的城市文化与独有的人文符号,只待当地政府与民众用心挖掘、精心阐释、打造亮点。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1日 02版)

[ 责编:张倩]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