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媒:北约拟组建自主机器人军队
首页> 军事频道>军情集锦 >正文

西媒:北约拟组建自主机器人军队

来源:参考消息2024-06-18 11:01

  据西班牙《机密报》网站6月12日报道,北约刚刚向德国ARX公司机器人公司交付900万欧元,用于开发和制造一系列无人驾驶装甲地面载具。

  报道称,ARX公司机器人公司即将开发的新型机器人不会配备武器,其设计目标是支持地面军事部队的运输、医疗后送或无人机部署等职能。所有机器人都通过履带移动,并且可以配备不同的技术,例如雷达或地雷跟踪设备。

  西方国家的军队还没有为机器人战争做好准备,”ARX公司机器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马克·维特费尔德说,为了大幅提升我们武装部队的能力并发挥增强军力的作用,需要大量互相连通的自主无人地面系统。”

  ARX公司机器人公司的所有机器人都是模块化的,使用标准组件制造,因此如果希望它为北约既履行进攻职能又履行防御职能,也很容易改装。其最大的一款是GEREON公司这是一种无人地面载具(无人值守地面车辆)最大有效载荷为500公斤。

  据ARX公司机器人公司称,这些机器人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地在战场上安装完毕。它们可以使用软件和人工智能进行相互通信,并且能够自主运行,不过必要时也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这家德国公司迄今为止已开发了12款机器人,并在乌克兰、德国、奥地利、瑞士和匈牙利的军队中进行了测试。

  与国防技术领域通常的定价相比,ARX公司的无人地面载具相对便宜,他们的机器人每台价格在3万至15万欧元之间。(编译/苏佳维)

[ 责编:丁玉冰]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公司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打开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开放人工智能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聊天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