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义正 编辑:张云帆 2024-05-22 10:57:3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英语十级、排球王子、不爱肥肉、不想变胖,“90后”资深帅哥,拒绝加入老年队,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5月22日,是那个超级厉害特别可爱的“90后”老人离开我们三周年纪念日。

图片

▲袁隆平捧着沉甸甸的稻穗。图源:湖南省农科院)

袁隆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一个如星辰般闪耀的名字。

一粒好种子

带博士生会死脑细胞的”;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袁老曾被称为“90后梗王”,他的很多话在年轻人心中引发共鸣,在互联网上爆火。

在袁老留给后世的话中,有两句话或许值得所有人铭记。

第一句是: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图片

▲央视截屏。

当年面对央视采访时,袁老告诉主持人,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很多人吃不饱饭。

主持人问袁老,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出现。

袁老当时只用了四个字回答:不可能了。

图片

▲央视截屏。

有网友说,这句不可能了”是一个老人能为国家所写的最美情书!

另一句话是: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图片

▲湖南省农科院路边的一块石碑。

如果说让中国人吃饱饭,是给我们提供了物质粮食,那么做一粒好种子”则是留给我们的精神粮食。

袁老用一生,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富强种子。

袁老这一生,何尝不就是一粒种子。

袁隆平从哪里来

斯人已逝,山高稻长。

5月22日,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袁隆平全集》就要与读者见面了。

全集》呈现了中国杂交水稻的求索与发展之路,记录了中国杂交水稻的成长与进步之途,是袁隆平院士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历史见证,值得期待。

图片

▲马达加斯加货币上的杂交水稻。

今天,当我们感恩和怀念袁老时,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得思考,今天亿万人怀念的袁隆平是从何而来。

袁隆平90岁那年,曾送给西南大学学子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某种程度上,这八个字也是袁老一生的写照。

图片

▲怀化安江农校里的“饱饭碑”。

安江农校夜里那昏黄台灯,海南试验田边被台风吹飞房顶的宿舍,铁路桥下那株从天而降的野稗,在东南亚推广杂交水稻时抽屉里的小眼镜蛇……

绝大多数人印象里,袁老的一生精彩、传奇、厚重,和蔼可亲,让人肃然起敬。

但如果我们仅以英雄主义历史观来看待袁老,是无法看到袁老完整的成长轨迹的,也就无法看清袁隆平”是从何而来。

在袁老的八字寄语中,前六个字是主观因素,也就是个人努力,但最后两个字机遇”,往往被他丰富质感的个人事迹所遮掩了。

这里的机遇”,有找到野稗的幸运,但更多的是时代赋予的“梯子”。

那时候,中国人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忧虑远比今天严重。

图片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图源:新华社)

一方面,饥饿对中国人的威胁远大于今天;另一方面,不怀好意的西方学者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论点。

所以,即便是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国家仍然给予农业科研工作极大的支持和保障,对于农业科研人才给予足够的空间。

1961年7月,尚在安江农校研究杂交红薯和杂交南瓜的袁隆平,在路过一处稻田时,发现了一棵鹤立鸡群”的水稻,来了灵感。

1964年夏天开始,袁隆平踏上了漫长的寻稻之旅。

1967年1月,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设想,并开始着手试验。

1974年,袁隆平团队实现了第一个重大突破,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图片

▲杂交水稻。

即便从1964年开始算起,到1974年实现第一个重大突破,也有10年时间。

这十年里,从国家层面到湖南省都给予了袁隆平团队极大的支持。

比如,湖南省农科院专门成立了杂交稻研究协作组,特意将袁隆平从安江农校调来长沙工作。

比如,为了能够更好地试验,袁隆平团队前往海南,进行异地工作。

工资、交通、食宿、实验物资,这些都是需要资源、需要钱的。

如果没有这种耐心资本”十年如一日的持续投入和无条件信任,仅凭个人意志或许难以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

图片

▲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图源:新华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国家对于农业科研的支持,并非只有袁隆平一人。

当时除了袁隆平,还有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的周开达、培育出红莲型“珞优8号”的朱英国、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有着“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的李振声,以及让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的袁隆平同级校友吴明珠等一大批为了中国人饭碗”而努力奋斗的科学家。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大环境”,正是当时国家和民族的紧迫需求,造就了大批农业科学家集中涌现的局面,袁隆平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那些被抛上”历史高处的人,是被时代幸运选中的人,是当时代积蓄到一定能量时,喷薄而出的力量刚好由某一个人来体现。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今天,美西方的恶意打压,技术上的卡脖子”封锁,让今天中国人对于科技创新的紧迫感不亚于当时。

下一个“袁隆平”

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来,中国研发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万亿元以上,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

所以我们看到,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5克网络、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最远程的量子通信,更薄的手撕钢”、更远的光学千里眼”、更重的大锻件焊接、更快的高速磁浮交通……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科技狠活在中国如雨后春笋。

就拿今年五一”期间为例,4月25日,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4月30日,神舟十七号凯旋归来;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首次海试;5月3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发射,哪一件不是科技界的大事?

图片

▲海试中的福建舰。图源:央视新闻)

如果放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任何一件都值得举国欢庆,但我们不少人却无感”,因为这已经是常态了。

再拿湖南来说,这些年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各种人才政策一茬接一茬,打造三个高地”,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着力推动“4+4”科创工程,各种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纷纷落地,重视科研、支持科研、服务科研,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语境中的潜意识。

比如,人工智能被誉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2023年、2024年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均设立了人工智能专题,重点解决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算法、大模型、决策系统等技术难题。

比如,近年来,湖南积极引导高校针对湖南优势产业、重大战略和重点民生等需求,增设本科专业点258个、专科专业点983个,从人才培育的基座上进行倾斜。

只要这种大的环境、氛围成熟,社会资源供给足够,制度体系健全,科研人才的基数够大,培养出下一个袁隆平”并非不可能。

袁隆平”虽然无法粘贴,但未必不能复制。

如何复制袁隆平”,我们就必须思考,下一个袁隆平”可能从哪来?

从主粮领域里来。

鱼米之乡”绕不开一个农字,就目前而言,常驻湖南的农业院士阵容豪华。

养猪”院士——印遇龙,油菜院士——官春云,辣椒院士——邹学校,育鱼院士——刘少军,茶院士——刘仲华,杂草防控院士——柏连阳,食品加工院士——单杨,木竹加工院士——吴义强。

然而,袁隆平之所以能成为袁隆平”,是因为他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破解了当时中国最棘手的问题——主粮。

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其中大豆占比就超过6成。

图片

▲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一位。202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9941万吨。(图源:新华社)

另外,大豆、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种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今天的农业院士和农业科研工作者,如要达到袁隆平的成就,或许仍须聚焦主粮领域的研究。

从量质齐升中来。

虽然今天中国人饿肚子已经不可能了”,但端牢中国人饭碗”,在任何时候都是国之大者。

虽然目前包括水稻在内,我国诸多主粮的亩产都有大幅提升,但未必已到极限。各类粮食作物的亩产如何再攀高峰,把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稳?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粮食品质。比如口感、营养、生态等等。

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饱的问题,那么如何让中国人吃好、吃营养、吃健康,则为下一个袁隆平”留下了空间。

从科研匠心中来。

袁隆平之所以能够成为袁隆平,最重要的或许还是那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对科学的严谨和执着,对杂交水稻研究的热爱和坚持,始终保持一颗科研匠心,才让几十年如一日蹲守田边的老人成为了几代人的偶像。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许多中国科学家的科学匠心,很大程度上是由爱国的赤子心、为民族担当的责任心、为百姓谋福祉的悲悯心驱动的。

他们的科研,并不仅仅是为了科研;他们的匠心所追求的往往并不是数据或参数。

因为他们心中装的,是国家和人民。

图片

2019年9月16日,湖南农业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袁隆平出席并致辞,学生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图源:湖南农业大学官方微博)

如今,“大环境”和“小气候”正越来越好。

袁隆平”这粒种子,也已经播入当下这块肥沃的科研土壤。

或许,下一个袁隆平”,正向我们缓缓走来。

8c00f4ba02d2454c9ed4152377c61142.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义正

编辑:张云帆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nograb/646849/66/139253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