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荣照片

刘德荣

教授

计算智能实验室主任

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

联系人

建筑和房间:

1230搜索引擎优化

地址: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MC 154 S.Morgan街851号,邮编60607

办公电话:

312.355.4475

传真:

(312) 996-6465

电子邮件:

derong@uic.edu

CV链接:

刘德荣

相关网站:

关于

刘德荣1994年获得圣母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他在通用汽车研发中心担任研究员,随后于1995年至1999年在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1999年,刘博士加入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并于2006年晋升为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的全职教授。2008年,他入选中国科学院著名的“百人计划”。2010年至2016年,他还担任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刘博士在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担任主席教授。他撰写了13本书,并担任《人工智能评论》(Springer)的主编。此前,他曾于2010年至2015年担任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学报的编辑兼总编辑。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刘博士因其对该领域的贡献而获得了无数荣誉,包括199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教师早期职业发展奖、2006年至2009年伊利诺伊大学颁发的大学学者奖,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学者奖。他还获得了一些著名奖项,如2014年亚太神经网络大会杰出成就奖、2018年INNS Gabor奖、2018年度IEEE SMC协会Andrew P.Sage最佳交易论文奖、2018届IEEE TNNLS杰出论文奖、IEEE/CCA J。2018年获得Automatica Sinica Schue-Shen-Tsien论文奖,2022年获得IEEE CIS神经网络先锋奖。自2017年以来,刘博士一直被Clarivate视为高度引用的研究人员,他是IEEE、国际神经网络协会和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的研究员。他还是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的成员。

研究兴趣
自适应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
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
复杂工业过程的建模与控制
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
智能电网

专业成就
欧洲研究院成员(欧洲研究院,https://ae-info.org网站), 2021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研究员,2005年
2013年,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研究员
2016年,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研究员
《人工智能评论》主编,2014年至今
主编,IEEE Trans。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2010-2015年
2017年第24届神经信息处理国际会议总主席
2016年第十二届世界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总主席
2014年IEEE计算智能世界大会总主席
2008年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议项目主席
2022年IEEE计算智能学会神经网络先锋奖
2018年国际神经网络协会Dennis Gabor奖
2014年亚太神经网络大会杰出成就奖
备受赞誉的研究人员,Clarivate,2017年至今
2019年IEEE/CCA《自动化杂志》徐慎卿论文奖
2018年IEEE SMC协会Andrew P.Sage最佳交易论文奖
IEEE传输。2018年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杰出论文奖
亚太神经网络协会主席(2018年)
2012-2014年和2016-2018年IEEE CIS杰出讲师
伊利诺伊大学学者,2006-2009
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1999年
1997年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哈维·N·戴维斯杰出教学奖
1990年,圣母大学迈克尔·J·伯克奖学金

选定出版物

[1]D.刘和A.N.Michel,饱和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纽约:Springer-Verlag出版社,1994年。

[2] A.N.Michel和D.刘,递归神经网络的定性分析与综合纽约:Marcel Dekker,2002(本书由H.Zhang、C.Ji和Z.Wang翻译成中文,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3]D.刘编辑P.J.Antsaklis,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及其应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Birkhauser,2003年。

[4] F.L.Lewis和D.刘,编辑,反馈控制的强化学习与近似动态规划新泽西州霍博肯:威利,2013年。

[5]D.刘C.Alippi、D.Zhao和H.Zhang,编辑,智能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前沿新加坡:《世界科学》,2014年。

[6]D.刘,Q.Wei、D.Wang、X.Yang和H.Li,自适应动态规划及其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伦敦:施普林格出版社,2017年。

[7]D.刘和A.N.Michel,“饱和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及其在数字滤波器中的应用,”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第39卷,第10期,第798–807页,1992年10月。

[8]D.刘和A.N.Michel,“联想记忆的细胞神经网络”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第40卷,第2期,第119-121页,1993年2月。

[9]D.刘和A.N.Michel,“具有溢出非线性的二维滤波器状态空间实现的稳定性分析”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第41卷,第2期,第127-137页,1994年2月。

[10]D.刘和A.N.Michel,“用于联想记忆的稀疏互连神经网络及其在细胞神经网络中的应用,”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1994年4月,第41卷,第4期,第295–307页。

[11]D.刘,“联想记忆细胞神经网络的克隆模板设计”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第44卷,第7期,第646–650页,1997年7月。

[12]D.刘和Z.Lu,“基于感知器训练算法的反馈神经网络的新综合方法”IEEE神经网络汇刊,第8卷,第6期,第1468–1482页,1997年11月。

[13]D.刘,“具有溢出非线性的二维数字滤波器的Lyapunov稳定性,”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第45卷,第5期,第574-577页,1998年5月。

[14]D.刘E.I.Sara和W.Sun,“用于MPEG编码视频流量建模的嵌套自动累进过程,”IEEE视频技术电路和系统汇刊,第11卷,第2期,第169-183页,2001年2月。

[15]D.刘和A.Molchanov,“时变非线性连续时间系统鲁棒绝对稳定性的准则”Automatica公司2002年4月,第38卷,第4期,第627-637页。

[16]D.刘,T.-S.Chang和Y.Zhang,“带增量训练的前馈神经网络构造算法”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第49卷,第12期,第1876–1879页,2002年12月。

[17]D.刘,S.Hu和J.Wang,“一类具有时变阈值的连续时间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输出收敛性,”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快讯2004年4月,第51卷,第4期,第161-167页。

[18]D.刘、Y.Zhang和H.Zhang,“CDMA蜂窝网络的自学习呼叫接纳控制方案”IEEE神经网络汇刊第16卷,第5期,第1219–1228页,2005年9月。

[19]D.刘蔡元庆,“求解非光滑费用函数经济调度问题的田口方法”EEE电力系统汇刊第20卷,第4期,第2006–2014页,2005年11月。

[20]D.刘X.Xiong、B.DasGupta和H.Zhang,“使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未对齐分子序列中发现母题”IEEE神经网络汇刊2006年7月,第17卷,第4期,第919-928页。

[21]D.刘胡士泰和张海平,“任意秩瞬时混合物的同时盲分离”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常规论文2006年10月,第53卷,第10期,第2287–2298页。

[22]D.刘Z.Pang和S.R.Lloyd,“基于瞳孔大小和脑电图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发作性睡病的神经网络方法”IEEE神经网络汇刊,第19卷,第2期,第308–318页,2008年2月。

[23]D.刘H.Javaherian、O.Kovalenko和T.Huang,“发动机扭矩和空燃比控制的自适应批评性学习技术,”IEEE系统、人类和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第38卷,第4期,第988–993页,2008年8月。

[24]D.刘,D.Wang,D.Zhao,Q.Wei,and N.Jin,“使用全球化双重启发式规划对一类未知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最优控制,”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期刊,第9卷,第3期,第628–634页,2012年7月。

[25]D.刘和Q.Wei,“离散非线性系统基于有限逼近误差的最优控制方法”IEEE控制论汇刊,第43卷,第2期,第779-789页,2013年4月。

[26]D.刘,D.Wang和H.Li,“使用在线学习最优控制方法实现一类连续非线性互联系统的分散镇定”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汇刊,第25卷,第2期,第418–428页,2014年2月。

[27]D.刘和Q.Wei,“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策略迭代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汇刊,第25卷,第3期,第621-634页,2014年3月。

[28]D.刘,H.Li和D.Wang,“具有未知动力学的多人非零和游戏的在线同步近似最优学习算法,”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系统,第44卷,第8期,第1015-1027页,2014年8月。

[29]D.刘、D.Wang、F.Wang、H.Li和X.Yang,“基于神经网络的在线HJB解决方案,用于连续时间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鲁棒保性能控制,”IEEE控制论汇刊,第44卷,第12期,第2834–2847页,2014年12月。

[30]D.刘,H.Li和D.Wang,“用于解决未贴现最优控制问题的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的误差界”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汇刊,第26卷,第6期,第1323-1334页,2015年6月。

[31]D.刘,X.Yang,D.Wang和Q.Wei,“具有输入约束的连续时间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强化学习的鲁棒控制器设计”IEEE控制论汇刊第45卷第7期,第1372-1385页,2015年7月。

[32]D.刘,Q.Wei和P.Yan,“离散非线性系统的广义策略迭代自适应动态规划”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系统,第45卷,第12期,第1577-1591页,2015年12月。

[33]D.刘,Y.Xu,Q.Wei和X.Liu,“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可变天气太阳能住宅能源调度”IEEE/CAA自动化杂志,第5卷,第1期,第36-46页,2018年1月。

[34]D.刘,S.Xue、B.Zhao、B.Luo和Q.Wei,“控制的自适应动态规划:调查和最新进展”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系统第51卷,第1期,第142-160页,2021年1月。

教育类

1994年,圣母大学电气工程博士
1987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硕士
1982年,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