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jc.php

JACIII第27卷第6期,第999-1011页
doi:10.20965/jaciii.2023.p0999
(2023)

研究论文:

中国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与趋同特征研究——基于功能数据分析

赵德进*、夏明图* ORCID图标、孟玉洁** ORCID图标,和赵新东*,†

*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统计学院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道668号,邮编:361021

通讯作者

**华侨大学统计学院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道668号,邮编:361021

收到:
2023年1月16日
认可的:
2023年3月20日
出版:
2023年11月20日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功能数据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收敛特征
摘要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演变趋势,对于找到解决办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功能数据分析框架引入中国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更深入地考察其空间动态分布和收敛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 中国创新发展的绝对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发展速度和增长潜力均衡提升。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和速度存在显著差异,但加速所反映的发展潜力不存在显著差异。(2) σ(t)全国和区域创新发展功能呈下降趋势。有σ(t)全国和东北、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趋同,但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尚未得到有效缓解。(3) 全国和区域创新发展处于β(t)汇聚。存在显著的β(t)全国经济发展趋同,东北、东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从发散到趋同的过渡点。然而,β(t)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功能呈现区域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我国区域间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引用本文为:
D.Zhao、X.Tu、Y.Meng和X.Zhao,“中国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和趋同特征研究:基于功能数据分析”高级计算杂志。智力。智力。通知。第27卷第6期,第999-1011页,2023年。
数据文件:
工具书类
  1. [1] X.Liu、J.Xu和B.Song,“中国区域发展不平等的动力和原因:从东西部和南北部不平等的角度看”,《产业经济学评论》,第2卷,第152-167页,2022年。https://doi.org/10.19313/j.cnki.cn10-1223/f.2022.02.005
  2. [2] 焦杰,王杰,郑克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与溢出效应”,《经济地理学》,第37卷,第9期,第11-18页,2017年。
  3. [3] 宋志松,车诗志,王建军,“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及其经济贡献的时空分析”,《地理科学》,第36卷,第9期,第1388-1396页,2016年(中文)。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12
  4. [4] X.Hao和N.Zhang,“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推进路径”,《管理世界杂志》,第39卷,第01期,第56-68页,2023年。
  5. [5] Z.Zhang,X.Gu,L.Yi,“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6期,第39-46页,2019年。
  6. [6] 朱毅、张振中,“技术创新引起的区域差异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1卷,第92-98页,2005年。
  7. [7] G.Zanello、X.Fu、P.Mohnen和M.Ventresca,“发展中国家创新的创造和传播:系统文献综述”,《经济调查杂志》,第30卷,第5期,第884-912页,2016年。https://doi.org/10.1111/joes.12126
  8. [8] X.He,“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科技论坛》,第282卷,第10期,第24-32+582019页。
  9. [9] J.Bai和L.Wang,“创新驱动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科学研究》,第34卷,第11期,第1725-1735页,2016年。
  10. [10] 梁浩,“中国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动态、差异分解与收敛机制”,《数量与技术经济学杂志》,第35卷,第12期,第41-61页,2018年。
  11. [11] C.Xin和Z.Chen,“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和收敛”,《数量与技术经济学杂志》,第36卷,第8期,第52-71页,2019年。
  12. [12] D.Quah,“高尔顿的谬误和收敛假设的检验”,《斯堪的纳维亚经济学杂志》,第95卷,第4期,第427-443页,1993年。https://doi.org/10.2307/3440905
  13. [13] B.Silverman,“统计和数据分析的密度估计”,第39卷,伦敦:查普曼和霍尔出版社,第296-297页,1986年。https://doi.org/10.1007/978-1-4899-3324-9
  14. [14] P.Martínez Camblor,“非参数k个-基于配对设计核密度估计的样本检验,《计算统计与数据分析》,第54卷,第8期,第2035-2045页,2010年。https://doi.org/10.1016/j.csda.2010.03.009
  15. [15] A.Cuevas、M.Febrero和R.Fraiman,“功能数据的方差检验”,《计算统计与数据分析》,第47卷第1期,第111-122页,2004年。https://doi.org/10.1016/j.csda.2003.10.021
  16. [16] D.Wang,S.Tian,J.Zhu,Y.Xu,“中国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时空差异与收敛机制研究”,《应用统计与管理杂志》,第40卷,第3期,第475-4892021页。
  17. [17] N.Islam,“我们从趋同辩论中学到了什么?”,《经济调查杂志》,第17卷,第3期,第309-362页,2003年。https://doi.org/10.1111/1467-6419.00197
  18. [18] 姜涛,“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地理研究》,第33卷,第10期,第1825-1836页,2014年。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04
  19. [19] S.Démurger、J.Sachs、W.Woo、S.Bao、C.Gene和A.Mellinger,“中国的地理、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亚洲经济论文》,第1卷,第146-197页,2002年。https://doi.org/10.3386/w8897
  20. [20] S.Miller和M.Upadhyay,“全要素生产率与收敛假设”,《宏观经济学杂志》,第24卷,第2期,第267-2862002页。https://doi.org/10.1016/S0164-0704(02)00022-8
  21. [21]K.Hu,X.Sun,F.Li,“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基于空间Durbin分位数面板回归的证据”,《经济理论与企业管理》,第43卷,第1期,第14-29页,2023年(中文)。
  22. [22]杨斌,刘旭,张旭,“加强省会战略的创新效应研究”,《数量与技术经济学杂志》,第40卷,第3期,第168-188页,2023年。

*该网站是基于HTML5和CSS3为现代浏览器设计的,例如Chrome、Firefox、Safari、Edge和Opera。

上次更新日期:2024年9月20日