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2分)问 说(节选)(清)刘 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

人到中年
精选回答

题目内容: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2分)

问 说(节选)(清)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答:。非学无以致疑致:招致,取得

B。忌之而不愿问焉忌:避免 戒除

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轻:轻视

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度:揣测小题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3分)()

非问无以广识②《书》不云乎?“好问则裕。”③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④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⑤智者千虚,必有一失⑥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3分)

(2)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B

小题2:D型

小题3:(1)(用)非常难解答的事情,要将它向别人询问,来穷究别人的短处。采分点有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穷”)(2)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或孔夫子、夫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或赏识他)。(采分点有“耻”、“下问”、“贤”。)

答案解析:

小题1:

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以确定正误。题中,B项目“忌”的解释有误,应是“妒忌”之意。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审查,其中,③④是作者所要批评的一种问,⑤说的是问的原因,都不合乎题干要求,所以凡含此三句话的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小题三: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事之至难解者”是定语后置句,应译为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之人”是省略句,翻译时要将其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译为要将它向别人询问”;“穷”是“穷究”之意。第(2)句中的“耻”是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是什么)可耻”;“下问”是“向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之意;贤”也是意动用法,“认为(谁)高尚(或有才能)”之意。

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那么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那些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会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残留的温柔 2024-06-23 11:56:09

相关推荐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答: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 欧洲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类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B.、C.、D。。。
展开详情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下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地位于(北纬40度,东经117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

题目内容:下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地位于(北纬40度,东经117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可能看到的景观有答:。甲处的旅游景点B。位于乙处的寺庙C、。步道两侧枫叶正红D.典。。。
展开详情

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题目内容: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公司”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最佳答案:巴菲特。。。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浅冬的意思

浅冬的意思是刚刚入冬。
(英文:qi音n、jián)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水,戋声。浅本义指水不深,也指房屋等处所窄小,引申指时间上的距离短。此外浅也引申为内容、见识、学问、颜色等不深,用作抽象意义。浅”另有一个音读jián,古kerts叠“浅浅”,用来形容水流声,现代已不常用了。
出处:
1、《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2、《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关组词:深浅、浅水、浅色、搁浅、肤浅、粗浅。
反义词:深。

高尔基的代表作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在作家辞世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他的兴趣还是出现持续性的高涨。在欧美各国,不时掀起了高尔基热”。尤其是高尔基的剧本,不断被搬上各国舞台,或拍成电视、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底层》和《仇敌》等在美国上演或播出,仇敌》被剧评家认为是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最好的剧目”。在联邦德国,上演过高尔基的瓦萨·日列兹诺娃》,而演出避暑客》时,被评论家誉为文艺复兴以来的盛事。而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过高尔基的剧本。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夜夜心是什么意思

夜夜心”的意思是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出自唐代李商隐嫦娥》,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还是年轻人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意思是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出自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造句:
1、我们都被她慈眉善目的样子蒙骗了。
2、老爷爷慈眉善目,一定是个好人。
3、孙爷爷长得慈眉善目,又爱给我们讲故事,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4、这个大娘,慈眉善目的,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得不得了。
5、这位老人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6、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境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