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nda新闻

中国野生动物的显著复苏

10-11-2021 10:50

昆明,10月10日(新华社)——数种珍稀野生动物物种在过去几年中数量减少,其中一些濒临灭绝,如今在中国各地卷土重来。

报纸上经常有报道称目击到稀有野生动物,包括在西南部人类聚居区漫游的野生亚洲象、东北部的西伯利亚虎、西北部的中国山猫和朱鹮、中部地区的麋鹿以及南部深圳海岸附近的布氏鲸。

周五发布的中国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了中国野生动物回归的真实规模。

白皮书称,在过去40年里,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而朱鹮的数量从7只增加到5000多只。

野生亚洲象的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海南长臂猿的野生数量从40年前两组不到10头增加到了五组35头。

此外,圈养大熊猫的数量也在增长,在濒临灭绝的物种名单上,它们已从“濒危”降级为“易危”。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的另一份报告显示,麋鹿曾经在野外无处不在,现在已经增长到约10000只,生活在北京、江苏和湖北的三个保护基地。青海省雪豹的数量已增至1800多只。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总工程师张德海表示:“(青海)雪豹数量的不断增加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证据。”。

更好的生态系统

在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努力中,中国一直在试行国家公园体系,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战略,这是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Elizabeth Maruma Mrema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红线战略使中国“能够建立一个能够适应未来影响和冲击的弹性环境”。

指定保护区涵盖主要环境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被称为确保中国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在这些地区,地方当局被要求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制定保护和恢复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优先考虑重要物种的栖息地。

除此之外,中国还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以及与污染的斗争。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统计,过去十年,中国新增森林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了700多个,恢复了1200公里的海岸线和23000公顷的海滨湿地。

通过不断努力治理污染,中国的空气更加清新,海水更加清澈。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占全年平均总天数的87%。同年,在国家监测的1937个地表水域中,水质较好的水域所占比例为83.4%。

河南省林业局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原局长卓伟华表示:“通过改善总体环境,我们的水质正在改善,森林覆盖范围正在扩大。这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

更好的治理

认识到良好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根本作用,中国已竭尽全力改善生物多样性治理,包括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为国家战略,推出措施改进法律和政策框架,扩大对执法的监督,鼓励公众参与。

海关总署周六表示,由于执法力度加大,自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中国海关共查获923起走私濒危野生动物刑事案件,涉及1552.7吨濒危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产品。

中国海关还发起或参与了许多国际和地区联合行动,完善了打击走私濒危野生动物和产品的长期合作机制。

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是首批签署和批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2010年,《中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11-2030年)》发布。自那时以来,中国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和其他机制,加强就地和就地保护,增加公众参与,促进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与交流,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

迄今为止,中国为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爱知目标)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它超额完成了爱知县的三项目标——建立陆地自然保护区、恢复和确保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提高生态系统恢复力和碳储量——并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农林渔业可持续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表示,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Mrema说,中国近几十年来为保护和养护生物多样性所做的努力是未来工作的良好典范,其他国家也可以效仿和学习。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