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言格言大全98句
踏花游湖
2023-05-18 21:11:28
格言大全
句子

一、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二、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三、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四、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五、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六、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七、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八、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九、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十一、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十二、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十三、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十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十五、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十六、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十七、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十八、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十九、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二十、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二十一、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二十二、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二十三、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二十四、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二十五、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二十六、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二十七、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二十八、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二十九、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三十、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三十一、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三十二、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三十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三十四、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三十五、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三十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三十七、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三十八、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三十九、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四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四十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四十二、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四十三、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四十四、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四十五、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四十六、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四十七、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四十八、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四十九、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五十、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五十一、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五十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五十三、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五十四、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五十五、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五十六、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五十七、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五十八、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五十九、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六十、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六十一、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六十二、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六十三、佛在自心勿外求,真佛即在汝心头。拓宽心地不贪嗔,心能转境为真修。

六十四、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六十五、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六十六、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万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六十七、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六十八、学法修行言勿多,老实修心与念佛,说一不二能做好,便是灵山古弥陀!

六十九、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七十、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求佛更求心。愚人修身不修心,智人修身更修心。

七十一、淫书春册不宜留,败坏人心造孽由;误落妻房儿女手,千般贻害实堪忧。

七十二、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七十三、禅宗法教义非凡,佛祖流传在世间;铁树开花千载易,坠落阿鼻要出难。

七十四、红尘堆里学山居,寂灭尘心道有余,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学参禅亦菩提。

七十五、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七十六、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七十七、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七十八、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七十九、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八十、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八十一、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八十二、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八十三、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八十四、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八十五、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十六、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八十七、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八十八、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八十九、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九十、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九十一、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九十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九十三、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九十四、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九十五、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九十六、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九十七、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九十八、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