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传承2024”科学家精神宣讲内蒙古行活动开展

讲述前辈故事 弘扬科学精神 播撒科学种子

来源:内蒙古日报 | 2024年04月05日 11:18
内蒙古日报 | 2024年04月05日 11:18
原标题:
正在加载

3月26日下午,巡讲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启动,首场报告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讲。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黄纬禄之女黄道群追忆并讲述了父亲用毕生心血铸就导弹人生、描绘出共和国导弹事业宏伟画卷的感人故事,现场近900名师生聆听,大家深刻感悟到老一辈科学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矢志报国的信念和初心,激发了学生们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聆听报告后收获很多,科学家一生默默无私为国家作贡献的感人事迹鼓舞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科技知识,激发了我们为国家科研工作作贡献的斗志。”该校学生李宇轩说。学生董君韧表示:科学家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无论走向哪个行业,都要努力发光发热、奋斗终生。”黄纬禄院士心系国家,为国奉献一生的爱国情怀才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心底埋下为祖国奋斗、无私奉献的种子。”学生杨文睿说。

黄大年的好友、同事,吉林大学工会副主席任波女士感慨地说:通过讲述前辈故事,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希望孩子们能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克服重重困难,永葆不懈怠的精神,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

3月27日至28日,科学家精神校园巡讲团走进包头市6所学校进行宣讲。

在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任波为到场的200多名师生讲述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的故事。任波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和一个个小故事,深情回忆了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的老师和学生。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学生张熙昊说:这场巡讲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能够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科学家,聆听他们的科研经历和人生感悟,对激发我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科学家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他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品质都让我深受启发。”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李文胜表示:科学家精神巡讲团用黄大年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我国科学家群体的优秀精神品格。他们那种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还有极致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讲业后学的育人精神,给予我们全院师生极大的鼓舞。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宣讲,我们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和社会大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月25日至29日,李四光外孙女、李四光纪念馆馆长特别助理、李四光纪念馆高级顾问邹宗平先后来到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和陈巴尔虎旗第二小学等地,以石迹耿千秋——李四光的故事”为主题,以趣、实、活、新”的语言风格,讲述李四光实业救国和科学救国的成长经历、在科学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为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立下的不朽功勋。

李四光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科学品格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听到先生15岁励志造船救国、16岁加入革命、回到新中国后为地质事业奠基、70岁郑重宣誓入党、一生践行‘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时不禁为之振奋。”呼伦贝尔市党员代表宝玉感慨: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和践行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把争做新时代追光筑梦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守好主流舆论阵地,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专家、中国翻译协会科学技术翻译委员会秘书长李伟格先后走进新巴尔虎左旗、满洲里市等地,与学生们一起分享郭永怀和李佩的故事》,生动讲述郭永怀院士和李佩先生光辉灿烂的一生,展现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家国大义。

一场场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老一辈科学家科研报国、爱国奋斗的科学精神根植于心,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建设祖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唐丽博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返回顶部
正在阅读:“传承2024”科学家精神宣讲内蒙古行活动开展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A类- 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